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靜待時機

字數:5429   加入書籤

A+A-




    聽了袁熙的話,沮授有些不明所以,但一旁的陸遜卻是若有所悟。
    他這段時間,掌握搜集了各方探子送來的情報,所知事情細節遠比沮授要多,他盯著豫州那些位置,發現袁熙圈住的地方,都是豫州最為富庶的產糧區。
    他眼前一亮,開口道:“使君的意思是,袁公路的糧食,可能會出問題?”
    袁熙笑道:“伯言說得好。”
    “我預測,今年豫州有大蝗。”
    沮授和陸遜聽了,齊齊一驚。
    蝗災凶險,所到之處千裏赤地,尤其是大蝗災,可以說是所到之處,當年的糧食收成便打了水漂。
    這可不是餓肚子這麽簡單,漢末種田農戶,除了廣有積蓄的豪強之外,完全沒有應對災害的能力和儲備,顆粒無收的結果,就是完全無法活下去。
    所以為了活下去,民眾要麽背井離鄉逃走成為流民,要了就是賣兒賣女,易子相食,或者舉家賣身給豪強為奴。
    這裏麵引起的連鎖反應是破壞性的,因為這些土地不僅是農民生活的依靠,也是士工商人群的糧食來源,更是兵士軍糧的供應。
    如今這個鏈條要是斷開,兵士缺糧,仗都不用打了,兵士自然潰散。
    沮授和陸遜對視一眼,臉現喜色,異口同聲道:“公子如果預測沒錯的話,豫州如果真的發生蝗災,那現在氣勢洶洶的十幾萬大軍……”
    袁熙點了點頭,“沒錯,斷了軍糧供應,隻怕如日中天的袁術軍,也會不戰自潰。起碼會逼迫撤軍。”
    沮授陸遜都是神情一震,雖然他們不知道袁熙是如何得知未來的,但從以往經曆上來看,袁熙對於這種事情的預測,確實沒有失過手。
    後世袁術軍自立後,聲勢一時無兩,雖然打了幾次敗仗,但都沒有讓其傷筋動骨,畢竟袁術所占的豫州揚州,都是盛產糧食的富庶之地,隻要保證糧食供應,便有源源不斷的兵源。
    所以蝗災發生之前,袁術雖然荒淫無度,盤剝百姓,但治下百姓兵士好歹還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也就還能強撐下去。
    但蝗災一來,一切便都不一樣了。
    後世記載,建安二年197年)五月爆發蝗災,天下大饑,江淮間民相食。
    受此影響,袁術治下大亂。
    《武帝紀》記載,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裏蕭條。
    《袁術傳》記載,袁術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袁術盡管遭受蝗災,生活仍是奢侈無度,但此時他卻沒有及時醒悟,這是因為遭受蝗災有滯後性,影響會拖延到幾個月後才會顯現,這期間糧食越發儲備豐足,越是容易麻痹大意。
    偏偏袁術就是如此,他自忖兵精糧足,毫不在意,直到糧庫空了,兵士開始潰散,警覺過來時,已經悔之晚矣。
    而同一時期,和豫州相鄰的兗州,卻也好不了多少。
    《荀彧傳》記載,建安二年夏,太祖軍乘氏,大饑人相食。
    兗州豫州本來就是蝗災多發的難兄難弟,這一來兩邊都支撐不住,戰事規模小了許多,但最後袁術事敗時,曹操還是憑借著地盤和袁術接近,撈到了不少好處。
    袁熙如今倚仗的,便是人力尚無法控製的天災,仍然如後世一樣發生。
    他心道現在天下的形勢因為自己的介入,已經變得麵目全非,自己預知未來走向的優勢也越來越小,僅剩不多的憑借,也就是天災了。
    不過有總比沒有的強,而且隨著實力的增強,越到後麵,袁熙便越會成為眾矢之的,爭霸之路便越難走,畢竟一個人再厲害,是永遠無法和一群人對抗的。
    陸遜出聲道;“既如此,麵對勢頭正盛的袁術軍,我們按兵不動,固守城池等待反擊,等到對方後院失火,再一擊致命?”
    袁熙點頭,“沒錯,但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雖然廣陵靠海,但還是有大片內陸平原地區,如果豫州蝗災蔓延過來,徐州也損失不小。”
    “伯言要做的,便是讓百姓隨時準備收割糧食,必要時即使糧食不成熟也要提前動手,同時還不能讓袁術軍和曹操軍察覺此事,以免有所提防。”
    “至於采取什麽手段,就要靠伯言費心思量了。”
    陸遜連忙應了,心道要讓對方對提前收割之事麻痹大意,可不是個輕鬆活計,必須得想個法子才行。
    不過打仗比拚的是各方麵的因素,若是袁術軍和曹操軍遭災,袁熙軍卻是糧食充足,此消彼長,兩邊戰力士氣會逐漸拉開距離。
    到時候隻要等對方斷糧崩潰,袁熙軍再大舉出擊,便能將其一舉擊潰,順利的話不僅能重新奪回下邳,還能攻入袁術的老家!
    陸遜深知此事關係重大,臉色也凝重了起來。
    又過了半個月,廣陵多處傳來糧倉失火的消息,又有流言說廣陵儲糧已經見底,導致在堂邑的廣陵守軍人心惶惶,數次在袁術軍的攻擊下岌岌可危。
    在廣陵的陳登緊急調集糧草支援安邑,太史慈收到糧草後,在城內安撫士兵,才平息了軍心。
    隨後廣陵大肆搜捕,經過一個多月時間,幾名縱火的奸細被抓住,審訊後砍了頭掛在了城頭上,對廣陵的破壞才慢慢止歇。
    陳登太史慈等人得到消息後,不約而同想起上次朐城內亂之事,兩人皆是憂心忡忡,看樣子,和袁熙敵對的勢力已經滲透的如此之深,連糧倉重地都能滲透了嗎?
    而在郯城坐鎮的曹操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對座下的程昱笑道:“公達倒是厲害。”
    程昱連忙謙道:“皆是使君廣有威望,隻可惜了那幾個探子太過心急。”
    “餘下的人,昱已經遵照使君之意,發令讓他們潛伏起來,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曹操微微點頭,“這次縱火之事有些過於順利,所以反而讓他們暴露了。”
    “不過這些太平道方士因為凶虎殺死張角之女之事,已經徹底站到了我們這一邊,以後行事方便了許多。”
    他隨即疑惑道:“聽說那凶虎抓了張角女兒後帶到了幽州,隨即便下落不明,他還真的將其殺掉了?”
    “萬一沒有的話……”
    程昱忙笑道:“依照那楊鳳的脾氣,斷然不肯投靠凶虎。”
    “而且現在消息已經放了出去,全天下太平道都視乎為袁熙為死仇,等過幾年我們完全掌握了太平道,不管最後其有沒有死,都無關大局了。”
    曹操微微點頭,一旁的荀攸卻是欲言又止,最後看到曹操和程昱言談甚歡的樣子,還是把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他本來想提醒程昱,這次奸細燒糧之事,自己總覺得有些怪異,總覺得事情做得有些刻意了。
    但這也隻是感覺,荀攸自己毫無證據,反而視聽說安邑因為缺糧軍心不穩,差點失守的事情,廣陵要是用計,會將自己城池置於如此危險境地?
    這代價也太大了吧?
    自己怕不是想多了?
    而且太平道奸細,是程昱直接負責的,自己要是質疑他,會顯得爭權奪利,被曹操所不喜。
    曹操謀士中,除了程昱,潁川派係已經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偏偏戲誌才去世後,程昱資格最老,要是荀攸出聲懷疑程昱,隻怕會被懷疑打擊異己。
    荀攸思慮再三,最後還是決定沒必要再提,反正看起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如今徐州的戰局,還是在下邳和彭城這兩座關鍵城池的爭奪上。
    隻要穩守兩城,袁術軍遲早會被拖垮,唯一需要防備的,還是早已經撕破臉的袁熙軍。
    對於如何對待這支勢力,曹操一眾謀士至今沒有定論,海西一戰,眾人發現還是看低了袁熙這頭凶虎的決意。
    兩邊本來可以不死這麽多人的!
    此戰之後,兩邊皆是元氣大傷,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關係更是破裂,勢成水火。
    而且偷襲徐州明顯是曹操失信在先,所以即使漢廷來詔書調解,袁熙那邊也沒有絲毫回應。
    曹操這邊得到消息,漢廷孔融為首的官員彈劾曹操,雖然被劉協壓了下去,但在朝野中還是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曹操也就是目前疲於應付袁術,他現在心中暗暗發狠,一旦吃下袁術,他便會給漢廷裏麵唱反調的大臣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包括對於袁熙,曹操明麵上答應和袁熙和好,其實心裏恨不得殺之對方而後快。
    這種有威脅的人,絕對不能留!
    相對於袁熙的趕盡殺絕,曹操卻是私下刻意交好袁譚袁尚,私下送出並承諾了不少好處,而這付出終於是得到了回報,也不知道袁尚在鄴城做了什麽事情,袁紹對於曹操和袁熙相攻的事情,並沒有表態追責。
    許是考慮到和曹操的交情,許是覺得曹操還有利用之處,袁紹最後還是否決了袁熙提出攻打曹操的提議。
    曹操得知後,暗暗擦了把汗,他越發覺得凶虎實在太過危險,似乎每一招都打在自己軟肋上,要是袁紹稍微偏向袁熙一些,自己可就麻煩大了!
    當務之急,還是在和袁紹翻臉前,如何盡最大可能,拿下袁術!
    此時兗州任城內,楊鳳牽著馬緩緩而行,她離開海西後,便一路向西,先是進入泰山郡,然後進入了濟北國。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