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產業布局

字數:5705   加入書籤

A+A-


    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所有人都感覺到,一場關於紡織業的千古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發生。
    若是沒能趕上這次的機器變革,他們必將會悔恨終生!
    一時間,這家要訂購五台,那家要求購十台,你爭我搶, 仿佛那不是兩千貫錢而是區區兩文錢一樣。
    各國使節也顧不得禮儀臉麵,紛紛找到相熟的道人谘詢能否看在友邦的份上分出一些份額來給他們,他們遼國西夏、大理)的子民也很需要這些仙家器物啊!
    張玉清含笑點頭,留下呂梁在場內應付商賈與權貴、使節等人,一同商議些各家份額與優先供應等級這些瑣碎事物。
    他則帶著餘下人等轉身回了後殿,在近來剛落成的議事堂中落座。
    可喜可賀,長生觀總壇終於有了會議室, 不用再隨意找個沒人的大殿湊在一堆商議事情了。
    “我教中新建設的紡織廠進度如何?”
    張玉清看了一眼最近的報表, 這是他推行下去的政策, 各個總監以及下轄管事每月須得量化自己的工作進度、內容、範疇,以文書的形式統一匯總到呂梁的二弟子元艾道人處,再由他製成圖文報表上呈張玉清過目。
    林元艾十八歲出頭的年紀,削瘦俊朗,不說話時雙目炯炯有神。
    張玉清見其是個可造之材,就喚在身邊做個秘書之類的工作。
    紫萱手上的事務已經忙不過來了,雖然此女聰穎智慧,但張玉清也不好老給她加擔子。
    現在她每天光是要處理教眾捐獻、教中物資分配、俸祿發放以及建立宮觀支出、書院日常經營管理這些事物都忙得腳不沾地了。
    為此,她手下的那十八個財務管理處的道人幾乎每個人都是眼眶深陷,四處跑腿不止。
    張玉清又從三千名儲備弟子裏劃撥了三百人給她調配,才能勉強支撐起這偌大的攤子。
    至於呂梁,最近跟各階官僚、權貴、富商聯絡的事情都交給了他, 還要兼任著管理教眾的登記注冊, 道書印刷以及一切觀中日常經營的瑣事。
    龍葵……最近被張玉清扔到了書院讀書去了,她的能力太差, 實在不堪重用,她手下那個名叫知雲的知客執事暫時負責擔負起屬於她的職責。
    林元艾攤開書冊,一一道來:“工廠已經到了竣工階段,目前擁有火力紡紗機一百二十九台,預計可日產各類棉布一萬五千匹左右。”
    “不過……”
    他語氣停滯一瞬,接著道:“煤礦產量極大不足,一百二十九台火力紡紗機無法保持全功率開啟,隻有約五成的機器在運轉,因此產量嚴重不足。”
    林元艾跟在張玉清身邊也有一段時間了,從他口中學到了一些諸如‘功率’‘機器’‘產量’等新鮮詞匯,並且弄懂了它們分別的含義。
    長生教裏不少人也是如此,通過張玉清偶爾的隻言片語學到了不少新詞。
    張玉清皺眉:“煤礦方麵,目前派出去探礦的人手回來了沒有,有沒有找到礦藏儲存地?”
    “回掌教,我等共向大宋境內連同遼國派遣出去一百三十餘人的探礦隊伍,其中已有十八人陸續回報,在附近的府縣發現了淺層煤礦,詢問是否需要派人去當地開采。”
    “其中煤礦儲量最大的在哪裏?”
    “相州,距離此處約一百五十裏,有一處煤礦儲量極豐富,據傳唐代時就曾被當地居民開采過,一些露天的煤炭被當地人采光以後就廢棄了。
    不過,根據探礦人回報, 地底下還儲藏有大量未被開采的煤礦,全部加起來預計可供紡織廠運轉三十年以上!”
    林元艾的語氣略微有些激動。
    跟在張玉清身邊做副手這段時間,他逐漸理順了這種被稱為‘火力機器’的器物極為依賴煤礦資源。
    因為它們必須要依靠燃燒這個過程來加熱儲存在其中的水,促使水汽上升來轉動齒輪,再聯動抬杆往複不休,才能源源不斷的將棉花、粗麻加工成布匹。
    外麵那些人卻不知道,還以為有了機器就可以擴大生產。
    等到他們千辛萬苦擠破了頭求購的機器拉回家了才知道,光是燒柴的話,這些機器一天需要消耗多少木柴!
    恐怕把汴梁附近的樹木都砍光了,也遠遠不夠他們所需。
    唯有耐燒的煤炭才能夠滿足這些龐大的硬疙瘩們,否則光是燒柴,能活活把他們燒破產!
    在北宋眼下這個時期,木柴可比煤炭金貴得多。
    因為所有的木柴都來源於山林,而每一處山林,都幾乎是有主的。
    除了一些官府通告可以砍伐的樹木之外,隨意入山砍伐木柴是不被允許的。
    甚至於若是偷偷砍伐了別人家裏足夠多的木柴,是會被判死罪的。
    因此汴梁城百姓取暖多是依賴國家出售的平價柴再搭配一些煤炭這種雙管齊下的方式。
    而此時的煤炭開采手段有限,而且這種優質的燃燒物除了要賣給民間取暖之外,還要用在瓷器業、冶鐵業、鑄幣業上。
    根本就供不應求。
    市麵上能夠購買到的煤炭量極為有限。
    因此,想要長久讓火力機器全功率生產,就必須要儲備足夠的煤炭才行。
    張玉清也是知道這一點,早早的就讓人著手研究蒸汽采礦裝置。
    他知道限製眼下各類礦產開采限製的主要原因在於地下豐富水係資源,一旦深度超過某個限製,源源不絕的地下水便會迅速淹死礦工。
    為此,工業革命早期,針對研發出來的蒸汽排水機極大的緩解了這種情況。
    如今他手下那批工匠初步打造出來的排水機器已經頗具雛形,是時候驗證一二了。
    要知道,自電影拍攝到上映這段時間以來,張玉清可一直沒有閑著。
    他通過在汴梁城龐大的信眾群體之中不斷排查願力濃度的不同,精細挑選出來了一批具有巧思妙想的工匠以及學者群體。
    接著又是不辭辛苦的手把手教導這批人相關原理,終於秘密搗鼓出來了蒸汽原型機。
    接著又是連軸不休的在煤礦與工廠方麵布局,緊鑼密鼓地收集情報,推衍後續局勢。
    等到眼下各方麵都準備就緒之後,才算決定向各界正式推出火力機器這一劃時代的器物。
    “各地觀主級別的信徒人選準備如何了?”
    張玉清沒有繼續就煤礦作出指示,反而問起了坐在右側下首的紫萱。
    “如今教中已經有了三十二名‘道籙’級別的教眾,都在掌教道子您的吩咐下收錄進入書院進行了長達一月的進修,成績皆為上佳。”
    幾個月的時間,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在狂熱的向著身邊人傳教。
    張玉清自然不會讓他們白費力,不然當初他為眾生規劃下的晉升製度毫無疑問會成為一個笑話。
    他通過隱匿身形走訪民間,查探各人願力濃度的方式,挑選出來了三百多名幸運兒,用迷神術讓他們夢中見到仙尊降下賜福。
    接著又在其中挑選出來了最為虔誠的三十二人,以仙尊法旨的名義賜下仙籙,擢升這些人等升為道籙。
    眾信徒皆是淚流滿麵虔誠跪拜,信仰程度再升一級,竟還超過了呂梁一籌。
    之後則是一段時間的思想改造,確保這些千挑萬選的‘觀主預備役’們能夠接納長生教的思想,並逐漸向民間滲透。
    “所有發現了煤礦的府縣,各派遣一名觀主過去建築廟觀,開辟當地分支。”
    張玉清點點頭,吩咐下去。
    “是!”
    林元艾應承下來,接著又道:“掌教,另外關於建立各地石炭場的事情,還有一事要稟報。”
    “講。”
    “礦工的數量不足!”
    林元艾麵帶苦澀,道:“一處礦場至少需要三千餘礦工才能正常運轉,過去的煤礦工人大多是讓犯了事的罪人充作礦工。一些私人礦場則是抓捕逃人,或是購買奴隸、良人秘密開采。”
    “我教中若是想要同時在各地開設煤礦場,至少還有五萬以上的礦工缺口需要補足。”
    張玉清若有所思,點點頭:“五萬人,倒也不難。”
    林元艾瞪大了眼睛望著張玉清,口齒不清結巴道:“莫,莫非掌教已成竹在胸不成?”
    “此事吾自有計較,爾等不須擔憂,按著計劃逐步進展即可。務必要在短時間內將煤礦場的架構鋪設出來,搶在所有人前麵把能找到的煤礦全都占了。”
    “不論是搶占、購買地契還是在附近構築廟宇,總之吾要你等不折手段的把能找到的煤礦都劃歸我教中所有,便是先占住個名義亦可。”
    “能夠開采挖掘的就調遣人手開始挖掘,不能開采的就放著不管,但要確保從名義上來說那處地界屬於我教中資產。”
    紫萱接話道:“是,道子。”
    “已探明的十八處煤礦場都已著專人嚴加看管,正在和當地官府以及大戶接觸。如今大宋境內我教中影響頗深,不少人都樂於和長生教結個善緣,目前已有十處較大的煤礦產權轉移到了我們手裏。”、
    她一一如實匯報。
    張玉清點點頭:“如此便好,元艾,明日你就往相州走一趟,主持建設當地煤礦場的工作。”
    “是,掌教。”
    教內的事務處理就到此為止,張玉清一一召見了觀中主事道人,點評以及作出相關教導指示,眾人都覺受益匪淺。
    (本章完)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