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西北現狀
字數:3254 加入書籤
聽陳新甲的分析之後,崇禎沒有理解上去,陳新甲也發現自己在工坊的這段時間裏看人下菜碟的本事有些退
就崇禎皇帝那有限的腦子怎麽可能理解自己的話,過去他都是將問題拆散了揉碎了才跟崇禎說,就是怕他聽不懂,崇禎懂了他還得裝出一副震驚的模樣,然後說陛下聖明自己還沒說完您就聽懂
和淺薄之人切忌說太過於深奧的
整理了一下思緒和語言,隨即陳新甲隻說是自己在工坊時間太久了語言表達能力有些退步,然後開始了解
在他的分析裏,劉逸現在占據山海關之後,馬上就散播要大婚的消息,顯然是刷存在
說到這裏他明顯頓了一下,隨即表示劉逸的影響力和名望其實是不缺存在感的,那麽劉逸這麽做必然是因為某種需
而這種需要是對他非常重要的,至少也是足夠讓其投鼠忌器的事
崇禎耷拉的眼皮,沒好氣的道:“他娘和妹妹都在京城,剛封了誥”
陳新甲大驚失色,這種事情崇禎親自對他說,除了自己出不去無法將消息傳播出去之外,隻有一個可能,崇禎急了!同時他也想明白了劉逸為什麽要做這些
他馬上表現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進而說如此的話,那僅僅一個大婚還遠遠不
現在他要的是鋪墊,讓人們都關注他,然後突然發難,打一場震驚世人的大戰,有了這一戰之後,婚禮將會是空前的,當他的名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後,才能反向挾製朝
說到了這裏,他話語明顯卡頓,小心的看向皇帝,有些話他不知道該不該
崇禎自然是看出來了,他已經被陳新甲的這些話弄得腦子不太靈光,也沒多想,就是皺著眉讓他有什麽話一起說了就
陳新甲借著往下說起,劉逸的名望一旦過大,自然會有無數趨炎附勢之徒主動為其造
說到這裏陳新甲又不敢繼續往下說了,崇禎已經是麵色鐵青,道:“繼續說朕恕你無”
“到那時...到那時一旦有人提出帝星暗淡,或者雙日同天的話......”
陳新甲又閉嘴了,說到這裏已經夠
說實話這些事情劉逸自己都沒想到,而陳新甲分析的也的確是一種可
崇禎走了,帶著無限的擔憂走了,他在心中告訴自己,劉逸在他便永無寧日,相比於建奴和賊亂劉逸才是心腹之患!
在走之前,崇禎要求在場的所有人都要管控起來,如果今天的對話有一個字流傳出去就誅陳新甲的全家,之所以沒有帶上王承恩是出於絕對的信
回到皇宮之後,崇禎把自己鎖在了屋子裏,誰也不見,他陷入了惶恐之
陳新甲說的話並非是危言聳聽,曆史上也出過許多次類似的情況,譬如王莽,或許他從未想過篡位,可是那已經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了,下麵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會瘋狂的推著他上
有些事情可以找內閣商量,有些事情卻不能與人說,直到第二天早朝崇禎才一臉頹相的走出來去上
陳新甲的話就猶如一道魔咒讓他揮之不去,整個早朝都是心不在焉
退朝以後不少大臣打探消息都被王承恩擋了回去,不久之後工坊中的陳新甲接到了聖
讓他馬上組建一支炮兵隊伍,至少要有一千門火炮,更是直接從內敞拿出了最後的一點銀子用於火炮的製
陳新甲得知後心頭一顫,他知道自己的話惹禍
隻是這個禍事會演變成什麽樣他也不知道,更不敢猜
而遠在西安府的孫承宗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平定西北賊亂,多次向朝廷討要火器,隻是都被拒絕
這讓孫承宗鬱悶的身體狀況愈發的嚴重,他不理解當初定好的方略為什麽不能落地,既然山海關已經讓劉逸去守了,那麽朝廷在東線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原本準備給山海關的武器裝備為什麽不能先給
入冬以後,賊頭高迎祥完全聽從宋獻策的建議,對西安府周邊的城鎮逐步蠶食,搶奪地方地主豪強的儲糧一部分發放給當地百姓一部分帶回陝
若隻有這些孫承宗也不會很在乎,可高迎祥卻將‘不納糧’的政策給落地了,隻要是義軍的控製區百姓的收成全部歸自己所有,唯一的要求就是青壯要參軍,並且由家人供
士兵在戰場上立功就可以提拔,不看出
這是秦朝的軍隊製度,即便是兩千年以後再用依然有效,又將軍隊中原本的老弱病殘全部剔除,該去種地的種地,該去做工的做工,極短的時間內高迎祥的隊伍在數量和質量上得到了雙重發
行走在陝北的曠野上,宋獻策的嘴角都噙著
當初劉逸教他的東西在陝北都一一派上了用場,讓他對劉逸更加的欽佩,要知道當初他雖然下了決心接下這個任務,可他真的心中沒
可劉逸卻早已幫他規劃好了,可以說他現在的所有成績都是劉逸給他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也讓他經常夜不能
擁有一個比謀士還要高深千萬倍的主公是謀士的悲
而在西北的時間越久他對劉逸的可怕就認識的越深刻,神鬼莫測的算計以及洞察世間萬物的敏銳,或許劉逸需要的並不是他,而僅僅是一個忠心、聽話、執行力強的
這個人可以是他宋獻策,也可以是任何一個張三李
就向劉逸當初和他說的那樣,西北賊亂從來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大明的土地完全能夠養活所有的百姓,隻是有人不給百姓留活
而不給百姓留活路的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地主士紳的無數
因此他才不願意跟朝廷同流合汙,希望建立一個大同社
西北因為有了高迎祥和宋獻策,許多百姓終於不用餓著肚子度過這個冬天和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