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長孫皇後斷親

字數:3385   加入書籤

A+A-


    立政殿中,長孫皇後端坐殿中,在殿的一側則是坐著一位女子,這位女子不別人正是莒國夫人元妙這位元妙嫻出身河南元氏,其父乃是毛州司馬元行
    她則是莒國公唐儉的正室,也是唐家小五唐善識的親
    長孫皇後端起一杯茶,輕輕的喝了一口,隨後將茶盞給放下道:“莒國夫人...!”
    “在...!”莒國夫人元妙嫻是立即應聲,剛剛端到嘴邊的茶水也是立即放了下
    這個時候就聽長孫皇後臉色微微冷淡的道:“你家小五唐善識和本宮的女兒豫章之間的婚事就此作罷,今日和你說一聲,你也去和莒國公說一聲,這件事情是本宮的主意,和陛下無關,如果莒國公有什麽不忿,大可以向本宮來訴!”
    “不”元妙嫻全身一抖,連忙起身躬身道:“娘娘...不知小五做錯了什麽,會讓娘娘如此生氣,這裏妙嫻替兒子給娘娘道歉”
    說完,元妙嫻跪了下來,要是以往,有人跪下,長孫皇後必定親自去扶,隻是這次,長孫皇後不但沒有去扶,反而還微微挑了挑眉毛道:“你家小五,本宮的豫章是高攀不起,莒國夫人你也是大族出身,你的父親元先生,那是何等的謙謙君
    不敢說讓你家小五學到元先生十之一二,那半成也要學到,可是你家小五學到了什麽?
    隻學到了長安城中耍紈絝,前段時間的事情你也聽說了吧,直接指使你家的下人用馬車車撞晉王和晉陽公主的車架,還是三馬馬車,這三馬馬車也是他能去坐
    本宮倒想問問,他是什麽官職?”
    一聲怒喝,長孫皇後怒相讓人生畏,元妙嫻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暴怒的長孫皇後,連忙是磕頭解釋:“唐善識該死,僭越在前,但是撞毀晉王殿下和晉陽公主殿下的馬車,實在是不知情,如果知道馬車之中是晉王殿下和晉陽公主殿下,您就是給唐善識十個膽子,唐善識也一定不”
    “混賬...!”長孫皇後再次大罵一聲:“如果知道是晉王和晉陽公主就不會去撞,那是不是隻要不是,他唐善識就可以依靠自己家中父蔭在長安城為所欲為?
    莒國夫人...如果這是本宮皇子,敢做如此悖逆之事,本宮一定不會放過,但是你們唐家居然無動於衷,就好像已經習以為常一樣,你家唐善識連一天的錯都沒有認,跟著就和別人一起將長安花田村的冰糕生意給搶到了自己的手
    真的是好手段呀!
    本宮都是自歎不如,所以本宮決定,不讓豫章和你家唐善識結親,這是我大唐皇後長孫氏所做的決定,莒國公有任何的不滿,長孫家一力承”
    “不敢...!”元妙嫻再次驚慌磕頭喊道:“我家唐善識紈絝不堪,實在是無法高攀豫章公主,我莒國公府願意退親,請娘娘放心,妙嫻回去一定對唐善識嚴加管教,若下次再犯,妙嫻會自請自”
    “好...本宮信你,退下吧...!”長孫皇後單手一揮,元妙嫻起身,行禮之後,誠惶誠恐的離
    看著元妙嫻誠惶誠恐的離開,長孫皇後依舊是冷冷一哼,好像還是不滿,本來總是和煦如風的臉上,如今卻依然如寒冰一樣清冷,對於唐善識,長孫皇後還是覺得責罰不夠,這次還是便宜了那個小
    不過,對方畢竟是唐儉的兒子,此時的唐儉簡在帝心,長孫皇後將本來李世民做好的結親決定直接撕毀,李世民默認,那麽長孫皇後也就不能得寸進尺,要不然就太過了,而這就是長孫皇後對她長子的一種另外的疼
    於此同時,晉王李治正在自己的宮中為了一片製文不知從何下筆,這篇製文就是李世民給自己的皇子們留下的一道課業,因為大唐缺馬,很缺很缺的那
    李世民為了可以擁有更多的馬,也是想了特別多的辦法,比如根據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平涼、隴西、天水、金城四個郡主要發展畜牧,
    還有就是建立更加完善的馬政製度,為了獲得更多的馬
    貞觀三年的時候,大唐的馬匹就可以抗衡遊牧民族突厥的馬匹,但是後來和突厥大戰了一次,大唐的馬匹折損就嚴重多了,再加上很多的天然牧場遭到了破壞,以至於此時的馬匹銳減了很
    李世民很是著急,因為此時的大唐並不是安全的,在大唐的周圍依舊有一群不善的鄰居,這些鄰居一直是中原政權的眼中釘,肉中
    他們因為特有的遊牧經濟十分驍勇善戰,擅長騎
    李世民的大唐想要抗衡這些人,也必須要有大量的精銳騎兵才可以抗衡,所以對於馬匹李世民一直都是饑渴
    再給兒子們出題目的時候,也就當然的將馬政作為了不二的題目,隻是這題目卻讓李治是撓禿了頭,為什麽...因為他大哥李承乾有一群智囊,比如杜如晦的長子杜荷,這位就是李承乾的
    三哥李恪就不用說了,聰慧過人,一篇小小的馬政製文還是不在話下
    李泰就更不用說了,公認的才子,至於李佑,李愔...他們這兩個家夥早就擺爛了,大不了就被父皇罵一頓,他們也不知道被父皇罵了多少頓,父皇罵都不想罵
    隻有自己呀,是嫡子,又是好孩子,正是被父皇重點關照的對象,可惜的是,此時的李治真的對大唐馬政沒有一點的想法,更無語的是,自己還沒有一個智囊,因為李治還沒有出去開府,即使去開府,他一個老九,有人投奔,那也不會是多好的才
    一聲歎息...這個時候,外麵有人走了進來,是李治的貼身小太監鄧寶...小家夥隻有十二歲,露出諂媚的笑容走了進來:“殿下...!”
    “幹啥呀...?”李治有些慵懶的靠在軟凳的靠背上,手中把玩著一支筆,這筆在李治坐在軟凳上之後就一直被把
    “嘿嘿...!”鄧寶笑著道:“宮外柳方子來了,說那位李先生來長安外了,現在還要在外麵建一個李家村,據說以後就不走了,連女兒都帶來”
    “什麽...?”李治一個驚喜:“李大哥來長安不走了,還將女兒給帶來了,哎呦...這是好事呀,大好事呀,柳方子呢?”
    “在外麵等著召見,好像是李先生讓柳方子過來,說要送給殿下您一大筆”鄧寶嬉笑
    “送給我一大筆錢...?”李治有些訝異,不過,李治還是很快道:“你快去將柳方子給召進來,本王要問清”
    “諾...!”鄧寶躬身,立即歡喜的去叫柳方子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