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六章 伺機而動

字數:3128   加入書籤

A+A-




    周瑜站在船頭上,不斷發出號令,指揮岸邊的江東兵士列陣防守。岸上江東軍如今麵對的,是袁熙軍的數百騎兵,其趁天亮拂曉發動突襲,因為來的突然,對岸邊沒有建立營寨木柵的江東軍軍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很多江東軍醒來後,下意識就逃往江邊,然後跳入江水之中避難,這讓匆匆趕來的周瑜看得直搖頭。因為他看得分明,這些逃跑的兵士,大部分都是被抓來的山越士兵,這些人在山中抵抗江東軍的時候倒很是頑強,但之後被抓來充軍後,便鬥誌全無,能混便混。這種人平時打順風仗的時候還好,戰事稍微不順,就出現了逃跑的傾向,攻堅戰役別說指望他們了先登了,能不自亂陣腳,周瑜就心滿意足了。想到這裏,周瑜也是有些憋悶,江東軍看著人數不少,可是真正能依靠的還是各大家族的私軍,這些被抓耒的山越人實在是太靠不住了!他不斷發出號令,江東諸將也紛紛上岸平息騷亂,在周瑜的指揮下,江東軍漸漸重新安定下來,列好陣勢阻據袁熙軍騎兵襲擊。袁熙琦軍數次騷擾衝擊,但看到江東軍都沒有露出破綻,便一聲呼哨,果斷掉頭疾馳離開。周瑜見了,不由鬆了一口氣,這幾日對麵援軍趕來後,從先前的守勢改為主動進攻,給周瑜這邊的壓力越發大了。周瑜因為還不了解對麵敵情,不願貿然進軍,更重要的是,他在等,等孫權那一路傳來的消息。孫權一旦領軍攻打合肥,甚至不用打下,隻要圍住合肥,消息傳到巢湖這邊,袁熙軍必然軍心大亂,那時候才是周瑜全力進攻的最好時機!其實對於孫權親自帶軍攻打合肥,還是以步軍為主,周瑜當初是持反對意見的。奈何孫權主意已決,周瑜也無法勸動,加上周瑜覺得此計雖然有些冒險,但袁熙軍應該在江淮調動不出更多的兵力了,孫權帶了至少五六萬人,去打合肥這麽一座小城,怎麽看也是足夠了!於是周瑜定的戰略,就是這幾日和對麵拚消耗,將袁熙水軍拖在這裏,無暇回救合肥,等合肥被圍的消息傳來時,一切使都回天乏術了!接下來的幾日,周瑜指揮水軍再次突入巢湖,和袁熙水軍展開了激戰,最後皆是互有死傷,無功而返。但隨著一次次戰鬥的結束,江東水軍漸漸出現了頹勢,被迫退回到了濡須水之中,袁熙軍趁機能南下,再度占據了濡須水到巢湖的入口,甚至一鼓作氣,突入了濡須水數裏,密密麻麻的戰船將入口水道徹底封死。但再往南進就不行了,狹窄的水道讓兩邊根本施展不開,最前麵戰船在密集的打擊下如同炮灰,眼下刮的還是東南風,袁熙軍在濡須水中是逆風作戰,弓箭對射不占優勢,戰損不斷增大。負責指揮的陸遜看兩邊完全圢成了一場爛仗,便下令再度退回了巢湖之中,進攻時候逆風不易,退走卻是很容易,他返回巢湖,江東軍順勢進逼,兩邊又重新對峙起來。晚上營帳中,袁熙對眾人說道:“江東這幾日的意圖已經是很明顯了,便是故意把我們拖死在這裏。”“隻怕他們在等待時機,等的自然便是合肥被圍陷落的消息。”“不過他們也不會幹等著,看如今這個情勢,其未必不會動些小心思。”果不其然,第二天袁熙便收到了周瑜水軍裏麵傳出來的一封密信。袁熙拆開後,發現是對麵將領的一封投降信,落款赫然是黃蓋。信裏黃蓋說周瑜欺人太甚,無甚才能,又無容人之量,前些日子黃蓋卻因建言觸怒周瑜,被當眾鞭打,作為江東老將失了麵子。更兼周瑜率領大軍,卻遲遲無法攻下巢湖,實是屍位素餐之徒,黃蓋認為周瑜已經失去了心氣,江東軍在他帶領下,斷然不會打勝仗,遲早會以慘敗收場。加上黃蓋先前因為前日巢湖大戰中被陸遜疑兵騙過,顏麵盡失,周瑜也借此對其打擊嘲諷,而黃蓋為了自己前途打算,覺得不應該再呆在江東這艘快要沉沒的破船上了。黃蓋認為,袁熙才是當今天下的雄主,故願意倒戈解甲來降,希望袁熙能夠收留。若袁熙答應,黃蓋會以攻打袁熙軍為借口,擇機請為前鋒,到時候黃蓋會趁夜來投,並將軍器輜重百十船送上,以表誠心。袁熙看著這封信後,遞給一旁的太史慈笑道:“子義怎麽看?”太史慈把信看完,出聲道:“這詐降也太過明顯了。”袁熙揚了揚眉毛,“子義怎麽知道這是詐降?”太史慈毫不猶豫道:“很簡單,黃蓋其實骨子裏麵是個很驕傲的人,其固然有可能為了麵子和周瑜鬧翻,但卻不太可能會背叛江東,這對其名聲有損。”“且他的族人家眷都在江東,他能舍得其家眷嗎?”甘寧出聲道:“這倒不是不可能,我這幾年,一直在和江東將領對戰打交道,對其所作所為多少有些耳聞。”“江東將領中,有些人名聲不大好,而黃蓋是其中一個。”“他是南陽太守黃子廉後人,說來和黃祖還有些親戚關係,但他這一支貧寒,所以在南陽擔任小吏。”“當初董卓亂朝,天下士族皆反,孫堅征討零陵,黃蓋便是此時投靠孫堅的。”“黃蓋先後隨孫堅孫策孫權征戰,雖然至今隻是校尉,但其中有一件事情,都是由他來做的。”眾人都知道最為了解江東將領的,非甘寧莫屬,便齊齊出聲道:“是什麽?”“屠城。”甘寧沉聲道。“我年輕時候,也曾妄自殺人,現在雖改過自新,但每每想來,也頗為當年的荒唐後悔。”“但黃蓋不一樣,他在江東的名聲,如同曹軍樂進,江東攻下城池後的屠城,都是他做的。”“雖然未必沒有孫堅等人授意的緣故,但每次都由黃蓋來做,足以說明很多問題。”“前段時間黃祖在江夏偽治所被攻破,主帥程普呆在城外,入城大屠的,也是黃蓋。”眾人聽了,皆是驚歎出聲,齊齊望向袁熙,袁熙見了,也點頭道:“興霸說的沒錯。”“這個人確實算的上殺人魔王。”他自然知道三國誌對江東的記載,“蓋隨策及權,擐甲周旋,蹈刃屠城。”事實上,江東屠城的記錄並不多,遠不如曹操出名,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後世後世江東打下來的城池並不多。三國誌記載中曹操親自屠的,至少有徐州柳城武都三地,夏侯淵曹仁也各自有兩個以上的記錄,其他算起來曹軍的屠城記錄就更多了。而後世孫策唯一的屠城記錄,便是“據會稽,屠東冶”,這對於打下整個揚州地區的孫策來說,其實已經算少得了。相比之下,孫權打廬江和江夏時,都下令屠城過,這些屠城的記錄中,其餘江東將領都沒有參與的名姓記錄,唯獨黃蓋大名列於其上。當然,這也有可能是黃蓋在江東士族中沒有根基,所以被迫幹髒活的可能,然而其鎮壓山越的時候,也是用了相當強硬的手段。所以從記載↑看,袁熙認為黃蓋脾氣剛硬,早已經綁死在江東戰船了,他為江東做了這麽多事情,早已經沒有退路,從這點上來說,他是對江東最為忠心的那批人之一,怎麽可能會為了戰事一時不利,就輕易改換門庭?看來周瑜使的,八成便是後世用過得反間計,不過若是不提前知道這種計謀,外人看來也是合情合理,畢竟黃蓋對江東忠心效力,卻為周瑜所辱,心懷不滿,也屬正常吧?而且在江東看來,袁熙這邊處於守勢,麵對黃蓋投降,自然會先接納降將,將黃蓋兵士戰船先拿過來再說,大不了讓黃蓋打前鋒就是了。而周瑜的計策,怕是根本不是讓黃蓋進入袁熙軍陣,而是在趕來的過程中想辦法對袁熙船隊造成混亂,在後麵跟著趁勢掩殺,從而打敗袁熙水軍。但周瑜怕是也沒有想到,袁熙根本沒打算讓黃蓋投誠,他的打算,就是把黃蓋按死在路上。諸葛亮開口道:“這投降的時間很有意思。”“十日後,算來正好便是孫權到達合肥的時候。”陸遜讚同道:“沒錯,周瑜等的應該就是這個時機,他是等孫權軍圍住合肥,斷了我們後路,這是想把我們一網打盡,報上次巢湖之戰的一箭之仇。”太史慈聽,活動了下臂膀,笑道:“胃口倒不小,我這弓上的利箭,正等著他!”袁熙出聲道:“他在等,我們何嚐不是在等。”“江東軍有水軍做後盾,進退皆可,以我現在的實力,也很難將其重創。”“但這一次江東水軍雲集濡須水,後路是各懷心思的曹軍,孫權更是棄舟登岸,舍長取短用步兵攻城,這正是天助我也!”“我本以為想要壓製江東水軍,兩邊形勢逆轉過來,怎麽也要五年到十年時間,卻沒想到孫權先沉不住氣了!”“要是一戰可定,從此江東便再難有大的威脅了!”“諸君建功立業,平定天下,就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