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借書避鋒芒群臣怒闖宮

字數:7749   加入書籤

A+A-


    話語猶如驚雷,炸得雅致小樓內的人額頭冷汗直
    如此反骨之語,誰敢想是從一禦史口中發出的,可是又無人敢出言阻
    魏忠賢聽聞過後,亦是陰晴不定,心中正不斷平衡著利
    而先前還諂媚討好的崔呈秀,此刻聽到如此大逆不道之語後,心中那作為儒生的最後一點良知,總算被喚醒
    他當即瞪著李夔龍,怒
    “幹爹,萬萬不可聽這廝胡言亂語!”
    魏忠賢一驚,忙問
    “我兒,這是為何?”
    “幹爹,我等如此聚集,說破大天去,不過落一個結黨營私,禍亂朝綱的罪可要是聽這廝諂諛,走了那萬劫不複的一步,那可不僅是挨千刀萬剮,更是要株連九族的!”
    崔呈秀幹說著還不過癮,終於是直起身來,似年輕時一般,指點江山
    “我知幹爹你有內操,可以控製皇可您控製不了天下藩王,億兆黎民啊!一旦宮中有變,天下藩王必定進宮勤王,我等根本沒有絲毫勝算呐!何況...您還是個無根之人...”
    “不必再說了!”
    魏忠賢被最後一句話給紮心了,當即斷絕了更進一步的念
    是啊,他當什麽都可以,唯獨不能當皇上,這就是他的命啊!
    “我兒說得甚好,李夔龍,這種話以後不要再說了,否則咱家要治你的罪了!”
    “是是...謝千歲饒”
    “可是新皇對我們到底是個什麽態度呢?如此反常的看書,著實有貓膩啊!”
    李夔龍也有小心思,一聽到魏忠賢還有顧慮,連忙上計
    “千歲不如試探一番?”
    “如何試探?”
    “今日陝西幹旱,邊陲又有爭這新皇就是再沉得住氣,不會連這個都不理的,他若真有反應,便證明新皇乃是裝的,若真無反應,我等皆可高枕無憂”
    “好好!咱家這就去辦!”
    魏忠賢終得良策,趕忙起身趕往了新皇所在的藏書閣
    至於那兩本奏章,其實早在他手上押了許
    他是秉筆太監,有批紅之權,任何奏章都得過他的
    他不想給皇帝看,皇帝還真看不著!
    話分兩頭,藏書閣處還是靜悄悄一
    諸葛亮讀書已有半月,史書自然不必多說,早已經是品閱多
    此刻他手裏捧著的,乃是成祖皇帝朱棣集天下儒士所撰寫的《永樂大典
    這本書記載著古今中外的種種知識,更可以為諸葛亮快速了解三國之後,各種技術,經學,思潮的變
    其中最引諸葛亮留意的,乃是火器二
    這是三國時期從未出現的產物,最是新奇,也最能引起諸葛亮的好
    因為這火器按照記述,能以火藥激發炮彈,射百步之外一
    最為重要的是使用者不必力有千鈞,亦能使
    這意味著隻要火器足夠,即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演練,亦能成為一隻火銃
    諸葛亮暗暗記下,更是細細品讀,打定主意要好好看看這火
    “隻是可惜,這火器無論火銃還是大炮,皆不可連發,頗為遺”
    他點評
    恰在此時,殿外傳來腳步
    諸葛亮抬頭一瞟,又是那位老太監魏忠
    此時的魏忠賢臉上掛著賠笑,雙手捧著一碗冰肌蓮子羹,恭恭敬敬的來到了新皇麵
    “皇上,您看書也有些時間了,不如喝一碗蓮子羹消消暑氣,舒展一下身心吧?”
    “放下”
    諸葛亮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書籍,隻不過悄然的把書籍的內容,翻到了木工一
    這一細微的變動,引得暗中打量的魏忠賢欣喜不
    他是大字不識一個,但看得懂圖啊!
    那些複雜的結構圖,不就是天啟帝所迷戀之物嗎?
    難怪是兄弟,真連喜好都一樣啊!
    心中大定的魏忠賢愈發從容起來,但依舊不忘了將預先準備好的奏章遞了上去,語氣加重
    “皇上,陝西大旱數月,陝西布政使急求朝堂發糧救遼東亦有變動,建奴聞中原有變,多騷擾掠地...這些事都得請皇上定”
    諸葛亮聞言,心中雖有幾分著急,但多年領兵北伐的他,早已經練就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
    聽魏忠賢說完,也隻是漫不經心的翻了一頁書,故作慵懶
    “便由你定奪”
    熟悉的話,熟悉的人,此時的魏忠賢心裏都要高興得飛起來
    那天啟帝不就是這樣,大權才盡在他之手嗎?
    此時的他越看新皇越順眼,更是打定主意不能讓新皇受到一絲一毫的傷
    好不容易又上一位可以把控的皇帝,可別像天啟帝一樣,英年早逝了!
    “老奴領”
    魏忠賢擺出一副痛苦的樣子,步履蹣跚的腿出了大
    剛一離開諸葛亮視線,他便挺直腰杆,臉上浮出得意之色,大步的趕往前朝而
    他要去像以往一樣號令群臣,讓眾臣折服
    可惜的是,這次同以往大不相同
    因為無論魏忠賢怎麽說,群臣都隻願意相信是他魏忠賢囚禁了新皇,而不是新皇故意不見群
    一個皇帝,就是再信任一個人,怎麽可能連冊封皇後這樣的大事,都不過問呢?
    雙方調和不下,幹脆在前朝僵持了下
    魏忠賢倒是無所謂,左右大權在握,後方又高枕無憂,他有閑心同群臣們耗下
    隻是他怎麽也沒想到,事情會情轉直下,並且異常迅
    ...
    且說在新皇消失一個月後,也就是九月二十四日這一天,群臣集體爆發
    這一日,早朝時分,由英國公張維賢帶頭,六部官員,左右禦史,上下宗室,甚至於新皇的老丈人周奎被召集了過來,圍堵在宮門前叫
    他們都相信一件事情,新皇被閹人軟禁,性命是危在旦夕,必須盡快救
    於是都同瘋了一般,集體直闖宮
    這魏忠賢就是再狂,麵對如此群憤,也不敢阻攔,隻能捏著鼻子讓人帶路,去麵見新
    “各位大人消消火,我魏忠賢真沒那個膽子做出如此人神共憤的事情呐,要明鑒呐!”
    魏忠賢那發福的臉上早已是愁容滿麵,他是怎麽解釋,這幫人是怎麽都不
    特別是那英國公張維賢,他本就是朝堂上無可撼動的大明伯爵,又掌握京城守衛,威望極
    自己風光正盛的時候,都不敢輕易招惹,就別說現在
    由他帶頭闖宮,莫說那群小太監了,就是王宮守衛都顫三
    “魏忠賢,你這個狗奴才,你有膽子就把皇室宗親,內閣首輔,六部言官,五寺,國子監,包括本公在內全都殺了,不然今日你休想阻止我們麵見皇上!”
    張維賢身居高位多年,官威自盛,又是將門之後,這一嗓子下去,誰敢阻
    於是一群人就在小太監們幾乎要哭出來的神情之中,來到了新皇所在的宮殿
    此時這裏已經跪倒了一大片太監和宮女,全都因為群臣暴走而瑟瑟發
    畢竟今日還不知道要發生多少事情呢!
    魏忠賢眼看此景,他已是無計可施
    唯有讓大家見到皇上,再讓皇上為自己辯駁幾句,才能把他的冤屈給解釋清楚
    左右他壓根也沒有軟禁皇帝,甚至恭敬有佳,隻要新皇出麵一解釋,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快去把皇上請出來,就是拉也要把新皇拉出來,不然的話,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咯!”
    魏忠賢哆嗦
    “明白,九千歲請放心,我們一定把皇上請出”
    小太監們也嚇得六神無主了,回應了一句後,便推開殿門,魚貫而入,一個個愁眉苦臉,都在盤算著該用什麽樣的話勸新皇挪
    可今天有點邪
    往日隻會在案牘前讀書,哪也不去的新皇,今日忽然就來到了殿門
    不等小太監們開口說話,便已經起身向殿外走
    按理來說,新皇如此配合,這是小太監們的幸運,也是魏忠賢的幸
    但邪門就是邪門,那諸葛亮一出現便有幾分衣衫不整的味道,連發梢都有些淩
    除此之外,眼眶泛紅,一幅虛弱的模
    當群臣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血壓蹭得一下就上來
    張維賢指著魏忠賢的鼻子就臭罵
    “大膽魏忠賢,你還敢說你沒有軟禁新皇,你看看新皇的模樣,都被你折磨得憔悴”
    “不是啊,英國公,那是皇上熬夜讀書落下的...”
    魏忠賢被罵的喉嚨發苦,心裏憋屈,他說的可都是真的啊!
    為什麽大家都不信呢?
    張維賢更是怒吼
    “你住口,休要狡別人不敢說,我還不敢說嗎?閹黨禍國殃民,今日又膽敢軟禁新皇足足一月,何等膽大妄左右何在,今日不拿下魏忠賢,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冤枉呐!!”
    魏忠賢一下就急了,他是真冤枉呐,明明自己什麽事都沒有幹,怎麽就惹了眾怒呢?
    幸好周圍的人都是他的人,雖然英國公嗓門大,可壓根沒人敢動
    那些言官們,也隻是絮絮叨叨,以頭搶地爾,不敢有什麽動
    魏忠賢反應過來,現在唯一能把事情解釋清楚的人,就是自己身後的新皇
    他連忙回頭,跪在新皇的腳邊不停的磕頭,腦門都磕出血以後,這才淚眼婆娑,擺出一幅可憐兮兮的模樣抬頭
    “皇上,天地良心,日月可鑒呐!奴婢就是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軟禁您啊!奴婢這下真被冤枉透了,還請皇上開開金口為群臣解釋,我魏忠賢幾時有軟禁過您呐!”
    諸葛亮沒有說
    魏忠賢急眼了,竟扯著新皇的衣角喊道:“皇上,您說句話呀,皇上!”
    諸葛還是沒有說
    這時候張維賢一個箭步上前,護在了新皇身旁,再次詢問
    “皇上,您是不是遭到了這狗奴才的脅迫,或是軟禁,臣就是命喪當場,亦要護您周”
    群臣見了,也連忙說
    “皇上,我等具在,還請直言!”
    這一番功夫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匯聚在了這位年僅十六歲的新皇身
    他依舊沒有開口,隻是那淺淺的目光忽然挪了幾分,落在了魏忠賢的身
    魏忠賢心中頓時一涼,冷汗瞬間打濕了後
    我敲...不會吧...
    當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時候,一心護主,熱血上湧的張維賢立馬大喝一聲,猛得向魏忠賢撲來,口中更是怒吼
    “狗奴才,就知道是你軟禁了皇上,你該死啊!!”
    魏忠賢隻看到一團黑影閃過,英國公的身子就已經壓了上
    緊隨其後的,是同行的禦史
    軟禁皇帝這種天大的罪名,他們若是沒有任何表現,事後必遭責
    就是不想趟這趟渾水,也得
    接下來就是六部官員,大小太監和護衛
    整個場麵那是亂做了一團,但誰也不敢為魏忠賢說半句開罪的
    等到一切安靜下來時,被揍得鼻青臉腫的魏忠賢,就已經被張維賢像是提雞崽一樣,提到了群臣麵
    那些曾經挺他的,或者同流合汙的人,此刻屁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全都縮著腦袋看著這一切的發
    誰也沒想到,這一代巨監魏忠賢,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落
    他冤呐,可真得是太冤
    此時此刻他終於體會到,那些被他冤枉之人的心情
    而始作俑者,為自己扇著扇子的諸葛亮,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
    臨了,嘴角才浮現出一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