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交戰

字數:5146   加入書籤

A+A-




    也難怪曹真想不通,按道理來說,古往今來的武將,都是憑借著軍功一步步往上爬,官職高了,自然帶的兵多,也更容易立功,這才符合常
    然而袁熙和沮授諸葛亮等人為了應對曹操的大舉進攻,在尋找善於帶領大軍將領時時發現,以上這種情況,適合那種按部就班,一步步往上升遷的將
    所有的將領,不是一開始就能帶大兵團的,而是要在不斷的失敗和挫折中成長,鍛煉帶兵的能力,最後才能成為一方主
    換言之,將領們需要付出代價,才能摸到領軍的精要,而這個代價亦或學費,最主要的便是兵士的數
    換言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兵士都被消耗掉了,這便是一將功成萬骨
    對於爭奪天下,這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但這是麵對比自己弱或者旗鼓相當敵人的情況下,將領才能積累經驗,但如果對麵是極為善於領兵之人,己方將領可能還沒成長起來,就被對方擊敗殺死
    而現在的袁熙,就處於這種輸不起的局麵,曹操這次投入了幾乎所有兵力儲備和袁熙決戰,袁熙已經沒有時間讓將領去成長了,這一場大戰可能會直接決定天下歸屬,這種情況下袁熙不能犯錯,也沒有時間試
    他和沮授等謀士們麵對這個難題,也是極為頭痛,但最後眾人還是想通了,所謂知人善任,便是衡量將領的能力,給其配給最合適發揮其能力的兵力即可!
    但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很難,誰知道將領最合適帶的兵力數?
    但這個時候,袁熙後世的經驗幫了大忙,他首先能確定的,便是自己對於冀州將領的實用產生了偏差,尤其對張郃的任用,發生了嚴重的失誤!
    冀州將領在袁紹手下時,打的都是富裕仗,很多人都有率領萬人以上軍隊的經驗,四庭柱更是常年帶數萬人領兵,大軍團作戰是家常便
    而在采用精兵路線的袁熙軍中,大部分將領都是領數千兵,根本沒有人帶領數萬人打過仗,尤其是幾員大將之中,張郃投靠袁熙最晚,自然帶兵也不會比其他人
    所以張郃常常是帶兩三千人,幹著最為危險的阻擊戰,雖然這是袁熙對他的信任,但張郃帶的兵力太少,根本發揮不了其最大統帥長處,最後更是在壽春阻擊戰中被曹軍挫敗,一時間顯得毫無建
    但事後袁熙回想起來,在後世的曹魏和蜀國對抗時期,張郃最擅長的,也是打出最為亮眼戰績的時候,都是領數萬大軍作戰之時,這說明張郃領軍的能力,遠大於衝鋒陷陣的本領!
    而張遼則是情況完全相反,從後世戰績來看,張遼堪稱衝鋒陷陣一等一的猛將,無論是白狼山斬殺蹋頓,還是合肥八百破十萬,張遼都是身先士卒,親自衝鋒奠定勝局的猛將典
    但相對的,張遼打的過仗中,沒有做為大軍主帥布陣取勝的經曆,其最適合發揮能力的場景,都是領著一兩千人衝
    仔細思量之下,袁熙認為,雖然張遼比張郃的職務要高,但領兵數目的情況卻要反過來,這才最適合兩人發揮長處,其他如高覽淳於瓊等人,也有類似情
    想通了這一點,袁熙豁然開朗,他親自召集將領,說了自己的安排,同時承諾這種做法若有差池,皆由袁熙一人承
    袁熙在將領之中的威望很高,畢竟這些年的戰績,都是他親臨前線打下來的,所以他的做法得到了麾下將領的理解和支持,於是這次冀州之戰的將領安排,便出現了讓曹營完全沒有意料到的詭異狀
    其直接的體現,就是曹真虎豹騎遇到張遼的幽並鐵騎,在短時間內便落於下風,麵對張遼的決絕衝陣,虎豹騎死傷慘重,曹真見勢不妙,隻得命令虎豹騎退走,自己則是拚死斷
    張遼一路追了百十裏,看到快要接近曹仁本陣,唯恐敵人有埋伏,方才去找高覽會
    那邊曹真逃回曹仁真營寨中,報說了情況,曹仁聽了更覺不妙,因為曹真和張郃交手的這幾天,曹仁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有從高覽那邊討得半分便
    曹仁心道高覽難道是這麽難纏的人嗎,以前沒聽說此人這麽厲害啊?
    而且為什麽很多將領被曹軍擊敗後,逃到袁熙那邊做了將領,就像是變了個人一樣,越發難對付起來,到底凶虎做了什麽?
    曹操給麾下將領傳授孟德新書等兵法,那是曹操本身就有極高的軍事才能,而那凶虎長處是守城,兵法上遠不如曹操,他難道也能效仿曹公,傳授部下兵法嗎?
    曹仁隻猜對了一半,袁熙麾下將領的兵法,自然不是袁熙教的,袁熙雖然有後世經驗,但適合帶領這個時代士兵的,自然是學過這個時代兵法典籍的
    他選擇傳授給將領兵法的人選,是諸葛
    諸葛亮天資聰穎,且所學龐雜,又能融會貫通,所以其投到袁熙麾下時,袁熙便讓手下謀士郭嘉沮授等人書寫自己兵法心得,讓諸葛亮學習領
    諸葛亮在吸取了眾多謀士所長後,將其去蕪存真,精簡化用,著手書寫自己的兵書心得,即兵法二十四
    雖然這幾年下來諸葛亮事務繁忙,這部兵書並沒有寫完,但寫成的部分都讓袁熙手下將領學習討論,讓其在排兵布陣上有了長足的進
    這便是為什麽這幾年袁熙將領能和曹軍將領分庭抗禮的緣故,相比之下,江東那邊依靠的是幾個核心謀士,但這條路子被袁熙挖斷之後,江東便再也沒有了能走通的
    而眼下曹仁和高覽交鋒數日後,便知道遇到硬茬了,曹仁也是應對有方,他見既然不能速戰速決,便采取守勢,向鄴城報信的同時,開始搜集周邊幾支友軍的動
    但之後傳來的消息,卻讓他覺得大大不
    要說自己和高覽是平分秋色的話,夏侯惇那邊卻是局麵陷入了劣勢!
    夏侯惇運氣相當不好,他遇到了是袁熙手下最善於帶領大軍的張郃,而且張郃的前鋒還是徐
    作為防守鄴城最重要的中路,夏侯惇被放在這裏,其實按照曹營的預想,他的壓力反而可能是最小
    一方麵曹營認為袁熙軍兵力居於劣勢,所以不太可能從正麵突入,相反兩翼的壓力要更大一
    左翼的曹仁軍,一方麵要抵擋常山通道的袁熙軍,還要防備黑山通道,等於是一軍把守兩個方
    而右翼的曹洪軍,則是要應對水陸兩麵夾攻,雖然有掘河之策,但稍有不慎,便會作繭自縛,壓力也是極
    所以夏侯惇這三萬軍,最初設想之中,是起到坐鎮中路穩定局麵,策應兩路的作用,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袁熙那邊拿出了相應的兵力正麵對決,一副平推鄴城的姿態!
    這三路同時交戰,雙方交戰人數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雖然曹軍稍多,但袁熙那邊也至少有七八萬人,為曆年之最!
    這仗一打起來,夏侯惇等人就知道形勢不妙,連忙向鄴城報
    曹操得到消息後,馬上派出曹休領軍數千虎豹騎,北上去相助曹仁,若能擊退敵軍,再合軍一起攻破地方中軍的張郃,以圖同時平定兩
    曹休領兵出城後,曹操對謀士們歎道:“凶虎這次動員的情況,大大出乎我意料”
    “其每一路出動的兵力,都和我這邊的布置相若,這說其明顯是放棄奇謀,而是選擇正麵打消耗戰”
    “這自然是比拚兩邊的底蘊,拖得越久,對我也是不利,所以接下來,要想辦法奪取先”
    “但是!”曹操聲音帶著一絲惱怒,“兩方兵力相若,絕對不是巧合,這說明凶虎出兵前就知道了各路的布置!”
    “而我這邊呢?”
    “誰和我說過凶虎的詳細兵力布置?”
    荀攸暫時統領冀州這邊的校事府,他隻得出列道:“是屬下辦事不力所”
    “但冀州確實有很多袁氏殘黨心向凶虎,鄴城也是如”
    “屬下這就去城內搜查有嫌疑之”
    “免了!”曹操沒好氣的揮了揮手,“我一路走來,這種事情還見得少了?”
    “台麵下麵的手段終究還是小道,戰場上打贏就行!”
    “這次我想取得先機,凶虎也是如雙方不謀而合打了個均勢,下麵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而是要主動出擊了!”
    眾人紛紛出聲讚同,然而曹操說完這句話後,便沒有下文
    一開始幾個掾屬還沒反應過來,傻愣愣看著曹操等其發話,但很快幾個反應快就知道不對了,荀攸當即就要張口說
    他自然想得很清楚,曹操這是在考驗眾臣能否能提出有用的建議,以此看誰能擔當大任,結合還未定立的世子,以及曹操每況愈下的身體,這很有可能是和選拔托孤之臣有關的!
    所以荀攸當即便要出列發話,但他剛要舉步,卻發現對麵的鍾繇低頭閉目,一副事不關己的模
    荀攸當即就覺得不太對了,鍾繇不想成為托孤大臣嗎?
    要知道這位置異常重要,占一個少一個,可是決定了將來朝堂間的勢力啊?
    荀攸突然間身體微震,似乎想通了什麽,當即悄悄縮了回去,也學鍾繇一般開始裝
    他不發話,自然有發話,當即有人站了出來,說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阻據凶虎軍攻”
    “但其中的關節不在冀州,卻在青”
    此話一出,眾人都是一怔,這是什麽道理?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