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攻略朝鮮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A+A-


    李倧將崔鳴吉和金自點留在了皮島,自己則是再次上船,趕往大明京
    即便是對曆史多有熟悉的劉逸,對這兩個人也沒什麽印象,主要是誰又會為了這種小國人物浪費腦細
    依然打著皮島軍事重地的借口,這兩個人也沒能上島,劉逸安排人在碼頭臨時搭建了一座大帳,足有百平,倒是夠
    就在這座軍帳中,劉逸講述了他的全部計劃,首先對金自點說道:“金大人,你的責任最為重大,朝鮮是否能在死中求活全在你一人身上,隻要這事做成了你就是朝鮮曆史上最大的英雄!”
    金自點不住地點頭,表示國王對他恩重如山,必然以死效力,
    在劉逸的計劃中,金自點要盡快通過自己的名望身份拉起一支隊伍,並且主動投靠阿敏,必須要帶上足夠的人馬,否則阿敏必然不會重
    金自點要在最短時間內爭取阿敏的信任,同時大力吸納那些真心投靠建奴的朝奸,將這些人單獨編隊,送到崔鳴吉的包圍圈,給處理
    而崔鳴吉的任務就簡單的多,他是朝鮮的宰相,門生故吏遍布朝鮮,影響力巨大,隻要不斷地壯大和在大山之中進行遊擊作戰即
    同時隊伍中有不聽話的則是給金自點當點
    劉逸也承諾,在必要時刻會給予二人幫
    此外,劉逸又安排了如何私下聯係的方法,這才將二人送
    做完這一切,剛好想起溫體仁的信使還沒回去,便趕緊讓人叫住,自己找來胡良輔代筆,又寫了一封信,一同送去京
    做完這一切,他再次叫來胡良輔道:“胡部長,你是否有辦法將消息傳到黃台吉的耳朵裏?”
    “啊!”這種敏感的問題嚇了他一跳,趕緊問道:“將軍是要作甚?”
    “我就是想讓人將阿敏在朝鮮建立滿八旗,意圖不軌的事情送給黃台吉,能做到麽?”
    胡良輔聽罷,思索片刻,果斷的抬頭道:“能做到!隻是阿敏不是將軍的盟友麽?如此做阿敏實力受損,皮島也會受到影”
    “能做到就去做,我自有打”
    “是!”胡良輔敬禮後退了出去,走出了大門回頭看向劉逸的居所,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他有些看不懂,這番操作到底是為了什麽,但是他知道這個老六算計人的時候想來是吃人不吐骨頭,也不多想下去落實去
    時光飛逝,轉眼又是半月,皮島由於靠海,氣候溫暖濕潤,已經有了許多的盈盈綠意,這段時間劉逸忙的腳不沾地,每一處都需要他親自監督,隻在晚飯時會抽出半個時辰陪溫詩韻聊聊天、散散步,二人的關係自從上次書信事件後飛速升溫,除了最後的那一層大防,該做不該做的都做
    隻是劉逸這段時間太忙,每時每刻都在和曆史的車輪以及死亡賽跑,作為刀尖上的舞者,他總是擔心自己走不到最後,反而害了溫詩
    作為這個時代的女子,溫詩韻也不好明問,隻是每日都在期待晚飯,有時為了晚上能在劉逸麵前多吃一些,還會一天不吃東
    畢竟這年頭好生養可不僅僅是普通老百姓的審美,武將中也流行豐腴審
    小丫頭一直覺得自己太過於瘦弱,怕劉逸不喜,後來在劉逸的每日誇讚中也尋到了自
    要說溫詩韻的身材在劉逸眼裏那真的是沒話說,一米七二的身高,體重還不過百,身材比例極佳,兩條長腿雖然總是藏在裙子下,卻總是能夠吸引劉逸的目
    再說書信比李倧提前數日到了京城,溫體仁得知皮島回信,立刻叫來轎子鑽了進去,隨著轎夫抬起轎子走向皇宮,這時候才小心的掏出信
    用力的碾了幾下,頓時露出一個會心的笑
    打開外麵的信封,裏麵是另外三份書信,第一個信封寫著‘呈兵部’此外再無一個多餘的字,溫體仁知道這是給朝廷
    第二封寫著‘大父親啟’,落款是溫詩韻,溫體仁又拿出第三個信封,上麵寫著‘溫公親啟’落款寫的是劉
    看到這幾個信封溫體仁不由得皺眉,心說莫非是那小子沒看上自家孫女?為何言語這樣客氣!早就知道武人喜歡豐腴女子,可揚州瘦馬一樣聞名天下,當然這主要還是在讀書人中流
    出於對投資結果的急迫,他先是打開了溫詩韻的信,隻是簡單地掃過一遍他就有九成九的把握,自家的小白菜已經讓劉逸那頭豬給拱了,可書信中卻沒說成親的事情,心中隱約有種不好的感覺,或許這單生意真的要賠
    趕緊打開劉逸給他的信,上麵的內容則是一句都沒提溫詩韻,全部都是朝鮮國王的事情,對此溫體仁先是有些不快,可馬上就醒悟過來,其實這樣的人才是值得投資的,要是腦子裏都是兒女情長,倒是不值得投資
    劉逸在信中直接說明了他已經在朝鮮布局,很快李倧就會求助朝廷下達軍令讓皮島出兵,希望溫體仁能夠幫助運作,盡可能的拖延這件事情的發生,等朝鮮布局穩妥才是出兵的時
    放下手中的信件,溫體仁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猛然他眼睛一亮,想通了許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劉逸並未將其當做外人,那麽說,自己的投資是有結果的,這比任何事情都讓他高
    至於朝鮮的事情,說心裏話他是不在意
    從懷裏掏出火折子,將兩封信件燒掉,靠在轎子裏,開始了閉目養神,後麵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
    這段時間京城發生了許多的大事,崇禎用一係列人們看不懂的操作處理了許多的事情,讓本就彌亂的朝廷又蒙上了一層煙
    先是升滿桂為山海關總兵,鎮守山海關,升孫祖壽為山海關副總兵,申甫帶領本部兵馬移駐永平,兼轄薊鎮八
    對於敗軍之將的封賞,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可崇禎一意孤行,這一次即便是老成持重的孫承宗竟然也沒有反
    而申甫的任命就更離譜了,一個布衣將軍,竟然僅僅用了半年就做到了這個位置上,他的位置是曾經趙率教的位置,可以說山海關聽不聽話完全看
    因為這個位置剛好卡在山海關的嗓子
    倒是有不少精明的大臣想通了一些關鍵,皇帝已經不信任關寧軍了,擔心這群人將山海關送給建奴,所以才派其他人坐鎮山海關,可是為什麽是兩個敗軍之將,這就讓大多數人想不通
    也有人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和皮島有過近距離接觸的將領都得到了升遷,隻是這種猜想並未受到大多數人的接受和認
    對於原本的關寧軍,所有士卒賞俸半年,等戶部的錢款撥過去就可以發放,當然這對於國庫能跑老鼠的大明來說,就是個空頭支
    最迷惑的是對關寧軍的處理,祖大壽被追究擅自離開京畿,置京畿安危不顧,又因為長城阻擊有功,然功過不能相抵,降級處理,前往寧錦一線鎮守,其他將領功過相
    這種迷幻的操作,別說是朝廷大臣看不懂,就是祖大壽都懵了,他沒想到一切都被劉逸和吳三桂說中
    自己一切的布局都是那麽天真與可
    除了這些事情,最大的事情就袁崇煥經過三堂會審,被判淩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