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甲騎突陣

字數:2001   加入書籤

A+A-


    “常人皆言北伐蠕蠕之後中軍日漸驕縱蠻橫,輕視賊寇方才被叛軍所敗,可今日一見縱然隻是一股敗軍…衝殺之勢仍是撼天動地,令人心神動搖啊!”戰場之外張寧見魏騎衝殺如入無人之境,不由發出一聲感昔日拓跋氏崛起征伐北方諸國之際,南朝曾欲發兵北伐一舉收複失地,時有朝臣諫曰:“胡負駿足,而平原悉車騎之地;南習水鬥,江湖固舟楫之鄉”並以此為據勸阻了出兵之果不其然,拓跋氏幾乎是橫掃之勢統一北方,甚至數次發動南侵壓得南朝喘不過氣如魏孝文帝親征,給南齊人印象最深的是魏軍鐵騎為群,前後相在這種雙方騎兵數量、素質極不對稱的戰鬥中,南朝騎兵將帥唯有揚長避短,有意用輕裝騎兵衝擊敵笨重的具裝騎兵,方能取得出奇製勝的效如此戰術也唯有據城而守,熟悉地勢的情形下方能發揮最大效如今雖距當初已過百年,可坐擁數片馬場以及各族精銳之士的元魏仍有著相當強的騎軍戰隻是縱然這支騎軍再強,到底不似當年,其陷陣之誌與必死一戰的氣勢更與昔日不可相提並而張寧月也決不允許北疆有這樣強大的騎軍存他朝著等候多時的斛律金微微頷首,後者立時一抖韁繩以迅雷之勢衝了出去,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雄渾的號角聲響徹柔玄內外,兩千輕騎緊隨其後呼嘯著衝向猝然無備的叛軍!比起魏騎如重錘般的敲擊,斛律氏輕騎使用的乃是傳統草原部族的戰法,並不陷陣而是好似一柄鋒利的鐮刀從兩翼邊緣展開收割!雖不能如中軍鐵騎那般凡所過之處都硬生生鑿出一道血渠,可仍是一茬一茬地收割著無數叛卒的性命!更為恐怕的是麵對這般從邊緣揮來的屠刀,叛卒既追不上又難以還擊,隻得懷揣著死守在原地!當敢於直麵屠刀的勇士們盡數戰死後,剩餘的叛卒便隻得在恐懼驅使下,本能地向著身後向著陣中湧去,於是大規模的恐慌與潰散由此發生!兵書六韜有雲:敵人行陳不固士卒不鬥,薄其前後獵其左右,翼而擊之敵人必自柔然寇邊劫掠諸鎮後,災荒席卷整個北疆,窮途末路的蟻民們不得不聚集起來對抗這個吃人的世他們或許並不缺乏勇氣但麵對奔馳如風,動輒造成數十近百殺傷的騎軍,徒有血勇難以抵抗,片刻間叛軍們就付出了三百餘人的代價狼狽後斛律金見此冷笑連連,隻要他願意足可趁此機會以百名精壯為鋒鏑殺入陣中!不過他未有絲毫動作隻率部圍繞著叛卒奔行,象征性的不斷出箭雖也不時有叛卒中箭倒下,但造成的殺傷與前時猶如天差地這自然是給了叛軍喘息之機,在數名頭目凶狠的彈壓下叛卒們終於強壓下恐懼止住腳步,他們一麵手持長矛一麵畏懼地瞧著奔馳的斛律部輕有備而張寧發現較外圈的叛卒大多手持長矛,顯然在先前攻滅諸鎮的戰鬥中他們已是有了與騎軍交手的經驗,若非如此恐怕在中軍鐵騎與斛律部輕騎的夾擊下已然奔潰斛律部突然停下進攻的舉動不僅給予了叛軍穩住陣腳的寶貴時機,更是令出擊的中軍鐵騎壓力倍增!為首的穆隆注意到斛律部的異動後心中驚怒交加,恨不得立時將斛律金抓至跟前一刀梟首!可眼下的情勢由不得再有其他思慮!穆隆麾下直屬四百人乃是魏庭引以為傲的具裝鐵騎,向來以殺伐之力冠絕宇內而著他心底清楚具裝鐵騎善攻卻不靈活,莫說是眼下回轉城中已是來不及,即便是真能完成轉向身後的輕騎與步卒恐怕大半都得陷在此處!若是沒了這部分軍力,柔玄鎮恐難再守!念及於此穆隆瞋目橫戟,單騎突前,四向奮擊,左右皆辟易不能當!他本是穆氏軍方的佼佼者,手中軍功絕非全受家族蒙蔭,此刻發起狠來一時間殺傷不可勝數,鐵騎再向前奔出兩百餘步!而穆隆的甲胄上已全是殷紅的鮮血,周遭叛卒無不望而生畏!“狗官,本王定取你項上人頭!”忽然間前方傳來一陣爆喝,穆隆循聲瞧去就見一名體格雄壯魁梧,右眼角帶有醒目母斑的猛漢驅馬殺來!此人身著鎮軍將甲,手持一柄大刀,身後有數十騎卒追隨!“沐猴而冠的雜碎!”穆隆哪兒瞧不出此人就是叛軍頭領,口中雖是冷喝心中卻反而大喜!自己正愁找不到出路,賊首竟然就不自量力的殺來,隻消當眾斬殺此人周遭萬人豈不是立時潰散?介時再驅其掩殺,此地數萬叛軍都得大敗!他當即與那自稱真王的破六韓拔陵殺對上,雙方在驅馳間各自遞出手中兵刃,金鐵相擊之音中穆隆隻覺得虎口劇痛無比,手中大戟險些當場飛落!竟有如此力道?!此人是天生神力麽!穆隆驚駭間雙方側身而過,兩股騎兵轟地撞在一起!叛軍中輕騎人數稀少,兵甲更不可與中軍具裝甲騎相提並論,當其鋒者無不應刃而倒!無數的血肉與軀體飛入空中又禿然墜下!對撞之後叛軍們駭然發現己方輕騎已然盡滅,唯有真王一人得存!穆隆冷笑一聲,盡管己方的衝擊之勢因此番交戰而頗受停滯,可造成的殺傷以及所起到的震懾力是無與倫比的!似叛軍這般的烏合之眾,輕騎幾乎已是其中拔尖的勇士,威望不低且很有人脈與號召這些人的死亡可以給其部曲造成極大的心理衝擊!而那自以為是的匪首定然也是後悔得緊,他又真敢與自己再戰一番麽?得意間穆隆不經意看向側前方,然則下一刻他的笑容便凝固當場!視線之中十數架大車橫亙在前,其後是三千名陣列嚴謹的士卒,他們正舉著長矛手持長弓冷冷望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