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朝廷的選擇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A+A-


    作為第一次昭告天下的北伐,劉逸的行動牽動了各方關
    朝廷中的各個派係也是如此,其中以內閣首輔周延儒為首的派係聯合了東林黨,均在建議崇禎在此時用
    有人提議趁機加大對亂賊的壓製,也有人提議背後偷襲山海關,從而奪取對外主
    他們之所以突然聯合在一起,自然是為了將八大漢奸商人的壓力向外轉
    周延儒一派則遊走其間,推動對亂賊用兵,從而避免劉逸腹背受
    辯證法雖然是後世才出現的詞匯,可實際上務實的古代中國人早就在踐行這一理
    矛盾的轉化被這群精通權謀的社會精英玩的早已是爐火純
    在朝廷中各個勢力的推動下,崇禎拿不定主意,便想到了陳新
    正在神兵坊研製迫擊炮的陳新甲被召入宮中之後,崇禎也不廢話直接將現在的情況說
    “朕意欲對亂賊再次用兵,卿以為如何?”
    對於崇禎的直接詢問,陳新甲當即陷入了沉思,他已經遠離權力中樞太久,許多信息都需要一點點的重頭串
    良久之後,陳新甲抬起頭道:“陛下!此時對亂賊用兵有三點好處,最終決斷還需陛下乾綱獨斷!”
    剛開始崇禎還覺得這次沒找錯人,可後麵的一句‘乾綱獨斷’崇禎便有些煩躁,他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句話,因為這便是斷了他甩鍋的後
    “好處其一,各方均在關注北伐事宜,亂賊是一樣,可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又能吸引各方目光,削弱劉老六的受關注程”
    “好處其二,此次皮侯在張家口獲得大量錢財,可令戶部進行追討,山海關必然不允,其中隻要進行拉扯,便能拖延遼東軍餉,這筆錢可先用於西”
    “好處其三,是練兵,如今看來,我朝廷有百萬大軍,可為何卻屢屢敗於建奴,即便是西北亂賊也始終無法剿滅,其關鍵在於兵製冗餘,養了太多的廢物,吃空餉更是屢見不”
    說完三點之後,陳新甲也算是打開了話匣子,看到說兵製的問題時,崇禎明顯眼神一凝,於是借著解
    “臣聞,遼東原有各級將士近十萬,後經劉老六改製,所留者不過兩萬五千餘,可見其中水分,西北亦是如此,供養軍隊過多,又都是老弱殘兵和空餉,作戰反而多依賴於將領蓄養的私”
    說到這裏,陳新甲抬頭看了看崇禎的臉色,好在經過了這些年的曆練,這位皇帝還算是練出了一些沉
    陳新甲便繼續往下說道:“可如今之事,朝廷主動精簡軍隊已不可能,地方官員為了處理災民和流民,便將其編入軍中,各級將領幾乎沒有依靠戰功平定,幾乎都是走關係,底層士卒殺敵無功,各級將官安坐後方,坐享其成,如何有戰力?”
    “將領為了有錢蓄養私兵則不斷加大空餉份額,往往十多個空餉方能養活一個私”
    王承恩在一旁聽得越來越是心驚,又看到皇帝也在不斷地點頭,趕緊訓斥道:“大膽!陳新甲,你休要繼續胡言!”
    他的驚慌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年頭有腦子有眼光能看出問題所在的人不少,為什麽沒人去說,因為有些事情就算是知道了你也改變不
    即便是皇帝也不行!如果崇禎一上頭真的開始搞什麽兵製改革,下麵的大臣還不翻了天,他是為了崇禎的安穩而訓斥陳新
    陳新甲知道自己說多了急忙低下
    崇禎卻擺擺手,讓陳新甲繼續
    此時的陳新甲,由於和官員的接觸少了,和匠人的接觸多了,政治敏銳性也降低了許多,經過王承恩的嗬斥,還是沒能找到一些狀
    “陛下!臣的意思隻有一個,既然處理不了這些無用之軍隊,不如讓他們去打,瘋狂的去打,不行的該死就死,留下的便是精銳!”
    王承恩看著眼前的這個愣頭青,心中恨得牙根癢癢,他可是將不少的河北老鄉都插進了軍隊中,此時陳新甲的這個建議,簡直是要了他的老
    可不得不說,這的確也是救國的一劑猛
    崇禎沉吟許久後才說了一句:“好了你先下去吧!”
    陳新甲如蒙大赦,急忙退了出
    “陛下!陳新甲之言......”
    他還沒說完一句話,就被崇禎打斷
    “王大伴下旨,讓洪承疇猛攻亂賊控製區域,派出監軍,如實統計戰損,戶部全額撥”
    王承恩心中暗暗歎了口氣,還是將聖旨寫完,崇禎看過沒有問題,這才蓋上了大
    另一邊,劉逸也帶領大軍進入了察哈爾草
    他的斥候和奧巴的斥候也早已相遇,雙方算是明牌打這一場會
    奧巴由於不滿兒子滿珠習禮的表現,已經讓其返回格勒珠爾根城,他自己帶領大軍與劉逸決
    當然或許他也存著保存火種的心思,畢竟這一次,作戰的主力還是察哈爾軍,科爾沁主力不過是兩萬餘
    兩軍相距三十裏時,奧巴的信使到來,將一份戰書送到了劉逸手
    打開戰書,上麵是用這蒙古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書寫的,不需要翻譯便能看
    直接相約三日後決戰,劉逸讓眾將士傳閱戰書,他則是打開了地
    奧巴約定的位置位於後世的錫林郭勒北部,那裏有著大片的平坦草
    由於氣候變化,草原西方荒漠化越發嚴重,蒙古統治重心不斷地向東遷徙,到了明末,林丹、奧巴這些蒙古首領都出自東北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了蒙古人騎兵戰術的退
    成吉思汗時期,無敵天下的蒙古騎兵終究成為了曆
    當然,為了更好的生存環境,向東遷徙,這無可厚非,進入山區,慢慢的忘記了曾經引以為傲的騎兵戰術和訓練方法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隻是這個時代,蒙古人依然沉浸在成吉思汗的無敵光輝之
    三日後,兩支賭上了許多的軍隊,終於在還不屬於自己的草原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