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管蕭亞匹

字數:5713   加入書籤

A+A-


    宋寧心中暗喜,麵上卻絲毫不進屋後,嶽濤親自給他倒了一碗水,宋寧“汩汩”喝完後道:“多謝先生,還請先生再賞一碗米”說完便又解釋道:“若無米飯,一碗稀粥也可,實不相瞞,在下今天連早飯都沒吃,便匆匆趕來這裏見先生,生怕與先生錯過,此時肚內空空,卻是挨餓多時”
    嶽濤第一次正眼望向宋寧,心道這人倒是很會收攬人心,臉皮也夠他故作感動地道:“廚房中還有些剩飯,公子若不嫌棄濤這便為公子盛”
    “豈敢嫌棄,有勞先生”
    嶽濤告罪一聲,旋即起身往廚房而
    宋寧打量嶽濤住處,發現嶽濤家中十分清貧,不過打掃得很幹淨,各項東西擺放得也很整嶽濤應是那種古代正統的文人,恪守規矩,注重禮儀,君子有道,甘守清
    與郭宏仍是單身不同,嶽濤和淩邦一樣,已經娶不過,房中並未見嶽濤妻子,一問之下,才知嶽濤妻子因為受不了家中的清貧,一年前已離家出走,棄嶽濤而如今早已是杳無音訊,不知所
    宋寧暗歎他那妻子有眼無珠,守著這樣一個好丈夫居然不要,這簡直就是曆史上薑太公妻子馬氏的翻版啊!傳聞馬氏在薑太公未發跡之時嫌棄對方年紀既大,又沒什麽成就,家裏那麽窮每日還隻知道釣魚,所以就主動離開了薑太公,不願再與他過日子
    後來馬氏得知薑太公被周文王迎回西岐,成了周王朝的相國,不僅功成名就,而且大富大貴,不由悔恨不已,竟跑回來找薑太公想要與之複薑太公是何等人物,豈會不知她的為人?所以就將一壺水倒在地上,然後對馬氏說:“隻要你能將這壺水重新收回壺裏,我就與你複”
    馬氏趕緊趴到地上去取水,隻是水已滲透進土壤,如何還收得回?這就是成語覆水難收的其中一個典
    也不知嶽濤老婆將來聽到嶽濤發達後會是什麽反應,會不會也和馬氏一樣厚顏回來再要求複婚?
    宋寧一邊暗搓搓地想著,一邊吃著嶽濤盛來的剩飯,想起將來嶽濤妻子後悔不已,跑來要求複合的情景,嘴角便不自覺地揚起一絲微
    嶽濤看著眼前大口吃飯的青年公子,心中暗自訝他這飯是早間的剩飯,又冷又硬,隻有幾口小菜,可不怎麽好吃,宋寧竟然能吃得這般香甜,著實讓他感到有些意
    淩邦最是了解他的性嶽濤雖落魄,但向來自視奇高,既然知道宋寧是來招攬自己的,也明白隻要答應對方,立刻就能改變現在的窘境,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但他卻沒有這樣若宋寧並非他心中明主,就算潦倒一生,他也是決計不會追隨左右
    所以,正如淩邦之前所說,嶽濤一直在暗自考量宋就目前來說,他對宋寧還算滿
    嶽濤之前故意冷落宋寧,又讓後者在門外等了兩個時辰,就是要看一下,宋寧的心性到底如結果還算滿意,宋寧既沒有拂袖而去,當自己開門時,也沒有故作禮賢下士的樣子繼續討好自而是在自己又一次明確拒絕後向自己討水喝,要飯此人有胸襟,有氣魄,蔑視流俗,不重虛名,且臉皮奇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確是個人
    不過,嶽濤卻也明白,宋寧之所以這樣,多半還是受了淩邦的指想要更多地了解這個人,嶽濤還要再觀察觀
    等宋寧吃完,嶽濤便道:“公子,水也喝了,飯也吃了,若無他事還是請回吧,濤下午準備再睡一會”
    宋寧道:“先生請便,我剛才站得久了,正好也需要歇息一”
    嶽濤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隻得上床躺下,不再理宋寧就在不遠處坐著,既不離去,也不試著再勸最後更是搬過一個凳子,直接睡了過
    二人誰也沒有真睡,卻默契得都沒有去揭直到傍晚時分,嶽濤作為主人,這才不得不起來,叫醒兀自還在兩張凳子上“酣睡”的宋寧道:“公子,天色已晚,敝舍簡陋,難以留宿,公子還是趁早回去”
    宋寧悠悠“醒來”,道:“無妨,今晚就在先生家留宿,先生若不嫌棄,寧願與先生秉燭夜談,聆聽先生教”
    嶽濤無奈道:“濤山野之人,老死山林正是平生所願,公子又何必苦苦相逼?”
    宋寧道:“在下聽聞: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大蘇曆經兩百六十餘年,亂象已天下一旦大亂,就算先生想要歸老山林又怎麽可能?”
    嶽濤沉默片刻,忽道:“若天下真的大亂,公子意欲何為?”
    宋寧心知對方已然心動,這是對方在考校自己的誌向了,忙打起精神,小心應據他觀察,嶽濤應屬於那種古時候的正統文人,有謙謙君子之風,這樣的人必然心懷國家,關愛百姓,故投其所好道:“諺語有雲:‘寧做太平犬,不作亂世人’,由此可見,若可以選擇老百姓都是希望能夠活在太平盛世寧雖不才,卻也想為天下百姓略盡綿薄之若天下大亂,寧隻想盡快結束亂世,還天下以太”
    說的倒是冠冕堂皇,嶽濤對宋寧的無恥又有了新的認識:“公子欲爭天下,當拉攏士族子弟,取得世家大族支持,卻為何屈尊前來茅舍,求取在下這等寒門子弟?”
    宋寧知道正題來了,忙組織了下語言,正色道:“實不相瞞,寧不過一介平民,身份並不比先生高在寧看來,天下英才,何止千萬?豈獨世家子弟為俊傑耶!我看不盡寒門庶子,才華橫溢者也不在少數,隻不過官員晉升之階為世家把持,士林輿論也被其所掌控,天下才智之士空有滿腹才華,卻苦被埋沒,報國無門而”
    嶽濤心道,此人果然見識不凡,難怪淩邦會認其為主:“公子既知如今天下實為世家掌控,便應當明白,若無世家支持,將來可謂寸步難公子縱然有寒門庶子相助,也不可能奪得天下!”
    宋寧道:“這一點寧自然明隻是以我現在的身份,想要世家支持根本不可唯有尋求寒門士子相助,方能不斷壯將來手握數萬雄兵、成一方之主,自然成為世家之一到那時何愁世家子弟不至,豪門大族不投效依附?”
    嶽濤不語,宋寧此話雖然不中聽,卻也足見坦隻是,從此話中不難看出,宋寧今日之所以紆尊降貴,前來招攬自己,並非他有多看重寒門,而是他目前身份所限,得不到世家大族支持,所以退而求其次罷等將來他實力強大後,世家也需向他爭相投效時,他必然棄寒門如敝屣——這卻是嶽濤難以接受
    宋寧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麽一樣,接著又道:“敢教先生知曉,對於世家與寒門,我是一視同仁世家過強,對江山不利,於萬民也同樣有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世家權貴之天是以對於世家,可借其力,但卻需小心戒備,防其反”
    嶽濤心道,看來這人心裏不糊塗啊,對世家看得很清楚:“不知公子以為當如何防備?王朝更迭頻繁,世家卻屹立不世間隻見千年之世家,卻從未有千年之王連皇權都要讓世家三分,公子又能如何?”
    宋寧道:“日月交替,萬物常新,每逢改朝換代,新貴族必然取代舊貴族,新事物也必然取代舊事這天下說到底最後還要看各自的實力如何?現在的世家固然強大,但卻並非不可戰就目前而言,能戰勝世家的就是寒”
    “寒門?”嶽濤搖搖他就是寒門,若真能戰勝世家,他還能在這裏:“公子高看寒門了,世家的底蘊和實力,非寒門可千百年來,寒門之所以是寒門,便是因為一直被世家所壓製,除了亂世,寒門根本沒有出頭之即便是戰亂之時,天下大勢也是世家掌控,寒門最多為輔助,依然難與世家抗”
    “先生不可妄自菲”宋寧道:“世家之所以千年不倒,是因為他們把持著官員晉升的通道,掌控著天下的話語而他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掌握著書籍與知識的傳承,想要治理天下根本離不開他然而若有一天,人人都可讀書,所有的百姓都懂禮儀、識文字,就算沒有世家支持這天下一樣有人去治到那時,自然便不再懼怕任何世”
    “人人都可讀書,所有的百姓都懂禮儀、識文字,怎麽可能?”嶽濤隻覺不可思議,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現在當然不可”宋寧道:“但隨著寒門子弟越來越多,書籍漸漸普及,天下讀書人自然會越來越因為世家一直把控著朝廷取士,才智之士得不到晉升,定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滿,於是作為更加公平的取才方式科舉便應運而我可以斷言,將來科舉必然取代察舉,成為朝廷最主要的為國選才的方式,最終打破士族的壟而寒門也必將崛起,成為製衡世家的中堅力這是天下絕大多數人共同的心願,是大勢,誰也不可能阻”
    聽到這裏,嶽濤眼神漸漸發隻是什麽是科舉?
    宋寧詳細和嶽濤科普了一番科舉取士製度,然後說道:“比之察舉和征辟,科舉無疑更公平,更合而且能從根本上打破貴族階層對人才選拔和晉升的壟斷,從而擴大國家取士的途徑和範圍,為朝廷為天下選取更多優秀的人以考試取士,權在國家,考取者無私恩,黜落者無怨恨,如此一來,寒門庶子亦能擁有與豪門貴族公平競爭的機會,士族再也無法一家一獨大,國家將更加安定,政治也將更加清”
    嶽濤聽後不由激動不宋寧一席話可謂點燃了他心中的希望,為他指明了方向:“公子果然雄才偉略,人所不想我等寒門弟子縱然身負才華,卻因出身所限,始終難有出頭之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如何改變,然而世家太過強大,即便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對世家也得避讓三濤本已絕望,不想公子卻一語點醒夢中的確,萬事萬物不斷更新,世間沒有什麽東西能夠永遠不變,能不變的隻有‘不變’本身而世家固然強大,卻也並非不可戰公子所言之科舉,真可謂前所未有之創舉”
    這哪是他想出來的?他也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先生所言,可謂至理也,世間唯不變不世家貴族把持天下上千年,為害甚天下俊傑之士有誌難伸,多鬱鬱不得誌;而貴族子弟,縱然庸碌無能之輩,亦竊居高位,敗壞國政,禍害百今天下洶洶,百姓食不裹腹,究其根源,多緣於寧憂心久想我大蘇沉屙已深,積重難治,眼見大廈將傾,百姓又遭荼毒,寧不自量力,妄想改天換日、正本清源,奈何智淺力孤,難以成事,還望先生以蒼生為念,出山相助,寧感激涕零,再拜頓首!”說完就俯首一揖,恭敬向嶽濤拜
    嶽濤連忙扶住宋寧,一臉感動地道:“濤山野村夫,身無長技,公子一片赤誠,奈何濤才疏學淺,隻怕有辱公子盛”
    宋寧固請再三,嶽濤這才答應,向宋寧正式一拜,口稱主公道:“濤一介寒門,何其有幸,得主公如此眷顧?雖智力淺薄,性情駑鈍,卻敢不竭誠盡力,拚死效忠乎!還請主公稍待,容濤略作梳洗,稍整儀容,隨後便追隨主公而”
    宋寧大喜道:“好,先生請自便,寧自在門外等”
    一刻鍾後,嶽濤梳洗一新,換了一件幹淨的儒生長袍,頭發梳得一絲不苟,越發顯出幾分高人隱士的風範來:“讓主公久等,濤之罪”
    淩邦、嶽鬆、陳用就在不遠處,見宋寧終於請得嶽濤出來,忙趕了過
    宋寧讓陳用獻上金銀禮物,嶽濤不受,宋寧道:“此寧之一片心意耳,還請先生勿”
    嶽濤這才接宋寧當即抓住嶽濤的手臂,親自給他牽過馬來道:“請先生上”
    嶽濤雖然心知宋寧是故意如此,但心中還是忍不住一陣感動,接過宋寧手中的韁繩,翻身上了戰旁邊同樣騎在馬上的淩邦不由笑道:“伯洋兄,還怪邦害你否?”
    嶽濤亦笑道:“文淵兄,今日你擾我清靜,若不獻上兩壺好酒,我誓不與你罷”
    兩人對視一眼,旋即一同哈哈大笑起
    成功招攬嶽濤後,宋寧心中十分高興,晚上,便在城外莊園之中擺下筵席,大肆慶賀了一番,也算是給郭宏、淩邦、嶽濤三人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