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亂賊內鬥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有了糧食的洪承疇整個人都淡定了起來,在布置戰術時也從容了許
混十萬本就是流寇中的下品,沒有什麽組織紀律性,搶糧食的行動失敗以後,士氣就有些
這時候如果馬上轉戰山西,其實還有活路,隻是他們並沒有意識
朝廷的戰略非常明白,就是將亂賊控製在西北,絕對不許亂賊進入漢中,所以向南是沒有活路
為了在入冬之前求得一線生機,他決定再次去攻打李自成的根據
在他看來,現在能救他的隻有李自成,可李自成不願意收留他,那麽他就要逼著李自成收
而混十萬的所有動向都被洪承疇掌握,口袋陣也已經布置完
這次,洪承疇要的不僅僅是混十萬的命,他還要重創李自成!
作為這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洪承疇當然知道李自成的危害,之前他受困於糧食問題,幾次去攻打李自成,都半途而廢,這次糧食總算是富裕了,又有混十萬在,他已經有了完整的計
“大人,差不多了,是不是開始動手?”
部下曹變蛟小聲詢問
洪承疇心中盤算了一下,點點頭,道:“好,動手”
曹變蛟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著一隊人快速向西北而行,沿途隊伍還不斷的放聲高
遇到有樵夫或者行人之時還有意的議論,隻說是這次收服了混十萬,讓他們打頭陣,這次定要滅了李自
曹變蛟向西北深入,看任務完成,當即帶領人馬進入深
這消息沒多久便傳到了李自成耳
聽聞混十萬被朝廷收編當做先頭部隊來打他,當即慌了神,馬上找來宋獻策問
可這種情況宋獻策也沒有什麽辦
“軍師你說啊!這到底該怎麽辦呢?”
想了許久之後,宋獻策這才咬著嘴唇道:“闖王,這消息是從官軍口中傳出來的,不管真假,都要當做真的來對待,學生所見,應馬上集結大軍,同時做好一些準”
李自成此時也是沒什麽好對策,又派人去給張獻忠送去書信,表示兩人雖然分家,不過於情於理,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這時候自己敗亡,他也好不了,希望張獻忠派
收到書信之後,張獻忠也不敢怠慢,隻說是一定會出兵相助,兩家就是分了家也是親兄弟,隨即便讓信使返
就這樣,西北最大的起義軍根據地,忙碌了起
許多正在地裏幹活的莊稼漢子被征召入伍,準備接下來的一場大
混十萬這邊帶著士氣低落的十來萬人,已經是糧草耗盡,來到根據地外圍就開始尋找根據地的村落,準備尋找糧
可是連續找了許多村落,都沒有發現一個人,沒有發現一粒糧
無奈之下隻好繼續深
洪承疇的暗探不斷地將混十萬的消息傳
可以說,在這場三方角逐中,三家呈階梯狀的差距非常明
隨著混十萬的繼續深入,他也發現了一些不對勁,可這時候他要是想要去其他地方打秋風,已經不可能,隊伍裏馬上就要出現人吃人的情
更為關鍵的是,他那十幾個懷了孕的女人,還有他兒子那幾十個懷了孕的女
這是他們家族延續的火種,可不能出問題,一定要讓李自成收留自己,實在不行,他寧願屈服一切條
李自成這邊,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消息,尤其是他的斥候還發現了官軍的蹤
種種信息對照之下,他也相信了洪承疇放出去的煙霧彈,以為混十萬是投了官軍,拿他當做投名
沒有半分猶豫,當即便將大軍派了出去,宋獻策則是主動請纓,跟隨出
在一些險要之處設置滾木礌石,這對於宋獻策來說,並不算什麽難
混十萬越走越覺得奇怪,沿途的不少村莊,炕還是熱的,就糧食和人沒
隱約間,他感覺事情不對勁,可現在情況也隻能是硬著頭皮
倒是他的兒子急了,來找到混十萬道:“父親,不能繼續深入了!這要是有埋伏咱們就全完了!”
“那你說怎麽辦?我那幾十個還沒出生的孫子怎麽辦?”
被混十萬一問,他也啞火了,低著頭不說
就在此時,兩邊山上突然出現大隊人馬,用力的將石塊扔下,頃刻間便有大批的人馬倒
宋獻策看著這場麵撇撇嘴自顧自的說道:“還是太窮啊!這要是一輪火炮下去,這仗就結束了,就算是箭矢管夠也好啊!”
他雖然這麽說,更多的卻是想念劉逸,現在誰都知道,劉逸的軍隊富得流油,軍人糧餉超高,武器又天下無雙,箭矢人家根本就看不
那種富裕仗,誰都想
不需要混十萬命令,後麵的人知道前麵被埋伏,自己就先撒丫子跑
等混十萬下令撤退,傳令兵都追不上
跑了一會,終於跑不動了,紛紛或跪在地上、或杵著雙膝、或直接躺下仰望天空,都是在不斷地喘著粗
還不等混十萬重新集結隊伍,兩邊山中再次殺出大隊人馬,帶隊之人乃是李自成手下大將李
兩家起義軍本就是有著本質差距,此時又是以逸待勞,自然是猶如風卷殘雲一般,混十萬許多手下要麽當場跪地求饒,要麽遁入山中,還有一些則是先反抗,馬上就發現這不現實,跟著混十萬再次逃
之前一直是騷擾和小打小鬧,如今李自成終於拿出了正經實力,直接把混十萬給打怕
他一直以為,李自成就是早一些起義罷了,自己手下也有十萬人,就算是不敵,也差不了太多,如何還能怕了他?還擺譜,拒絕他的投奔,真是給臉不要臉!
可是現在他知道了,這不是數量的差距,是天塹一樣的差距!
為了斬草除根,李岩當即就要追下去,卻被宋獻策叫
“李岩將軍窮寇莫追!”
李岩知道李自成對宋獻策的重視程度,當即叫住部
“請問軍師有何指教?”
“眼下官軍所在尚不清楚,若是追擊難免被伏擊,此時,我等應當在路口紮下營寨,於山間設”
聽罷,李岩對宋獻策深深一拱,按著宋獻策的建議落實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