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各官扯皮多寶劍衛公理
字數:6380 加入書籤
驚堂木一拍,公堂自
劉一燝位於高坐之上,不怒自威,一掃左右兩司,朗聲
“今日審李家村侵田一案,皇上極為重視,更讓百姓旁聽,在這公堂之上,還望諸位同僚秉公持正,還李家村人一個公”
隻是這番豪言壯誌一落,得來的回應,卻是寥寥無
等了半天,才由那大理寺卿遲鈍
“是...我等自當竭力!”
劉一燝眉毛一挑,稍有遲疑,但還是開始了審理此案
麵對官吏和百姓的殷殷期盼,他一上來,便直接搬出重頭
“召此次侵田案主使周鑒!”
此言一出,頓時讓在場的官吏們神色一肅,正襟危坐起
百姓們看到官吏們都如此反應,更是伸長脖子,想湊上前來觀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那周鑒便在兩位衙役的押解之下,信步閑田的來到了公堂之
一般罪犯接受審判,盡是低眉順眼,唯唯諾
他倒好,到了公堂先不下跪,反而昂頭打量起位於公堂之上的官吏們,特別是居於主位上的劉一燝,更是帶上了幾分挑釁的目
等到看了有一會,才不情不願的下跪叩拜
“草民周鑒,見過各位大”
這般囂張的舉止,看得不少百姓都怒目而視,而在聽說了他的身份以後,更加憤憤不平
目前還是白身的周鑒,僅憑國丈之子的身份都敢藐視公堂,日後要是稍微混個一官半職,魚肉起百姓來,恐怕更會變本加
劉一燝也被此人的態度給刺激了一下,但他的城府也不淺,很快就平複了一下心情,朗聲
“周鑒,你在兩月前指示地主陳氏強買強賣李家村的土地,村民堅決反對以後,更是調動附近衛所士卒前來暴力驅逐,已達成你強買強賣的目的,對不對?”
這番話早就在劉一燝心裏憋了許久,就等著今天說出來
劉一燝當然沒有天真到以為一句話就能破案,所以他已經做好準備與那周鑒拉扯,更要列出數項證據,懟得他啞口無言才
然而周鑒接下來的一句話,卻驚掉了無數人的下
“沒錯,我的確是委托了地主陳氏為我購買土”
“啊!?”
聽了這番話,不僅是官吏們,就連百姓們都驚呼出
這世上,還有如此囂張跋扈之人?
劉一燝也被周鑒的放肆整怒了,又拍驚堂木
“犯人周鑒,你既然已經認罪,那便好辦,來人啊,準備筆墨,畫押所用之顏料...”
這句話都未說完,那周鑒頓時插嘴
“大人且慢判決,我話還沒說完呢!”
“噢?你都已認罪,又有什麽好說的?”
“回大人,我雖認罪,但卻不認未曾做過之我是讓地主陳氏為我購買土地不假,但我絕對沒有讓他為禍一方,更沒有讓他調集兵勇前我購買這些土地隻是為了謀個退路,萬一以後遭逢變故,還可以圖個安生,我怎會去找同村人的麻”
劉一燝聽那周鑒還想狡辯,當即嗬斥
“周鑒,你還敢狡辯,公堂之上,百姓之間,人人都聽了你先前所言,怎可當眾篡改?”
麵對氣勢洶洶的劉一燝,那周鑒愈發輕鬆,非常自信的說
“我先前所言,句句屬若諸位大人不信,可找那陳氏對薄公堂,看看到底是誰在撒”
劉一燝也被氣笑了,又一次拍動驚堂木後,厲聲
“召地主陳氏,李家村民入至於周鑒,先押下去!”
“是!”
衙役迅速提人登堂,隨即便像是拖了一頭豬般,將那地主陳氏給提到了公堂之
滿腦肥腸,大腹便便,這倒是很符合百姓們對於地主的刻板印
而劉一燝一見他,便覺得有些不對
因為他從此人身上,看到了一種萬念俱灰的感
就好像已經知道自己的結局一
事情愈發的不對勁起來,並且劉一燝覺得,本次案子應該徹查的重點,已經歪
盡管如此,劉一燝也隻能先審判那陳氏再
“地主陳氏,你是否於兩月前霸占李家村人土地,並指揮兵勇,驅逐李家村人?”
麵對詢問,那地主陳氏卻罕見的沉默了下來,盡管滿頭大汗,渾身戰栗,卻是堅持不
劉一燝正要追問,卻被一旁的大理寺卿搶了
那大理寺卿也拍驚堂木,眼睛卻隻盯住了地主陳氏,惡狠狠
“陳氏,你不要以為沉默不語就有用了,你犯下滔天之罪,還不快開口如實招來!若抵死不認,隻怕你的家人,你的族人,都要受你牽”
聽了這話,那地主陳氏才像是如夢方醒般,叩首悲泣
“我認罪,我認罪!那地是我占的,人也是我指揮的,隻因為我自大狂妄,這才惹出這麽多事來...”
劉一燝聽了他二人的對話,眉頭愈發緊皺
怎麽這陳氏如此快速的認罪,要知道這次的罪可不輕啊,全認下來必然是斬監候!
可他還是認了,還是在大理寺卿暗搓搓點呢陳氏家人以後才認
這其中,有太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劉一燝不願朝堂上的局麵被他人掌握,當即奪回主動權
“陳氏,你可不要蒙蔽本就你那點身份,如何能調來衛所兵勇,背後必有主使,速報之,否則數罪並罰!”
那陳氏被點到了利害處,額頭上的冷汗更
他連抹了數次額頭,這才顫巍巍的說
“草民與你衛所千戶有親戚關係,又恰逢國丈之子周鑒尋我購地,我便狐假虎威,哄得那千戶調兵與我,強征土地...此事實乃我一人所為,與他人無”
劉一燝聽完這話,眉頭緊
可是在場官吏們聽到這話,卻個個麵露喜
那大理寺卿更是湊到了劉一燝的耳畔,低聲
“尚書大人,如今事情明了,乃是那陳氏陽奉陰違,這才鬧出這一番事情國丈之子周鑒也隻是受了蒙蔽,情有可不如就盡快結案,將那陳氏處決,嚴懲那千戶,也好給皇上一個交代,百姓的一個交”
“胡言亂語,此案件疑點重重,怎可隨意判決?”
劉一燝瞪了他一眼,語氣頗為淩
然而那大理寺卿卻不理會,半勸解半威脅
“尚書大人,那可是國丈之子啊,當朝皇後的哥哥啊!人言,打斷骨頭連著聽說皇後已經連續四次去找皇上了,還是冒著風雪硬求的方式,你說皇上能不心疼嗎?
都是皇上娘家人,自罰三杯也就算了,不必較更何況事情不是處理的很妥善嘛,後續必定補償李家村人,又可以給皇上交差,兩全其美啊!”
劉一燝到底是沉默了,他混跡官場多年,對這些人情世故的事情早就了然於
稍微變通一下,事情就過去這句話光是聽起來,就極有誘惑
但是!
那郭氏,郭氏老伴,郭氏兒子,媳婦的事,卻也隻能不了了之
而在這世界上,就又會多出五個孤苦無依的孩
固然劉一燝可以收養他們,撫養他們成
可是抬頭望去,這大明國內,這樣的糊塗案又不知道有多少
都說人生難得糊塗,可在判決這件事情上,就不該糊塗!
一個錯誤的判決,影響的可不是簡單的原告被告,而是圍觀百姓,萬千黎
可是...
劉一燝心中一歎,皇上他,果真有自斷一臂的勇氣嗎?
“尚書大人,下定論吧,莫要誤了時”
一旁的大理寺卿催促
不僅是他,三司會審的其他官吏們也催促
人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還是涉及新皇的家事,那更是不願意惹
“好...”
劉一燝到底是老了,少了那少年郎的銳
他也有家人子孫,自然要為他們考
伴君如伴虎,萬一哪一天皇上聽了枕頭風,那倒黴的就是他的全家老小
可就在劉一燝拍案要起定論,給這三司會審一個定論時,在那公堂之外,頓時響起一陣喧鬧
眾人抬起頭去,卻發現有一位宮裏來的太監正在錦衣衛的護送下,騎著快馬趕到了此s
那太監一出現,頓時引得不少官吏們上前施禮
“王公公,可是皇上有指示?”
是了,此人便是新皇從潛邸來出來的大伴,王承
而在那高台之上,大理寺卿見了,忙向劉一燝投去了得意的眼神,更是大膽
“尚書大人,我的話沒錯吧?皇上果然心軟,要通情達理一番”
“”
劉一燝默然一歎,也隻能順從這茫茫人流
而那樣,他不就泯然眾人矣了嗎?
或許這就是史書上對於普通人的記述較少,唯有敢闖天破地者,方可青史留名的原因
誰又能執拗的過,這所謂的主流,所謂的天命呢?
也在此時,那王承恩開口
“皇上卻有旨意前”
這位老太監說著,反手從身後取出一把鑲玉寶劍來,雙手托舉著,向官吏們宣讀
“刑部尚書劉一燝何在?”
劉一燝神情一肅,連忙上前下跪叩首,激動
“臣”
“皇上口諭,賜汝尚方寶劍,使你專心辦案,不必受其他宵小影”
“是,臣遵旨!!”
聽了這話,劉一燝心中激動不已,叩首又
而公堂之上的其他官吏聽了這道旨意,無不愕
新皇他,竟有如此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