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主公在上
字數:5837 加入書籤
宋寧有些頭疼地看著聶這小子看來小時候沒少被封建糟粕思想所毒想要忽悠,哦不對,是想要說服還真不是那麽容易的!
唉,要是能再給自己配個政委就好了,這幹部,哦不,這部下的思想工作就有人來能替自己做了不是!
幸運的是,宋寧也聽出聶忍話裏的一個致命漏洞:在他的觀點裏,似乎皇帝總是聖明的,帝國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都是閹人權奸的所以他天真地認為,天下在年輕皇帝的治理下必將複興,隻要皇帝再把這些閹人掃除,天下自然就會大
可這怎麽可能?真要這麽容易,他那個時空崇禎也不會在煤山上吊自盡
不過,宋寧也知道,古時候皇權至高無上,皇帝作為“上天之子”,在普通人眼裏已披上非人的光環,聶忍心中會這樣想也很正
宋寧當即抓住這一點,對聶忍進行無情地打擊道:“一年之前的膠東之亂你可是親身經曆過的,後動亂雖被平息,但隱患卻並沒有根且帝國會有今日,並不僅僅是朝中的權閹一方麵造成就算皇帝清除掉宮中所有的宦官,結局依然不會改”
聶忍幾乎是下意識地反駁道:“爺何出此言?當今天子不同先帝,自親政以來,重用賢臣,體恤百姓,天下已有複興之相,若非朝中閹宦沆瀣一氣,聯手蒙蔽聖聽,賣官鬻爵,迫害忠良,導致朝廷上下一片烏煙瘴氣,天下又豈會如此?”
宋寧搖頭道:“帝國真正的問題在於上層貴族與底層老百姓之間的矛盾已不可調和:上層貴族掌握了絕大多數財富和資源,占據了帝國八成以上的人口和土地,而大多數普通百姓卻生計艱難,漸被逼入絕若是在早些年,帝國或許勉強還可維然而到現在卻是已經晚”
“要知道人的貪欲是無盡作為帝國的上層階級,宗室、諸王、勳貴、官員、士族、豪強等,他們嚐到了侵奪他人田地和財富的甜頭後是不會滿足的,隻會變本加厲地兼並土地、私匿帝國人口以增加自己的財如此一來,朝廷擁有的土地和人口愈來愈少,賦稅自然一年比一年降”
“然而,可怕的是帝國每年的開支用度卻沒有跟著減少,反而逐年增加,入不敷出之下便隻能年年加這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上層貴族兼並土地、藏匿人口,朝廷賦稅減少,於是朝廷便隻能加賦,但上層貴族有免稅的特權,所以朝廷每次加賦最後都隻會加到普通老百姓的頭”
“如此一來,老百姓愈加窮困,最後被逼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隻得賣兒賣女賣土地最後連自己也賣給上層貴族為奴;這便進一步加速了上層階級土地兼並和朝廷人口與土地流失的速”
“日積月累之下,朝廷和百姓變得愈來愈窮困,而士族和權貴則變得越來越富有和奢靡,以至於帝國上層權貴與底層民眾的矛盾越來越深,終至不可調相比之下,曆朝曆代的宦官與外戚之禍,不過表象而”
宋寧當即將後世從網上聽來的理論說出來,想要一舉擊垮聶忍心中對大蘇帝國的幻
聶忍聽後果然臉色蒼白,久久無語,看來是真的被鎮住隔壁暗室中,偷聽的王楓同樣眼中精光連閃,大有所
嶽鬆則心直口快,直接破口大罵道:“我說這天下怎麽變得越來越壞,普通老百姓天天幹活這日子卻還是越過越艱難,原來都是這些有錢有勢的人兼並土地造成這些人當真該死!”
宋寧道:“此言不所以說大蘇帝國的沒落不可避免,老百姓吃飯的問題不解決,就算皇帝再怎麽勵精圖治,天下還是會大”
聶忍有些艱難地道:“難道就沒有辦法嗎?真要是天下大亂,還不知有多少黎民百姓會慘遭殺害?又有多少無辜家庭會毀於其中?整個帝國也將再無寧”
宋寧心中鬆了口氣,看來聶忍暫時是被說服了,沒有再懷疑自己對天下很快便會大亂的判斷:“辦法當然有,隻是阻力太大,實現起來很”
聶忍卻是真的心憂大蘇帝國,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急切道:“什麽辦法?”
宋寧道:“既是兩大階層的矛盾對立,辦法也很簡單,無非有兩個,一個是通過流血革命,暴力推翻現有統治,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也就是常說的改朝換由新的王朝取代舊的王朝,新的貴族取代舊的貴族,然後重新分配人口、土地和財富,如此一來,一切重新開始,矛盾自然緩和過”
“隻不過,這樣做的結果是每次政權更迭與財富重新分配都必須通過流血來實現,對帝國、對人民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以及難以預料的後果;而且即便改朝換代成功,也不過是進入下一輪的治亂循環罷了,兩大階層的矛盾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老百姓依然處在最底層,接受著新的上層貴族的剝削,新一輪土地兼並必將再次上演……”
聶忍顯然並不能完全消化理解,一時間竟陷入了沉思與迷茫當宋寧知道自己這種超前的思想現在說出來還太早了聶忍是他極為看好的一個手下,他之所以說那麽多是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至少要在他心中埋下一顆珍貴的種子,以後再在潛移默化中同化他,最終讓他變成和自己一樣誌同道合的
是的,隻有統一思想,才能將部下擰死一股繩,然後迸發出強大的力而隻有誌同道合之人,才能一起攜手幹出一番大事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與關羽張飛諸葛亮;吳國的孫堅與程普黃蓋韓當,孫策與周瑜等都是如此;後世抗戰時期的那些老一輩先烈們更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
而魏國的曹操與荀彧初期誌向也是相同的共扶漢室),所以二人親密無間,配合默契,合作得十分愉快,然而後期曹操想要封王加九錫,為接下來的以曹代漢作準備,荀彧卻不同意了,兩人理想信念開始出現分歧,於是曹老板立馬翻臉,直接送荀彧去領了盒
所以,宋寧必須與自己的屬下建立起一個相同的理想目標或者說信仰追至少在他的事業初期必須如此——這對他未來的謀劃至關重
這也是宋寧這般耐心地與聶忍反複灌輸自己想法的原
聶忍心中自然是不希望用這個方法的,於是道:“那另一個辦法呢?”
宋寧道:“另一辦法相對溫和些,隻要抑製貴族土地兼並,讓其交出多餘土地、人口,同時減免賦稅以緩解百姓負擔,鼓勵商貿以擴大財政來源即隻是,要想從上層權貴手中將他們侵占的人口和土地吐出來,無異於虎口奪食,即便是皇上下旨,下麵的人也必然陽奉陰違,阻礙重”
“若皇上不顧百官阻撓,強行如此,則必然激起嚴重反彈,造成江山不穩、社稷動蕩、百官離心離德——這可比老百姓起義造反危險多因為士族權貴是皇上和朝廷執政的根基,而皇室是這天下最大的權貴,皇帝名義上富有四海,但實際上隻是與所有的權勢階層共有天下,所以,他不會也不可能與整個上級階層為”
聶忍還從未聽到過這種論調,宋寧的這種說法太過新奇還有大膽,幾乎顛覆了他的固有認知,以至於一時間他竟有些難以接但細思之後,聶忍卻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很有道理,想起之前朝廷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兩相印證之下,許多心中的困惑和疑團頓時解開:
難怪皇帝想要清查隱匿戶口,重新丈量土地,卻遭到那麽多大臣的反而前任大司農因為支持皇上,明明盡忠職守、沒有任何過失,結果卻遭人構陷,最後落得個抄家流放,全家為奴的下場……
宋寧拍了拍聶忍的肩膀,繼續道:“朝中的宦官固然有錯,但他們不過是皇帝的家臣或者說爪天下之所以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他們雖有一部分責任,但絕不是全這其中,皇帝與宗室、勳貴與軍方、百官與士族、各地王侯與地方勢力等等,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
“隻不過宦官們大多沒有文化,且貪婪鄙薄,形容猥瑣,令人生厭,而天下輿論又一直掌握在士族文人手中,這些人為了推卸責任,故而把所有的過錯全部算到人家宦官頭上,自己則以廉潔高尚自許,每次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對別人進行口誅筆”
“事實上,宦官雖多有不堪,許多的確是貪婪可鄙、淺薄無知的佞幸小人;但也有忠君愛國、頗有作為的才幹之士;同樣的,士族官員中雖多為聖人門徒,但也並非都是公忠體國、品德高潔之士,其中不乏自私自利、媚上欺下的無恥之”
“天下之所以沉屙難治,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哪一個人或哪一類人之要知道,沒有哪個王朝可以曆經千年而不倒,就算最強盛的王朝,也最多隻能延續三四百年,這是現行體製下的必然規”
聶忍陷入了長久的思嶽鬆在一旁不說話,他雖然聽懂得更少,但宋寧的話聽上去就感覺高大上,似乎很有道所以,他對宋寧更加欽佩:“宋兄弟果然大才,老嶽算是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沒得說了,以後老嶽這條命就賣於你了,你說打哪就打哪,你說怎麽幹就怎麽幹!我嶽鬆絕無二”
宋寧有些無他本是要說服聶忍的,結果無心插柳之下,最後反倒是先把嶽鬆給忽悠瘸次次如此,這都叫什麽事啊!
不過,能將嶽鬆說的心悅誠服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宋寧收起心中那點小鬱悶,忙握住他的手,“動情”道:“好兄弟,以後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隻要有我一口吃的,就絕對少不了你和聶忍的!”
兩人雙目對視,頓時基情滿滿,一副恨不得立刻磕頭結拜的樣這時,聶忍終於回過神來,望著宋寧道:“難道就沒有第三種辦法了嗎?”
宋寧聞言一愣,旋即道:“第三種辦法當然有,不過現在還辦不”
聶忍卻不想放棄,哪怕有一絲希望他也想抓住,忙道:“不知是什麽辦法?為何現在還辦不到?”
宋寧道:“第三種辦法嘛便是改變現有的帝王體製,或者是開疆拓”
改變現有的帝王體製?聶忍皺了皺眉,顯然不太明白,倒是開疆拓土他能聽懂,隻是,為什麽開疆拓土也是一種解決辦法,要知道戰爭帶來的大多都是傷害,帝國就算再強盛,但若一味的窮兵黷武最終的結局也必然是滅亡,所謂‘好戰者必亡’即是如
宋寧道:“凡事無絕開疆拓土不代表就一定要窮兵黷我前麵說了,老百姓之所以造反是因為上層貴族把帝國所有的田地差不多都兼並完了,以至於大部分老百姓沒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找不到活路之下才被迫如此但如果我們能開疆拓土,從國外奪下新的土地來的話,老百姓們不就又有土地了嗎?”
“這樣一來,帝國上層與底層百姓之間的矛盾自然緩再或者,就是大力發展科技以提高生產力,給社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這樣每個人都有飯吃、有衣穿,自然也就不會有人造”
什麽大力發展科技,提高生產力,這些全是後世的新名詞聶忍根本就沒聽說過,倒是宋寧最後的話他聽懂“每個人都有飯吃,有衣穿?”聶忍喃喃道:“真的能這樣嗎?”
宋寧想起自己之前的那個世界,肯定道:“當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在亂世到來之前想盡一切辦法積蓄力聶忍,我知道你心懷大誌,不忍黎民百姓遭受戰亂之但你要明白,以我們現在的力量,是不可能阻止這些”
“你若真想要阻止,想要解救帝國的萬千百姓,就必須振作!你得在天下大亂來臨之前擁有足夠的力量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亂世之中活下去,並最終結束這個亂世,還天下以太你覺得呢?”
聶忍看著宋寧滿是期盼和熱切的眼神,心知對方一直以來對自己都十分的看重和期剛才之所以講那麽多,都是為了喚醒自己、激勵自聶忍心中感動至極,當下再不猶豫,俯身直接下拜道:“爺說的忍願從此追隨爺左右,赴湯蹈火,在所不”
宋寧大喜,心知聶忍這次是真的歸心心中暗道真不容易啊!當下一手拉著聶忍,另一隻手又握住嶽鬆道:“有你們二位相助,宋寧死亦何憾!”
二人同樣緊緊握住宋寧的手,心中同樣激動不
聶忍聞言,複又單膝跪下道:“我等能遇明主,乃是平生之主公在上,請受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