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做飯前,先洗個鍋

字數:7812   加入書籤

A+A-


    第362章做飯前,先洗個鍋……

    讓天下富戶搬遷過來,就居住在長安城一帶,是劉徹一直都想去做而沒做成的一件事。

    故而,當初桑弘羊提出來時,他其實已經答應下來。

    後來桑弘羊死了,此事便不了了之,讓劉徹曾經很是惱火了一段日子,這下好了,楊川跳出來主動背這個黑鍋,不僅能很大程度的讓三輔之地成為天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無論財物、田畝與人口,都將前所未有,想想就挺上頭。

    而最重要的一點,卻是楊川背負了罵名,必要的時候,他還可以將其拋出去……

    ……

    對於劉徹的打算,楊川當然心知肚明。

    這天底下當皇帝的,哪一個不是這般德行?

    他之所以來一個毛遂自薦,將這件吃力不討好、招惹天下人唾罵的爛事攬下來,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決定。

    因為,這是他要噶韭菜的、很重要的一步。

    “二姨,最近錢莊上什麽情況?”出了未央宮,楊川逕直來到天府人間拜見南宮公主:“那些持幣觀望的狗大戶,還沒有什麽動靜?”

    南宮公主點頭:“錢莊裏轉的錢,都是咱們自己的錢糧。”

    “楊川我兒,下一步棋該如何走?”

    “總是這般下去,咱們其他產業掙來的錢糧,都要貼進錢莊這個吞金獸的肚皮裏去了……”

    楊川擺擺手,笑道:“錢財之物,如果不流通起來,等若是一堆廢銅爛鐵,什麽用處都沒有,反而是一種累贅。”

    “二姨,從明天開始,咱們錢莊開始大量向外麵放錢,曹襄那邊的雞鴨鵝家禽就要分給百姓人農戶、軍戶和仆役,他們哪裏來的糧食去喂養?”

    “咱們的錢糧,便借給那些人。”

    南宮公主聞言,側頭想了好幾個呼吸,略顯擔憂的說道:“我知道你的想法,無非就是想讓百姓人盡快變得富足起來,咱們錢莊生意也就水漲船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過,百姓人之所以是百姓人,便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麽根基和底子,一旦想做點事情而做砸了,便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將錢糧借給百姓人,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會不會讓他們手裏有幾個閑錢憋得慌,賭錢喝酒耍婦人什麽的,也會將一件好事變成壞事。”

    楊川伸手,捏著南宮公主的手掌輕輕撫摩幾下,溫言道:“二姨,你說的這兩件事情都可能會發生,甚至,可能還會成為一些不太好的隱患。

    然而,這人啊,總得給他們一條生路,一點希望。”

    有些心裏話,楊川沒有說出來。

    生而為人,若一開始便是百姓人,活在這世上還真是很操蛋,不僅要麵對那些權貴之家,同時,更要麵對的,則是他們自己。

    他曾不止一次的捫心自問,在漢帝國,一個毫無根基的百姓人走上人生巔峰的可能性,差不多是零。

    “二姨,你放心將咱們的錢糧借出去便是了,”楊川想了想,很認真的說道:“從心底間,我楊川不過是一個廚子罷了。”

    “而一個廚子,想要讓自己今後的日子好過,並能越過越滋潤,不是自己能掙多少錢糧的問題,而是,別人能不能掙到足夠的錢糧的,我的手藝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讓曹襄過來一趟,”楊川突然想起一事,“咱們的錢糧也不能像那些放印子錢的畜生一般,隨便放出去,然後就逼著討要……”

    楊川來了,家裏的飯食自然就會極好吃。

    南宮公主曾經笑說,楊川如今的身份有點灶神爺的意思,走到誰家,誰家的飯食便會變得好吃起來,這一點,誰都沒辦法。

    甚至,就連劉徹都曾經有過打算讓楊川入宮……

    看著桌上幾樣清淡飯食,楊川轉頭吩咐幾名小廚娘:“我二姨的身子骨遭過大罪,得多吃一點滋養溫補的飯食,回頭讓人送過來一些肉菜和藥材,另外再擬一個食療的方子。”

    然後,他轉頭看著南宮公主笑道:“二姨,這大冷天的你吃太清淡不行,咱家錢莊雖然在虧錢,可等騰出手來便會賺大錢,你這般節省也沒作用啊。”

    一句話把幾人都惹笑了。

    卓氏笑道:“公主殿下還真是為錢莊操碎了心,最近半夜起來還在算賬,恨不得給你家變出一大堆金子來。”

    南宮公主笑了笑,突然歎道:“楊川我兒,你這一番折騰真不知何日是個盡頭,你要知道,咱們幾家的錢糧,算上前段時間擠兌風潮中賠出去的利息,差不多都縮水兩三成了……”

    楊川側頭看向卓氏。

    卓氏默默點頭,看上去卻也是頗為擔憂。

    楊川沉默兩三個呼吸,笑道:“不就是一些錢糧之物吧,信不信再過一兩個月,咱們錢莊就得重新修倉庫了?”

    南宮公主溫言道:“凡事不要勉強,賠一些錢糧不要緊,你別往心裏去,好好當你的大農令,莫要讓劉彘的這一仗大敗就行。

    至於錢糧、土地,回頭我向劉彘給你討要一些。”

    楊川失笑道:“二姨,你說什麽呢,我楊川是那種賠錢貨?”

    “你們放心,真的,再過一兩個月,咱錢莊的錢財就會多得沒地方堆放,隻能找個好地方埋起來。”

    南宮公主幾人不說話了,但眉宇之間的關切之情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反而更加濃鬱了些許……

    ……

    陪著南宮公主吃過飯,楊川便來到天府人間的三層樓,與早已等候在此的曹襄見麵。

    “曹襄,一戶百姓人家,最多能借給多少錢糧,你核算過沒有?”

    一見麵,楊川來不及喝一口水便問道:“還有,狗大戶們借錢的話,利息怎麽算?咱們第一批錢糧借出去,借款周期定為多少算合適?

    是明年秋後本息一起收,還是先收利息?”

    一連串問題丟出來,曹襄都有些懵逼了:“放印子錢,可不就是半年為期限,然後本息一起結算,若是還不上,就幹脆本息一起折算成下半年的借款了?”

    楊川說了一句粗話,罵道:“我就說這兩日心裏不踏實,給你交代一件小事差點辦成壞事。

    你立刻回去,將你送了雞鴨鵝的那些百姓家總計一下,形成冊子,給他們每家每戶的錢糧,都按照你送出去的家禽牲口來核算,就譬如,一戶人家養了三百隻雞鴨,需要多少糧食、骨粉、粗鹽等,直接購置成東西送過去。

    記住,盡量不要直接給他們錢。”

    曹襄有點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說,咱們在錢糧送出去,隻能讓他們養雞養鴨養豬?”

    楊川點頭:“還行,不算太笨。”

    “百姓人窮慣了,手裏頭稍微有點錢財,不會怎麽開銷是一個方麵,另一方麵,他們可能還會被有些人給盯上,賭錢的,訛詐的,欺騙的,討要舊賬的,什麽人都會跳出來搞事。”

    “曹襄,這一次隻許成功不準失敗。”

    “遇到那種橫行鄉裏、欺男霸女的小混混,無論其家主是誰,一律格殺勿論!”

    曹襄嘿嘿笑著,使勁撓著碩大的後腦勺:“要的要的,那個狗日的沒長眼想吃一口偏食,本侯弄死他一戶口本……”

    ……

    將幾件小事安排停當,楊川終於騰出手來,準備開幹他盤算已久的大事。

    有些韭菜,該噶就噶,沒必要手軟了。

    他回到大農令,傳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對大農令的所有官吏、雜役等進行考核,一旦有不滿意的,直接讓滾蛋。

    此舉引起一片嘩然。

    要知道,在大農令這樣的要害地方,正經幹事的官吏不過寥寥幾人,絕大多數人,其實不過都是混日子的,人浮於事的情況就十分嚴重。

    楊川板著指頭算過一賬,大農令屬官三百餘人,其中絕大多數都特娘的是吃屎貨,不但不幹事,而且,還嚴重影響著別人幹事。

    以他的想法,能湊合著過渡一下自然最好。

    隻不過,前兩日丞相公孫弘老賊來過一趟,他三五聲命令下去,竟然沒有一個人敢上前給自己這位大農令主官幫腔,這種人還能留?

    於是,他在請得劉徹的默許後,回到大農令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辦公噶韭菜,而是先清理隊伍。

    “楊川狗賊,吾乃中山靖王家的親戚,你敢羞辱於我?”

    一場簡單的‘算術’考試後,大農令裏三百餘人,能留下來的竟然不過三五人,自然引起眾人不滿。

    其中一名姓劉的,便叫囂得最為歡騰。

    “你是中山靖王家的親戚?那你怎麽也姓劉?”楊川一聽這貨竟然是劉皇叔先祖的一支親戚,便忍不住多問一句。

    那貨訥訥好幾個呼吸,罵道:“吾乃中山靖王第三十九子……”

    楊川淡淡說一句:“滾。”

    嗎的,你是中山靖王還有點意思,免不得他這位大漢列侯客客氣氣的躬身施禮,順便問候一下劉皇叔的先祖;至於說你是他兒子,隻要不是嫡長子,其他的,都是渣渣。

    沒辦法,楊川太知道那位中山靖王的底細了。

    中山王劉勝,乃景皇帝的兒子,劉徹的異母兄弟,其平時唯好酒色,宮室之中養著不下七八百佳麗、半老徐娘,光是兒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女兒就更是數不勝數,以至於那一脈的翁主太多,讓景皇帝、劉徹兩名皇帝都敕封不過來,成為漢帝國的談資之一。

    在景皇帝時代,天下劉姓諸侯的日子甚為豐厚,朝廷恩養加上食邑之地的稅收、賣官鬻爵、礦上、人牲口等收入,亂七八糟下來都是狗大戶。

    可是,到了劉徹登基,一道‘推恩令’頒布下去,其他兒女比較少的諸侯王還算可以,以‘能生養’而著稱的中山王劉勝家,自然成了重災區。

    光是想想,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要分一塊封地出去,劉勝手裏還能剩下幾畝田地?不要說想要維持其錦衣玉食的諸侯生活,便是那一番明裏暗裏的兄弟爭鬥,估計就夠那老小子喝一壺了。

    所以說,你狗日的是中山靖王的兒子,又能如何?

    楊川上下打量幾眼那貨,與他腦海中那位劉皇叔相比較一番,嘴角漸漸露出一抹笑意:“既然你是中山王之後,那就沒得說,更要滾蛋。”

    “要不然,還讓這天下人以為我楊川隻敢招惹沒背景的小官小吏,不敢動真格的……”

    ……

    三下五除二,楊川便將大農令的屬官全部‘辭退’,並一紙奏章,將丞相公孫弘給告下了。

    他這一次學乖了。

    他將那一份彈劾丞相公孫弘貪贓枉法、任人非賢的奏章寫好之後,便令一名大農令屬官送到長安縣;反正他也知道,就算告到劉徹那裏,也不過就是扯皮和稀泥,屁用都沒有,索性交給長安縣,讓新任的那縣令頭大去。

    至於說公孫弘的憤怒與報複,楊川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那老賊現如今已然自身難保,大長門崔九日夜盯著他,能鬧出什麽幺蛾子來?

    所以,順便惡心一下那老賊,想想也挺爽的。

    當然,楊川也有不少鬧心事,其中,大農令讓自己給拆成了空架子便是其一。

    劉徹說過,大農令今後想用誰不用誰,都是楊川說了算,隻需事後給他說一聲便是了。

    這話聽著沒毛病,實際上簡直就是一個大坑。

    若是楊川頭鐵愚笨,一時間反應不過來,真要給大農令裏塞入一大堆自己人,你看著啊,下一個桑弘羊或下一個公孫弘,鐵定便會是他楊川。

    於是。

    二三日後,他又一次進了未央宮。

    凡事,都要向皇帝奏報,這是規矩,同時也能讓他省心很多;不就安排幾個人的事情嘛,讓劉徹去拍板好了,他當這個大農令才懶得去管這些屁事。

    “陛下,這是大農令原來屬官的考卷,你看看,連三畝田的錢糧收入和賦稅都算不清楚,簡直丟人啊。”

    “故而,微臣一怒之下,將那些狗日的全攆走了。”

    楊川一進門,屁股還沒坐到蒲團之上,就開始嘰嘰歪歪的訴苦,這讓劉徹看上去很高興,眼角的魚尾紋十分明顯:“沒有人找你麻煩?”

    楊川苦笑:“怎麽能沒有呢,聽說有人都跑到竹園頭村我莊子上去鬧事了。”

    劉徹哈哈大笑:“大農令三百多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景皇帝時的老人手,你這一下子全都攆走,估計會捅了馬蜂窩。”

    楊川訴說幾句自己的苦衷,旋即,便開門見山的奏告:“陛下,大農令接下來的人手,還請陛下定奪,微臣不敢擅自做主。”

    劉徹無所謂的擺擺手:“你看著辦就行了,今後,凡事大農令屬官吏員,都由你來定奪……”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