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老臣心盡服朝堂一朝肅

字數:4640   加入書籤

A+A-


    對於一位曆經三朝,又遭逢打壓,憤而辭官歸隱的老臣韓爌來說,對老朱家著實是有些失望
    他猶記得張居正,張首輔在時,那朝堂之上是有一股子正氣在
    彼時大明全盛,府庫充盈,錢糧數以億計,四海懾服,九邊更是將星輩
    如那戚繼光,不僅對倭寇作戰有赫赫威名,更主持了邊關要塞的修建,使得蒙古騎兵不敢犯我疆
    這般光景,看起來極度美好,若是再能持續個數十載,必然是四方來朝,甚至更能開疆拓土,重現唐朝光
    可惜,可惜
    張首輔犯了一個是人都會犯的錯誤...他死
    而在他教導下的神宗皇帝,又一如那些個昏庸君主般,開始大肆揮霍,將大好局麵毀於一
    緊接著,大明遂情轉直
    遼東接連嚐敗績,國內更是災禍頻起,再加上神宗皇帝常年不上朝,使得黨爭四
    直到薩爾滸一戰到來,韓爌眼睜睜看著大波大波的軍資,軍隊開拔遼東,最後在楊鎬的帶領下,多路出擊,一戰盡
    大明至此由攻轉守,形式危
    韓爌心中焦慮,可也隻能看著,根本無能為
    他隻能寄希望於下一任皇帝,能有改
    畢竟大明隻是大敗,並非潰敗,若勵精圖治再續張居正改革之利,未嚐不能重振大
    然而他鼎力支持上位的熹宗皇帝不過努力了些許年份,便鑽入深宮,終年與木器為伴,導致大權盡數落入那可恨的魏忠賢手
    閹黨再起,終於是將韓爌那一顆框君輔國,治國安邦的心給按了下
    他憤憤離朝,也是對這朝局失望透頂的表
    連帶著,眼前這位新皇召他回京時,他都不願搭理,生怕自己的一腔熱血,再遇冰
    若非聽聞新皇在短短一月內,便拿下了魏忠賢,覆滅了閹黨,並且懲處了一大批閹黨分子,他說不得都不願意來這京
    行至半路,聽聞新皇冷落東廠,抑製錦衣衛之消息,他心裏有稍有緩和,心想著這位新皇還算有魄
    可真到了地方,剛落腳就碰上錢謙益等人的上門巴結,韓爌又忍不住的悲觀起
    怎麽折騰來,折騰去,換了三位皇帝,這京城內還是黨爭不斷,幾乎無解啊?
    如此死局,要是叫他來破,斷然是不可能
    可今天,就在這朝堂之上,眼前這位不過區區十六歲的新皇,卻給他上演了一波幾乎暴力破局之
    新皇的能力,未免也太過恐怖了吧!
    他竟隻花費了三月時間學習,便已經盡數掌握六部之運行,並且還能從中尋找出漏洞,反向指導起官員
    要知道隨便一個侍郎,尚書等大臣,基本是都是從底層一步步攀上來的,禮部就更不用說了,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從上翰林院觀政數載,才可以上
    可新皇就是辦到了,不僅辦到了,而且還連續駁斥四部大臣,連內閣首輔都不放過,統統訓斥了一
    最關鍵的是,韓爌還覺得訓斥的十分妥當!
    即便以韓爌數十載的官場經驗來看,新皇對於處理政務之準確細膩,那都是世所罕見的!
    若是到此為止,一切尚可用天賦異稟來形
    韓爌尚可以用天佑我大明這種話來安慰自
    可當新皇在訓斥完大臣,又拿著各個部門的侍郎所上繳之奏章開始評判,指正時,韓爌真的繃不住
    這是什麽怪物啊!
    能弄懂六部尚書所處理之事務,就已經很不容易
    新皇他居然還有精力向下延伸,去處理每一位侍郎,每一位郎中之事務,並且就在這朝堂之上,親自教導他們重新訂
    “此處需重算,但且不急,你最應當解決的事情,應該是這件事...”
    新皇的話越來越近,聽得也越來越清楚,更讓韓爌喉嚨發
    等到新皇走到他麵前時,太監們連忙從那越來越少的奏章堆裏,取出屬於韓爌的奏章和公
    諸葛亮接過,稍一複查過後,連連點頭稱讚
    “韓侍郎確有真才實學,處事亦認真負責,你處理之公文,盡數完隻是,這些地方的用詞若能再準確些,那便更好公文當以簡潔明了,不浮誇為核心,以免人人流於表麵,隻顧著辭藻華美”
    那韓爌一聽,隻覺得腦中傳來轟隆一聲,也不知為何,撲騰一下就跪下
    他也是耳順的年紀了,半截身子入土之人,這一下毫無遮掩的跪倒,連地板都震顫了三分,著實是不輕
    諸葛亮也被嚇了一跳,忙上前想要攙扶起韓爌,寬慰
    “我並未有責怪你的意思,這隻是建議而已,快快請”
    他哪裏知道,此刻韓爌的心中真就隻剩下了那跪服二
    因為新皇所說的用詞問題,是對的!
    不止是新皇,就連自己的好友也曾提
    隻不過是礙於習慣,韓爌這才沒
    沒想到,就連這一點都逃不過新皇的眼
    真乃神人也!他如何不能跪服?
    “皇上實乃真龍天子,臣因能侍奉皇上您而激動,這番跪拜又算得了什麽!”
    韓爌說完,頂著諸葛亮的攙扶,也要叩
    這一拜不僅是拜皇上,更是拜自己的理想,因為這份治國安邦的理想,好像真能實現了!
    而在叩拜過後,韓爌的熱血也漸漸散去,他到底是老年體衰,支撐不住,靠著諸葛亮的攙扶這才站起了身
    諸葛亮觀之,頗為同
    年老者腿腳不便,實為人之常
    他當即
    “王承”
    “老奴”
    “往後韓大學士上朝時,可賜座於他,也免受這腿腳不便之”
    “是,皇上,老奴記住”
    “不止是大學士,朝堂上凡年事已高,且腿腳不便者,皆可酌情賜畢竟這朝會是為了商議國事而立,並非為了懲”
    群臣聞此聲,紛紛跪拜謝恩,那些年老者更是眼中泛起淚花,心中感慨無
    換做以前,哪裏有這樣好的條件啊!
    而那韓爌更是打定主意,縱然拚得這一把老骨頭,也要輔佐新皇,重現大明全盛之光
    這可是為數不多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的時刻啊!
    人苟活一聲,若無高光時刻,焉能安心閉目?
    也就在此時,諸葛亮已經將所有他批閱過的奏章,底案,卷宗等公文盡數分發而
    他已有了倦意,畢竟這些奏章他都一一審閱過,工作量大到難以想
    又在這朝堂上或訓斥,或規勸群臣一整圈,縱然是年輕身體,也有些接不上
    可即便如此,諸葛亮還不忘說
    “先前的話,我說的重了可那些話,都是說給結黨營私,冥頑不靈者聽的,就是要訓斥他們,叫他們誠心悔而我接下來的話,則是對諸位良臣說
    為民為公,方可名垂青史;結黨營私,終將萬劫不複!諸位當引錢,周,溫等人為戒,從今往後,當以本職工作為重,輔國安民為任,如此...大明可興”
    群臣聽之,再次叩拜,齊聲
    “臣等遵”
    等他們再抬頭時,有不少老臣眼中都有淚光閃
    三位皇帝啊,終於等到明君出世,他們才智終可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