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呈秀決名單政務錯百出
字數:6478 加入書籤
呈秀決名單,國稅錯百出
迎著群臣戲謔的目光逆流而上,崔呈秀的心中是無限的感
多少年他也是這樣,因為自己的貪心被人揪住把柄,迫於無奈投奔魏忠賢,那時候眾人投來的也是這等冷嘲熱諷的眼
崔呈秀心裏清楚,在這些人中,比他貪的多,貪的狠的人有不
有的人甚至家中私產無數,遍及整個京城的都
可他們懂得偽裝,隻一手捧孔聖人之哲理,程朱理學之賢道,就足以安身立命,博一清名留於史
但要問他們有何治國良策,就隻會支支吾吾,說一說苦一苦百姓這樣的
那不跟自己一樣嘛!
崔呈秀這樣想著,大殿已近在眼前
此時魏忠賢隻是倒了,卻還沒有
這殿門前留守的太監們,自己也能認識個一
當即找到一熟人,目前仍是司禮監章印太監的王體
“王公公,能否拜托公公一件事情,勞煩公公去皇上麵前傳個話,說是我崔呈秀有要事稟”
“哎呦喂,崔大人呐...如今我也是自身難保啊!皇上一下了朝,立馬就讓王承恩這晚輩全麵接手了宮內的內操,西廠,就連錦衣衛頭頭田爾耕都已經接到旨意被裁撤啦!”
王體乾也很驚恐,正值宮廷巨變的關頭,可再不是從前呼風喚雨的時候了,這崔大人還真是給他出難題
可崔呈秀卻堅定的很,下意識的想從兜裏掏出一袋銀兩塞給王體乾,並說
“公公還望行個方便,事成之後,王某還有重”
看到那沉甸甸的錢袋子,王體乾確實心動的緊,但一想到自己的項上人頭,到底還是忍住了,咬牙
“行,事情我幫你辦了,可這銀子我不敢收了咱家的人頭去得更快!”
“多謝公公!”
崔呈秀再次拜伏,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了嘀
因為此刻的他在賭,賭一件事
朝堂之上,新皇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閹黨身份而大發雷霆,正相反新皇還讓自己把兵部尚書的職責做
這說明新皇並非如傳聞中那樣,同東林黨人一樣,隻是個讀多了儒書的書生,而是能聽得進話,有自己主見的新
並且這位新君,隱隱有扭轉朝堂黨爭的意
既如此,自己的機會就來
崔呈秀最是明白文人筆的厲害,那是比明槍暗箭更難防的東
自己一旦失勢,必然有無數奏章彈
屆時必死無疑,唯一的出路就是讓新皇看到自己的價
正當他心裏打鼓,戰戰兢兢之際,因為欣喜而麵色紅潤的王體乾從後殿中走了過
“崔大人,事成了,皇上答應見您”
“太好了!王公公,這個您務必收下,這是我一點小小的心”
“這個嘛..”
王體乾看到白花花的銀兩近在眼前,到底還是沒能忍住,一眨眼的功夫就將它收入了囊
兩人相視一笑,遂繼續往殿後走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近處,王體乾再也不敢往內多走一步
來接替他的,便是近日以來皇宮內當紅人物,新皇潛邸時的貼身太監,王承
同樣是心寬體胖的身材,王承恩帶給人的更多是一種慈
他見了崔呈秀,也沒多問,隻是領路並提醒
“接下來就由我領路吧....崔大人,一會兒進去你可要好好說話,皇上現在看著的,正是彈劾你們的奏章呢!”
“啊...”
崔呈秀嚇得麵無血色,完了,新皇看了那些奏章,還能聽進自己的話嗎?
但事已至此,他隻能搏一搏了!
深吸一口氣後,崔呈秀神情肅穆
“不管了,還請公公引路吧,是生是死,隻看這一次”
“唉,這邊”
不多時,後殿已
而此刻的後殿之中,諸葛亮正查閱著天啟朝的曆史奏章,以佐證朝堂之上眾臣對於閹黨的批
他發覺相對於朝堂上眾臣的批判,奏章中說得更為犀
特別是天啟朝已故的禦史楊漣,他所寫的二十四罪狀,頗為詳細,也刷新了諸葛亮對魏忠賢的認
此人真當除之,否則必然禍國殃
隻是除罪當盡,應當審問清楚,既不可汙蔑了他,也不可放過
如此一來,審理時間必然變
諸葛亮正專心著查閱,並沒有發覺殿內走了人進
崔呈秀不敢出聲,遂站定在一旁,入老僧入定般等候了起
此刻的諸葛亮看到過往事件之糜爛,眉頭漸漸緊
朝堂之上的事情用一句撲朔迷離來形容,實不為
一個早朝,群臣的反應,黨派相伐,以及黃立極的跳反,都讓諸葛亮刷新了對大明朝官場的認
就好比那首輔黃立極,竟然如此反複無常,首鼠兩端,哪裏有半點人臣頂點的風範?
而在他坐下來,翻閱以往的奏章以後,越來越多的細節問題也逐漸浮出水
閹黨與東林黨人的相互攻伐已經多年,他們以京察,也就是在京官員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的方式排除異一旦挑選好目標,無論這個人是否有功績,都會被群起而攻
如此以來,朝堂之上留下的人,便不剩下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多的都是結黨營私之
這風氣自然是好不了,加上大明朝的其他問題,在諸葛亮看來,這就是一個全身是病的病人,奄奄一息不說,還有外部威脅相
“久病需溫藥,先穩住朝中政務,再謀整頓稅務,軍務,民務...”
諸葛亮思索一番後,得出這一結
無論在何處,稅務總是一股勢力,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必須狠抓在手
此刻雖然不必當即施行,但也得提上日
而諸葛亮一看到曆年來的稅務,反倒看到了另外一個奇
那就是原先被東林黨人,以及天下文人痛斥咒罵的閹黨人士,在這裏反而起了作
例如萬曆四十七年,西廠聯錦衣衛往江南地區收繳礦,商二稅四百萬兩,以充遼東軍
想來神宗皇帝能有餘力向遼東發起進攻,底氣之一便源自於此吧!
隻可惜神宗一死,礦,商兩稅頓時煙消雲散,賦稅重擔全都落於農民之上,國庫愈發空
而再往前,更有張居正一鞭法,使大明再度興
若此法能延續,何愁大民不興?
也正在此時,諸葛亮微一抬頭,便看到了崔呈秀的身
“噢,抱歉了,沒瞧見你已經進來”
“皇上如此說,真是折煞罪臣”
崔呈秀一聽諸葛亮如此客氣,當即嚇得跪了下來,瑟瑟發抖了起
畢竟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想要殺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對那個人格外客氣
因為同不必同死人置
但他並不知道,諸葛亮是真客
因為諸葛亮從未把自己當做這大明國天子,他永遠都是漢家丞相,絕不會越線
既是臣,自然與同僚客氣
“不說那些了,我聽王承恩說,你有事上奏,何事?”
崔呈秀聞言,精神一震,當即從袖口中取出一張已經折揉許久的紙張,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名
其中有幾個名字,還被單獨畫了個圓
“皇上,請您過”
諸葛亮很是好奇,接過一看,上麵全是自己認不得的人
“這些是?”
“咳咳,皇上,我在閹...啊不對...群臣之中,總被人稱為崔名意思嘛,自然是微臣善於觀察人心,總能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並且喜好紀錄下而皇上您手上的,便是朝中這幾年以來,最能堪大任的人!”
崔呈秀說完,再次叩首伏
此時的他表麵上雖是鎮定自若,實則內襯都已經被汗水浸濕
因為他在賭,賭新皇願意因為這份名單,改變對他的看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做過一次
當初他投靠魏忠賢的時候,也提供了一份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的名單,這才一舉贏得幹兒子的地
那本書的名字,叫《同誌錄》,另一本叫《天鑒錄》!
而這時候諸葛亮已經拿著名單,順道那三個圈起來的名字吸引了目光,並念叨了起
“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
念叨一半,他便反問
“這些人都是何等人才?”
“皇上,大明國心腹大患乃是遼東建奴,而這些人,全都是頂級的軍事人才,每一位都可獨當一麵!”
“噢?這便有意思了,你此刻不是兵部尚書,怎麽還舉薦能取你而代之的人呢?”
“皇上,罪臣有自知之明,這兵部尚書的位置非這幾人之一莫屬,罪臣根本不是這塊況且臣已經是帝黨了,乃是隻忠於皇上之人,自然要推能臣忠臣於皇上,決不能因個人恩怨,出身派係等原因而不舉”
崔呈秀說完,又是深深一拜,他的身子已經在微微顫抖
是否成功,就在此刻
緊張的他,不僅滿頭大汗,竟連眼睛都給閉上
時間竟然在此刻凝固,讓崔呈秀的一顆心被生生吊了起
而就在此時,一雙稚嫩卻有力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
“你有此心甚好,起來”
那手的主人略帶輕快之意
崔呈秀聞言,頓時鼻子一酸,眼圈竟也紅
他在入殿以前早在心裏想出了無數辯解的方法,模擬了各種乞饒的姿
可沒想到,新皇的開明大度,遠超他的想
僅以真誠待之,新皇便已經接納了自己的建議,如此明君,頓時叫他感慨萬
若新皇早些登基,似他這樣的人,又何必投靠魏忠賢,屈居人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