第121章大腦的牢籠

字數:10060   加入書籤

A+A-




    觀察者效應,描述的是這樣一件事:當你觀察一個事物的時候,你的觀察行為本身就已經影響了這個事物的狀
    在量子力學中,這種效應就體現為“測不準定理”,即你無法同時獲得一個量子位置和動
    你觀察這個量子所在的位置的“行為”本身,就影響到它的動量
    背後的道理倒是很簡單,就是——當你觀察一個事物的時候,不可能抽象、出離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第三者”,而絕對會以某種形式參與到與觀察對象的互動當
    小光反複地囑咐我,學著用“第三者”的視角看待自己:
    看待自己的行為,看待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當作遊戲中的一個人
    當你登陸進這個人物的時候,你實際上可以操縱這個人物生活,戰鬥,休息……
    但你並不是這個人物本身,而隻不過是這個人物的操縱
    如果以這種視角來觀察周遭世界,一個人就不容易“沉浸”於某一種情緒中不能自
    為什麽想到這些事呢?
    吃過晚飯,一個人來到花環祠後麵最高的地方,站在一個高台上俯瞰整個桃源村,我深深地感到一種恐懼
    就在前夜,我用一種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方式,駕馭著自己的神識,遊蕩於山石之間,偷窺著整個世
    突然感到,如果用出離的第三者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仿佛我所經曆的一切——戰鬥、愛情、友誼;陰謀、探險、成長……都隻不過是一個爛俗的遊戲,一部差勁的小說,或一本毫無新意的漫
    我的生活、那些我鍾愛的和我討厭的一切,似乎都那麽套路,都那麽平庸,毫無創
    小光曾經反複告誡過我,要多觀察,不要輕易下結
    但一旦試著下結論,我這才發現,結論如此簡單粗
    談了一口,坐在一塊突出的山石上,看著被模擬出來的陽光漸漸收斂,金色的帷幕逐漸拉上,一股空虛感慢慢爬上心
    一年多以來,忙不迭地被一個又一個事件推著前進,自己根本沒有試圖去理解其中的原
    直到此刻,直到聽到公孫鯉老人的故事,才隱隱感到,一切皆有定
    所有的經曆,似乎被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
    看著桃源村的嫋嫋炊煙,突然想:“對呀,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麽呢?”
    這種感覺與陷入虛無和絕望的陣法或陷阱不同;
    這是發自內心,充滿邏輯的疑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個一身粗布衣裳,身材高大健碩,容貌俊朗,肋下佩劍的男人,向我走
    他是襲擊我們的一行人中的一個,而且據說是個中高手,劍法出
    遠遠地,他就衝我拱手行
    我也急忙站起,向他拱手回
    “在下王賁,是公孫鯉師父的弟沒請教先生的高名貴姓?”他率先開
    “不敢稱先我姓安,名叫安家宜,還在上麵那所大學讀”我伸出一隻手指,向上指了
    這個人看著我的舉動,笑著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
    多知多懂者為先生我隨師父修行,已經有兩千多年”
    他這話讓我無比震驚,連忙再次抱拳行禮到:“哎呀,王先生,小子我真是失
    王先生不要見怪,我們這些年輕人沒見過這麽長壽的修行者,見了公孫老先生和您,簡直都不知道怎麽做才算是符合禮數的
    真是萬分抱”
    “安先生言重還是那句話,我修行了兩千多年,徒增馬齒而已,也沒得到什麽成”
    “哪能這麽說?能活兩千多年,已經是我們這些地麵上的俗人不敢想的事情”
    “誒,安先生此言差我原本也是地麵上的一介俗人,得遇明師,僥幸苟活至此而
    我隨父親打了很多年的仗,後來始皇帝陛下統一了天下,父親和我不願參與朝中你死我活的鬥爭,便帶我遠遁他
    後來偶遇公孫老先生,得他老人家點撥,父親與我才一同來到這裏避世修
    雖然修行了兩千多年,但真的是除了長壽,什麽果位也沒證”
    “令尊也在村裏麽?”
    “家父倒是比我強,修行有所成,現在暫離村子,去遠方遊學”
    “哦,那真是了不是回到地麵上了,還是去了哪個外星球麽?”
    “嗯……怎麽說呢?我已經將近一百年沒有上到地麵,有些脫離地麵上的文化了,不知道我的用詞您能否理
    我的父親去了‘其他的宇宙’——我說的可不是死了啊,我的意思是……
    他去了其他的世”
    我心想,那不是和死了一樣難不成他們這裏有什麽特殊的儀式或習俗,忌諱說死字嗎?
    一時嘴欠,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我突然問了一句:“
    那您父親所去的遊學的地方,叫什麽呢?”
    這句話問完,我就後悔說不定這句刨根問底的話,是非常不禮貌的,唉……
    “我父親所去的地方,是一個叫做海門市的地
    那裏有一位名叫海雲的老師,主持著一個學校和一個圖書
    在那裏,海雲老師在教導大家通過觀察大海的變化理解多元宇宙運轉的原”
    聽到這話,我突然想起,德雲老師告訴過我這個名
    盡管在妙峰山的德雲圖書館中,記載了我所在的這個單體宇宙中所有的事件,但涉及多元宇宙的事情,他那裏就沒有資料
    我曾經想請教他關於仙女星人和阿修羅族更深遠的知識,他告訴我,可以去海門市拜訪海雲老
    我曾經還認真地在地圖上查詢了海門市,在全球所有國家的地址中,確實有幾個名字可以翻譯為“海門”的;
    我還專門標記下來,想以後有機會了一定要專程拜
    沒曾想今天居然聽到這位王賁先生提起
    “坦率講,我聽說過這個海門”於是,我便將在德雲老師那裏聽到的事情告訴給
    沒想到,聽到德雲老師的事情,王賁衝我倒身下拜,嚇得我連忙也跪下,把他攙扶起
    “王先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不興跪拜了……
    再說,您老兩千來年的修行,拜我,那豈不得折煞我嗎?
    您這是為什麽呢?”
    “安先生,您還說您沒有修按您自己的話說,隻有二十出頭的歲數,就已經有如此修為了,怎麽能不讓我敬佩呢?”
    “王先生言重了,我有哪門子修為啊?自己的日子還沒過明白,稀裏糊塗地,經常被人家批評得很慚”
    這話我倒不是謙虛,真的是這
    “您能有今天的修為,必然不是一世的修行,而是經年累世的修行,累積到這一世把果報呈現出來
    要知道,能夠前往妙峰山參訪德雲老師,是我們這一村人修行的目
    師父他老人家建村四五千年了,能出村去到德雲老師那裏遊學的,不超過10個而且,近千年來都沒有
    我父親王翦,大概是一千多年前,北宋時期成就得道的,先去了德雲老師那裏,隨後前往下一站,也就是海門市繼續修行”
    王賁這個名字,我還沒有概
    王翦這個名字,可是如雷貫耳,作為一個文科生,聯想到他提到的“兩千多年前,始皇帝”……
    難道,他們父子,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將麽?
    我拚命地在腦中翻找高考之前背過的曆史知識,好像王氏父子還真是不知所終……
    王賁看出了我驚訝的神
    他擺了擺手,說到:“安先生,往事不必提起
    曆史已落入塵埃之中,任憑後人當作故事來說講
    今天的我,隻不過是一個虔誠的求道者,一個寂寞的修行者而
    對了,既然安先生您能夠參訪德雲老師,那您必然能夠駕馭陽神,神遊出體吧?”
    我點了點頭,說到:“說實在話,陽神之類的說法,我聽別人提到
    但我確實不懂,也沒有修行過相關的道法和神
    我的所作所為,大概就是本能或者運氣吧,我也不知道怎麽就能做到”
    “非也,安先生您過謙您能在如此年紀就取得這般神通,確實不是今生今世的修為,而即如我之前所說,是經年累世的修
    並非能夠出陽神就能夠見到德雲老師,我父親也是經過長久的修行和頓悟,才獲得德雲老師的接
    而慚愧的是,父親開悟後的一千年來,我都沒能開
    公孫師父批評我說,是我的殺業太重,好勇鬥狠,嗔恨易怒;
    在這些障礙消除之前,無法做到長居清靜之處,也即無法開”
    “你們所居住的地下桃源村,確實是很清靜的所在了,簡直是絕佳的避世之處”我不禁感歎到,真覺得以後年紀大了,也搬到這裏住下就好
    “您也知道,月球是這顆星球最大的封這個封印是怎麽運作的呢?
    其中有一些很複雜的部分,但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月球是一個幻景發射
    月球將一係列幻覺投影在地麵上:輪回、占有、貪欲、混亂、征戰……
    這些幻覺迫使著地麵上的眾生加速輪回,循環往複地被強烈的‘概念’、‘想法’、‘念頭’占據思維;
    地麵上的眾生,無不在月亮投射的意識波輻射的範圍之內,無時無刻不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占據這頭
    我聽說,地麵上最近些年流行手機、短視頻和互聯網,讓人們能無時無刻不被垃圾信息充滿頭腦,沒有一分一毫讓大腦休息、空閑、思考、居於清靜的時間;
    所有人的所有時間都被無意義的垃圾信息占據,每個人有事沒事、隨時隨地拿起手機,為了什麽呢?
    就是為了讓幾分鍾的空閑時間被一些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信息占據自己的大
    隻要大腦被占據了,人就沒有餘力思考自身所處的境地;
    垃圾信息潛移默化地灌輸進大腦裏,牢牢掌握了這些人都潛意
    這樣看來,伊洛因網絡的封印還真是強大,他們將人類的大腦牢牢鎖緊一個由花俏但莫名其妙的籠子中,甚至人們都沒有時間去意識到自己就在籠子”
    說到這裏,王賁搖搖
    他的話,讓我汗毛直豎,冷汗岑
    我也喜歡刷手我這個人本來就內向,刷手機讓我有一種莫名的安全
    王賁的話點醒了我——自從下到地下以來,已經很多天
    我並沒有看手機,也沒有懷念刷手機的快樂;每天我過得都很充實,時間仿佛也過得很
    但隻要一提起手機,我依然不由得想要掏出來,看一看盡管現在根本就沒信號的手機,刷一刷那幾個常用的ap
    這不但已經成為習慣,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本能
    王賁破解了其中的玄機,這真是太恐怖了——手機的垃圾信息占據了我們的頭腦,我們時間,甚至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理和心
    王賁接著說:“我們居於地下,可以相對遠離月亮的意識輻射影
    這就意味著,從某種角度說,我們這裏的時間流速,與地表的時間流速是不同”
    “您這話是什麽意思?月亮作為一艘阿斯塔·伊洛因留下來的外星飛船,不斷地發射出意識波控製人類大腦這點,我還可以想象和理
    但我應該怎樣理解您所說的‘地下與地麵的時間流速不同呢’?我知道,按照相對論……”
    王賁搖搖手,說到:“安先生,在時間這個話題上,物理學是沒有什麽用處”
    他繼續認真地說:“活了兩千多年,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不斷地學習個中知識,這是消磨時光最好的辦
    所以,我認真學習過地麵上的物理
    我甚至在一百來年前,還專門在地麵上遊學了好幾年,就是為了更好地學習當時湧現出來的新知
    但是,我剛才提到的——地表上的時間流速與我們這裏不同,指的不是時間對於運動速度上的度
    我不知道我的話能夠與您實現共鳴,畢竟我的語境相對落
    簡單地說就是,時間不僅僅可以用運動來度量;
    更準確地,時間應該用觀察者的觀察來度
    我用一個不恰當的但很形象的例子來比喻:
    假如有一個人,每天都非常忙碌,學習、工作、鍛煉……
    他折騰了很多很多事情,每天都處於緊張和壓力中,每天他都給這個宇宙創造大量的信息,導致這個宇宙熵增;
    那麽,我們可以說,這個人過得很充實,時間對於他來說,總是不夠用
    另一個人,生活非常簡單,每天都是重複同樣的生活,輪回於同樣的日子裏,日複一日地重複同樣的生活;
    他並沒有給這個宇宙創造很多信息,也隻導致這個宇宙的熵增加了一點點;
    那麽,我們可以說,時間對於這個來說,總是富裕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時間與這個宇宙的觀察者創造的信息的密度成反”
    我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但不
    他似乎把時間歸納為觀察者的體驗,但這種提法有一個假設前提,就是一個人——也即是作為宇宙的觀察者——能夠創造的信息總量是有限
    隻有基於這個前提,才能推導出時間與觀察者創造的信息的密度成反比這個結
    我把我的疑慮說了出
    王賁解釋到:“安先生果然很有修為,一下子就看到問題的關鍵
    為什麽一個宇宙中最普通的觀察者,能夠創造出的信息的總量是有限的呢?
    這是因為另一個因素的約束——所謂的‘人為何為人
    這話怎麽說呢?
    簡單地說吧,一個人能說出的話,作出的事,創造出的信息總量,是有上限
    一個人絕做不出‘非人行為’,比如,人不會像牛一樣趴在地上吃草;也不會像馬一樣四蹄奔跑;也不會像鳥一樣展翅飛翔……
    人能做出的事情是有限盡管這個限度可能非常大,但依然是有限
    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如果一個人做出‘非人行為’,那他就不是人:他就成為神仙、畜牲或者魔鬼之類的其他存
    盡管人能夠做出事情、說出的話、創造出的信息從‘量’上看,是無窮大的;但從‘質’上說,又是有限
    所以,我們才能得出這個結論,即一個觀察者,可以創造出的信息總量是有限他創造信息的密度越大,時間對於他來講就越匱乏;而他創造信息的密度越小,時間對於他來說就越富”
    王賁頓了一頓,強調說:“在這個基礎上看,手機、互聯網、垃圾信息這些東西都是在不斷地使觀察者加速創造信息;
    用垃圾的信息填滿你們的每一分每一
    可以說,地表上沉迷於這些垃圾的、碎片化的信息的人們,他們的生命比我們短暫得多,他們的生命的信息密度,比我們高得多;
    但盡管信息密度高,卻都是垃圾信
    這種情形,就好比是一個體重非常重的胖子:
    他的體重完全由沒有用的脂肪構成,而不是說他的體重很重,就意味著肌肉很強大,力量很”
    聽了王賁的話,我非常震撼,也很有感觸,不由得對他說:“王先生,盡管您非常自謙,但我依然想說,我確實對您非常欽
    您的話語點醒了我,給我很大啟”
    王賁說:“安先生太客氣您的神通遠在我之上,我也不過就是聽師父他老人家給我講的這些道理而
    對了,說到神通,前一晚上,以神遊之態探訪我村的,是不是您?”
    聽了他的問話,我臉一紅,隻好點頭承認,坦言當時不知是敵是友,隻好以察備
    王賁讚歎地點頭說到:“雖然師父當晚看破您的神通,但師父沒能與您交上手,他老人家還說,免不了一場苦戰
    沒想到居然是預言應驗,大事臨門真是令人感慨”
    我也點點頭,說到:“直到來到桃源村,我才意識到,許多事情,也許就是命中注定”
    “那當然了,”王賁說到,“師父告訴我,宇宙因觀察者的觀察而存
    這就意味著,你觀察宇宙的同時,就在創造著現
    所謂命運,恐怕不過如此——已經發生了的事情,不過就是命中注定要發生的;
    而命中注定要發生的事情,不過就是你所做出一切事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