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科舉改革

字數:3212   加入書籤

A+A-




    趙匡胤也好,殿內諸宰相也好,一時間全都有些懵,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
    怎麽這都被人給罵了,居然還說人家說得對呢?這三大王腦子沒什麽毛病吧?
    “大哥,哦不,官家,臣弟以為,諸舉子、監生,之所以對臣參加科舉之事會有非議,非是衝著臣弟在非議,乃是在非議科舉是”
    “舉子,是衝著科舉在非議?”
    心想三弟啊,你是不是昨晚上偷偷喝酒了?
    “正是,官家,還有諸位宰相,唐末五代以來,之所以天下紛亂,民生疾苦,王朝更迭不斷,正是因為無相之”
    “何謂無相呢?”
    “隻因朝堂之上,武夫當道,朝廷雖有宰相,但宰相沒有軍功,或是能力有限,所以壓製不住滿朝的驕兵悍將,所以武夫不將宰相看在眼裏,因為相權不固,所以君權才會不”
    “而相權之所以不穩,則在於曆代君王隻重武事,而不重文治之故,文治之要,在於選材,而選材之道,當在於科”
    “臣弟以為,曆代先王對科舉的重視分明是不夠的,因為根本就不公平,各地知府所推舉的公薦之人,常有濫竽充數之流,科舉取仕,有時候更不過是走了一個形式,更別說還有那行卷”
    “臣弟以為,考生非是在非議於我,而是他們打心眼裏根本就不相信,朝廷的科舉是公平的,恐怕就算是我真的考上了進士,那些落榜之人也不會心服,那,我考這科舉的意義何在呢?”
    “所以為科舉之公平,為我考的進士的分量,臣弟鬥膽請官家改製科舉,第一,自我以後,朝廷不再受‘公薦’,第二,從本屆科舉開始,朝廷不再施‘行卷’之法!”
    聞言,百官不由得啞然,就連趙匡胤本人也忍不住的有些詫
    想了想道:“是此次考試就要廢行卷之法,還是下一屆?”
    趙光美理所當然地道:“當然是本屆開始,難道大哥你覺得憑我的才華,還需要靠‘行卷’才能當進士麽?這跟作弊有什麽區別?”
    所謂行卷,指的是宰相可以在科舉之後單獨找到某位考生,然後單獨給他出一套跟別人不同的試卷,而隻要這位出題的宰相本人覺得這位考生答得好,則這位考生就算是在正式的科舉考試之中答得狗屁不通,也依舊可以獲授進
    理論情況下,如果宰相問考生,一加一等於幾,你回答等於三,恭喜你,你是進士
    說實在的,其實直到此時此刻,趙匡胤也依舊不相信趙光美真的能考上進士,如果沒考上被擠了下去,趙匡胤還真就打算讓這趙光美考一考行卷
    反正這天下都是他們老趙家的,他們還不是想怎麽玩就怎麽玩,再說行卷這玩意本就是重名望而不重成績,這天下現在比名望,又有幾個人能比得上這位覆滅北漢的三大王呢?
    群臣也是暗暗心驚,說實在的趙光美到底能不能考上進士他們其實也沒那麽關心,這東西對人家來說就是哥倆打的一個小賭,一個小小的遊戲,進士倆字對人家來說算個屁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趙光美要爭儲啊,而且是百名車馬放到明麵上爭,爭儲,難道不需要拉攏百官的嗎?
    說白了一個公薦之權,這其實就是東漢察舉法的變種,而所謂的行卷,這玩意本質上不就是大中正麽,這玩意是屬於高級官員的福利啊!
    你趙光美上來一棍子就往白官的腦袋上削,哪有這麽爭儲的啊?!
    趙匡胤深深地看了趙光美一眼,而後點頭道:“老三……好氣度啊,準”
    他本來就打算廢掉這兩個嚴重阻礙考試公平的製度,本來,還琢磨這事兒應該怎麽辦,才能盡量少的去得罪人呢,沒成想趙光美居然趁著自己誒非議的機會給提出來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個極其合適的時
    “臣弟再請,科舉考試行糊名法和謄卷法,即,科舉考試之時,要先將考生姓名籍貫等個人信息封住,同時考完試之後,請專人找來空白紙張,將考生所答題目重新謄寫一遍,一麵徇私舞”
    “臣弟再請,凡中舉文章,無論是詩、策、論,都應該廣而張之,同時書於邸報,傳遍天下各地州府,讓考生看,也讓天下人看,如有濫竽充數者,不服名詞者,均可以上書異”
    “臣弟以為,非如此,不足以證臣弟清白,同時非如此,不可以證公平,科舉不公,則取仕何以服眾?若取仕不能服眾,則宰相何以服眾?因此,臣弟以為,官家當行此三策,以正文教,如此,才能保我趙宋國祚,綿延久”
    趙匡胤聞言,不由連連讚歎:“就憑你今日之言,也已經是一篇上好的策論了,既然你如此的信心十足,那就依你,以後我大宋科舉,沒有公薦,沒有行卷,所有考卷糊名,謄抄,所有金榜題名者的文章,詩詞,全都要張貼出去,以示公”
    “謝大”
    趙光美笑嗬嗬地抱拳算是行了禮,卻道:“我今日上朝就為這事兒,既然都說完了,那我就不耽誤你們聊國家大事了哈,我先走了,溫習功課去”
    說著又把李處耘拽了過來:“這個位置還是給”
    然後就真的不理開到一半的朝會樂嗬嗬的就走
    就連趙匡胤見狀也不禁笑罵道:“這小子,還是那麽沒規”
    …………
    不過一兩天的功夫,趙光美諫言改革科舉的消息,便在他自己的有意傳播之下至少傳遍了京城的考生和監
    能去在背後罵他的考生,一定是那種家裏沒什麽背景的,這一下卻是誰也不敢再罵他了,要說以前考試考不中,還可以說這是自己懷才不遇,這回,好像還沒什麽可說的了
    然而要說這些人有多念著他們的好,則好像也沒有,大多數人隻不過是不提他了而
    甚至還有人可能偶爾在聊天的時候仍然要算上幾句:“我輩十年寒窗,於彼輩而言則隻做遊戲,若是當真公平取仕,他又怎麽可能會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