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軍陣
字數:2003 加入書籤
                    切思力拔不像那些中軍驍將經曆過名家嚴苛的武藝磨煉,因而弄使長戟時更多是憑借在有限時光裏的觀瞧以及個人領這也使得他揮舞長戟時雖氣勢駭人,但一到衝殺的緊要關頭常常因缺乏變招而被迫棄便如此既是來不及抽出長戟,切思力拔索性夾馬腹戰馬立時向前撞去,兩三個正當麵的叛軍一下子就被掀翻在趁此機會他拔出彎刀斜砍過去,鋒刃頓時從好幾名叛軍身前劃過,在此起彼伏的血霧中幹淨利落的取了對方性他勒著韁繩回頭望了眼長戟所在的位置,牢記在心中後便驅馬領著部曲朝前殺兵法有雲鋒以疏則達,陣以密則此刻從蒼穹俯瞰而下,懷荒騎軍正以一輪彎月之勢衝入叛軍中,所到之處血流漂杵被踩踏致傷殘者哀嚎不止,更有甚者慟哭長號令人側懷荒騎軍分寸拿捏的極好,能以斷臂馬踏而使敵人失去作戰之力,就絕不耗費心神求得斬殺,隻期以最快的速度擊破敵陣,使叛軍喪而由格朗哈濟為首的步軍則結成密集軍陣,如同從野林中竄出的遠古巨蟒一般碾壓過縱觀古代史籍有切實提到如何作戰,怎樣排兵布陣的兵書其實很少,大多都是從全局出發談及一二,重在計謀與策這是令張寧在整軍中極為頭疼的一點,他借助殘缺的記憶與從洛陽帶來的兵書,發現在南北朝時代步兵仍沿襲以外圍盾牌為掩護,組成緊密軍陣的傳為對抗這種步陣,必須從其最外圍隊列打開缺例如在南朝劉宋元嘉末的內戰中,沈法係對抗太子邵一方的進攻,他命士兵砍伐塹壕外的大樹,將樹幹縱向倒敵步兵前來進攻時,隊列被倒地的樹幹樹枝分開,盾牌行列出現了缺口“賊劭來攻,緣樹以進,彭排多開隙沈法係乘機命令弓箭手射擊,射死大量敵這意味著要想步軍擁有強大的戰鬥力,不至於在鏖戰苦戰以及遇上騎軍時一觸即潰,就必得進行長期的列陣作戰訓練,但這個陣應當如何列怎麽做他卻是絞盡腦汁也不知道總不能像後世閱兵時那般僅排成方形陣列吧!要知道軍陣的最小人數,人員配備與分布,隊列的間距軍士間的間距等問題,非得接受過軍事教育的將門子弟和從尋常士卒一步步做起,最終成為領軍之將的人才清偏偏這兩點都是張寧所欠缺的,說到底還是眼下軍府裏的這套班底有著缺王彬、切思力拔等人是粗痞武人,李蘭、吳之甫這般的也出身低微,就連唯一接受過這個時代頂尖教育的張寧也是記憶殘再加上六鎮在事實上疲敝荒廢依舊,恐怕所有軍鎮了解其中門道的將校也超不出五因而張寧隻能趁著北討的機會,向楊鈞這般曾經的朝中宿將請教方才得出一個尚可的答案楊鈞告訴張寧按照魏國如今的情勢,唯有與南方接壤的州郡保持著對步軍的訓練不輟,其中尤以南朝降將手下的幾支步軍最為精據其回憶,那南朝降將麾下步軍以五十人為隊,既最小的軍每隊前後據十步見方,隊與隊之間則相隔十步,二十步外則為預備諸每隊布立,第一立隊頭居前引戰;第二立執旗一人,以次立;左謙旗在左次立,右謙旗在右次其兵分作五行,慊旗後左右均第一行戰鋒七人次立,第二行戰鋒八人次立,第三行戰鋒九人次立,第四行戰鋒十人次立,第五行戰鋒十一人次立,並橫列鼎足分布為隊副一人撰兵後立,執鋼刀,觀兵士不入者便照此推算第一至第五行分別有作戰軍士七、八、九、十和十一另外隊頭在整個隊列之前,執旗、左右慊旗共三人,站在隊頭身後,而每位軍士擁有的空隙則為五眼下格朗哈濟與魏大毅所領的步軍就是以此為憑,結陣前壓,其中小陣有十,甲士之陣在前而魏大毅領普通軍陣壓作為軍陣指揮官在魏大毅與格朗哈濟所領的甲士陣之間,有三陣並行,以保證即便甲士陣被擊潰,魏大毅也不會在頃刻間有傾覆之危,可以從容再做調當一座座小陣隨著密集如鼓點般的腳步踏地聲驟然殺出,敕勒人所組成的叛軍便徹底遭到了致命一頭戴鐵兜鍪且渾身著甲的甲士們在格朗哈濟的帶領下殺入人群之中,此起彼伏的武器撞擊聲中叛軍像是割麥子般一片一片倒眼看崩潰就在瞬息之間,敕勒族中的凶惡男子拔刀衝了上去,他抓住一名甲士殺敵的間隙將刀子捅入了甲士脖頸之中!甲士怒目圓睜,想要怒吼可立時血如泉湧轟然倒下!鮮血灑到凶惡男子的臉上,他揮袖抹去的同時大叫道:“殺啊!殺啊!”喊殺與咒罵聲早已混成一片,誰也聽不清他到底在吼叫些什麽,可不少敕勒人都被這舉動激起了凶性,紛紛再度衝格朗哈濟低罵一聲挺刀就要斬殺此人,可孰料凶惡男子反應迅速,撲倒間硬是躲過了這必殺一格朗哈濟再想壓上,周遭敕勒人已是盡數圍攏上為防止被亂刀所傷,他隻得暫時退入陣中填補陣型的空缺,與此同時魏大毅已是指揮著四陣軍士從左右兩翼壓向敕勒叛軍的活動空間頃刻間被擠壓到了一個極度狹小的地步,幾乎到了人擠人的情勢由此眾人都清楚叛軍的崩潰隻在須臾之間,可這意味著格朗哈濟所在的甲士陣將麵臨比先前巨大數倍的壓還沒等格朗哈濟站穩,一股惡風便從左側而來,他聽風辨音想也想不的就背刀格擋,然而當的一聲巨響後格朗哈濟差點就踉蹌而倒,再瞧那鋼刀竟然已是呈現出詭異的彎曲之狀!原來一名身材魁梧的敕勒人正舉著鐵錘殺來,這是叛軍中數一數二的勇猛之士,方才能在猝然的襲擊中使得同樣強壯的格朗哈濟吃了大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