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道不同不相為謀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A+A-


    得知吳三桂前來投
    劉逸一時有些心塞,心說這是什麽情況,自己收了一個大漢奸尚可喜還不夠,難道還要再收個大漢奸吳三桂?
    回頭再收幾個漢奸,到時候自己在皮島一升帳,左邊尚可喜,右邊吳三桂,旁邊洪承疇,後麵再來個祖大壽,四大漢奸全部被自己收集齊了,想想那畫麵都刺激,就是那個時候自己恐怕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
    發現劉逸沒有說話,吳三桂小心的抬起頭看向自己的偶
    隻是打破僵局的並非是劉逸,而是旁邊擔架上的孫
    “三桂是你!你怎麽來這裏了,還要去皮島?你不要前途了?劉將軍送你的那可是一千五百多的首級啊!”
    孫諫和吳三桂是認識的,對於這個小兄弟孫諫十分欣賞,隻是他不理解為何要自毀前程,去拿勞什子的皮島,就算皮島能打又能怎樣?那點品級到了京城人家都不會正眼瞧一
    吳三桂知道主角是誰,並未出聲回答孫諫的問題,雖然他也好奇孫諫怎麽會在這
    一臉尷尬的劉逸終於反應了過來,兩隻手分別扶起兩兄弟,道:“三桂兄弟你先起來,咱們慢慢說,還有你和孫將軍認識?”
    有了劉逸的詢問,吳三桂這才說道:“家父孫將軍是舊相識,早年間常去家中做”
    “原來如此,我是在遵化城下找到的孫將軍,我雖然有心邀請,不過終究是流水落花,前麵遇到衛所便將其放”
    這話原本的意思是人家看不上我,一會就給送走,你確定要跟隨麽?
    可這話到了吳三桂的耳朵裏就變成是,老子做好事不圖回報,對劉逸的敬佩又多了一
    隨即劉逸又問道:“你們兄弟是真心想要和我去皮島麽?”
    祖澤清並不知道其中原委,隻是被他爹祖大壽派出來的,所以並未答話,吳三桂卻是趕緊站直了身體,鄭重的說道:“自然是真心,此話天地可鑒!”
    這時候再也忍不住的孫諫還是問道:“三桂,你在關寧軍中前途不可限量,去了皮島豈不可惜?”
    被這樣一問,吳三桂正色道:“孫叔叔,人各有誌,隻要能跟隨劉大哥,就算是一輩子做個小兵我也願”
    有了吳三桂的表態,祖澤清和後麵的二十騎兵也紛紛表了忠
    劉逸正愁手下沒有能用之人,未來的大漢奸就大漢奸吧!至少現在還不是,先對付用著吧!便點頭答應了下
    留下吳三桂劉逸也是無奈之舉,手下的那些人,能用的信不過,信得過的沒幾個,能力又太
    至少吳三桂能在短期內緩解自己的這方麵的壓力,忠心問題就要看以後事態發展
    劉逸安排吳三桂兄弟二人暫且照顧一下孫諫,自己則是繼續指揮軍隊前
    看劉逸走遠了,孫諫再次歎息道:“三桂啊,多可惜啊!白瞎了仕途!”
    “不可惜,跟著劉大哥不會缺這些”
    吳三桂卻隻是笑了笑,他的野心孫諫理解不了,就像是孫諫一心求官的心思吳三桂從心底裏看不起一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如豬狗一般活著?
    瞥了一眼劉逸遠去的方向,孫諫咂咂嘴:“跟著他?又不是文官!朝廷裏又沒人,跟著他,你一年俸祿就得少好幾百兩銀子,你還小,等你到了我這麽大的時候就知道後悔了,咱們帶兵的那命去拚圖的啥?不就是為了往上爬,求個穩定麽!”
    對於孫諫的話,吳三桂是真的聽不進去,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
    其實孫諫這種人的叛變速度要比吳三桂這種人容易太多,吳三桂是當了大漢奸,可是他真的是掙紮過的,隻是影響力太大,而無數孫諫這種人,他們不會在意誰當政,不管是誰,隻要給他榮華富貴和權力,他就願意跟
    這種人隻求個人利益,毫無廉恥,宣誓不過是為了向上爬,閹黨勢大他就會去宣誓加入閹黨,閹黨垮台,他就會馬上轉入東林黨懷抱,同樣的宣誓效
    正是無數孫諫這種人,才導致中原被異族入侵的那麽容易,這有些說遠
    且說樂亭縣令得知皮島軍到來,帶著官差衙役,又動員了全縣百姓出來迎接,一直在雪地裏等了一個多時辰,皮島軍才到
    縣令樂嗬嗬的迎了上來,不斷地說怠
    原本明朝是重文輕武,武官在朝廷上地位很低,隻要不是實權將軍,縣令還真不怎麽待
    可這次不一樣,人家不僅是剛剛打敗了建奴,朝廷都要依仗,更重要的是人家錦衣衛出身,自己一個小小的縣令怎能不小心接
    對於樂亭縣的招待,劉逸並未接受,隻是將孫諫留了下來,讓其照顧一段時間後送至附近衛
    縣令趕緊點頭答應,隨手招呼身邊的人馬上去落實,自己則是一直弓腰笑臉陪
    或許從秦朝之後,這種風氣就沒變
    孫諫被送走的時候,劉逸並未去送別,吳三桂也沒有去送,他們兩個都不喜歡換這個
    隻有祖澤清迫於表哥吳三桂的命令去送了一
    即便是這個時候孫諫還在勸說兄弟倆不要誤了自己的前程,還吐槽祖大壽做事不懂分寸怎麽能做這種事
    要說當了一輩子官的人,他完全理解不了祖大壽的心思,隻是他心中羨慕這兩兄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又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感到幼
    其實他也擔心,以後皮島劉逸真的一飛衝天,那時候這倆兄弟前途無量,這是他能夠預見到一絲,卻永遠也不敢
    穩定、多拿少幹沒壓力才是他的初
    要不是倒黴催的沒有混上文人功名,他才不會當武官,這是他父親給他安排的路,他也喜
    所以,每當看到有人對自己一輩子最大的榮譽在體製內穩步往上混的人生而感到不屑時,都會化身長舌婦,不停地說仕途的
    說白了就是一種骨子裏的不自信和自大的雙重糾結,這種的無知與傲慢是骨子裏的,一輩子最大的成就便是吃上了朝廷的鐵飯
    穿過縣城,劉逸直奔當初登陸之處,他們當初在船上留了人,都是尚可喜的心
    幾條大船依然在此處停泊,看到有人來到船員確認了是劉逸一行人趕緊將船靠了過
    前些日子其實就有登州水師的艦船發現了他們,前來盤查之時,隻說是皮島去救援京畿,當時事態緊急,登州水師便沒有為難他
    到了後來袁崇煥下獄,皮島軍大放異彩,登萊巡撫孫元化還專門派人送去了糧食和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