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〇六章一統南方

字數:5692   加入書籤

A+A-


    翌日,宋寧派出使者,勸降鄭被鄭卓嚴辭拒宋寧下令攻
    三日後,荊襄兩萬大軍退守樊口,何勁、白原占據夏
    一月後,宋寧糧草將盡,襄城依然未能宋寧命人從東南沿大江逆流而上運輸糧草過可惜,半路上被樊口守軍所截,糧草損失大
    之後,宋寧不敢再走水路,糧草隻能從夏口下船,之後再轉陸路運至襄這樣一來,不僅耗時更久,且運輸成本也成倍上升,光是民夫就要多征三倍,過程極為不
    更可惡的是,即便宋寧改走陸路,樊城守軍依然時常派軍隊半路截糧,宋寧損失慘不得已宋寧隻得繞更遠的路來運糧,心裏別提有多鬱悶
    “要攻克襄城,必先拿下樊”郭萬道:“鄭卓手下也有高人啊!”
    宋寧命何勁白原率軍西進,進攻樊
    八月下旬,宋寧攻打襄城將近兩月,依然未能拔此堅城,雪上加霜的是,鄭卓派出使者到西州後,葉勝竟派出援兵順江而下,駐守下蔡,威脅宋寧劍陽和湖陽北
    宋寧不得已派兵南下,以防止葉勝偷襲自己後再加上從東南轉運糧草損耗頗大,宋寧已有些支持不住,便有意罷兵,等休養一段時間梳理好湖陽、荊東、劍陽等地後,明年再來攻打襄
    郭萬再次阻攔道:“主公不今年是拿下荊襄的最佳時機,一旦拖至明年,隻恐又有變如今北方吳霄與張向陽正相持不下,周驥與公孫珣也在鏖戰不休,我料雙方今年之內必然分出勝”
    “主公若明年再攻打襄城,恐怕會失去先且荊東、荊南、荊西均已落入主公之手,荊襄隻剩下不到荊北之隻要主公再堅持一段時間,吾料襄城必定有”
    白原也勸宋寧不要退兵:“主公圍攻襄城已近兩月,我軍固然疲憊,襄城卻比我軍更且鄭卓老矣,所生兩子又不堪大今大軍圍城,數萬大軍日夜攻城,有如泰山壓頂、黑雲籠罩,荊襄之民惶惶不安,士族著姓睡不安枕,人心不穩之下,隻要我軍再堅持一段時日,襄城必切不可提前退兵,以免功虧一”
    宋寧聽自己手下的兩大謀士都這樣說,隻好放棄了退兵的打算,咬牙繼續堅
    民豐十二年十月初一,鄭卓無意中發現長子與續弦荊氏的奸情,驚怒之下憤而拔劍追殺長子,追逐中不幸被門檻絆倒,半響未能爬長子慌亂中逃走,因害怕被盛怒中的鄭卓刺死,也未敢返身將老父扶起,畏懼之下幹脆連夜出城,逃去了樊
    鄭卓被下人扶起後,聽說長子已逃出城外,氣急攻心之下,遂一病不
    數日後,襄城士族吳氏聯合城門守將範虛夜間打開襄城城門,放宋寧大軍入當晚,襄城遂
    宋寧入城後,發現鄭卓躺在床上,已身不能動,口不能言,且臉色蒼白,嘴唇幹涸,已是奄奄一更讓人驚訝的是,他身上還有一股難聞的臭味,熏人耳
    原來鄭卓病後城內大亂,鄭卓府上許多下人紛紛逃命,就連鄭卓續弦荊氏也帶人回了娘以至於宋寧進城後,鄭卓竟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無人問津,身邊竟連一個伺候的人都沒不但連碗水都沒得喝,就連屎尿也都直接拉在褲內,以至身上臭氣熏天,刺鼻難
    宋寧見後不由唏噓不鄭卓雖然不算賢明,但再怎麽說也是一方諸侯,不想最後竟落得這樣一個下場,還真是可悲可
    當晚,鄭卓病逝,臨終前連一句遺言都未能留
    襄城既下,鄭卓病死,荊襄其他各郡自是直接投降,樊口守將眼見大勢已去,也不再抵兩日後親自將鄭卓之子捆綁,送出城外,向何勁投
    自此,荊襄遂
    宋寧忍不住問郭萬道:“軍師怎知,隻要我軍繼續堅持,襄城必然有變?”
    郭萬道:“很簡時至今日,主公已先後拿下荊東、荊南和荊西之地,隻剩下荊北還在苦苦支明眼人都知道襄城告破隻是早晚之且鄭卓老矣,又和沙木一般後繼無人,荊襄士族眼見鄭卓大勢已去,怎會甘心與之一起沉淪,時間一久必然生出異所以我這才篤定襄城必生動”
    “不過,我也沒想到荊襄士族還未動手,反倒是鄭卓之子先出了問題,以至鄭卓一病不起,輕易讓我軍奪了城此乃天助主公由此可見,主公不愧為天命之主,統一南方正可謂是眾望所歸!”
    宋寧搖頭大什麽天命之主,郭萬擺明了是拍他馬屁嘛!不過,宋寧倒也不介意,而是大大方方地生受了下時至今日,他問鼎天下的野心已不需掩
    兩日後,宋寧將鄭卓之子押至襄城,獻給宋鄭卓之子一臉畏懼,拚命地磕頭求宋寧見後,倒是沒有殺此子雖然不堪,但畢竟是鄭卓之子,宋寧要統治荊襄,說不得還要用他收買一下人
    隻是他心中難免搖頭無語,鄭卓再怎樣也算一個人物,他那續弦荊氏就不說了,連兒子竟也這般不古人言,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肖,還真是沒有說
    鄭卓手下文武也大多投降,宋寧最看重的還是名士駱若鄭卓早日聽駱衍之言,他想要拿下荊襄還沒這麽容後者倒不像高歡那般死忠,見宋寧招攬自己,倒也痛快答應了下來,不過卻笑問了宋寧一個問題:“若非駱衍建言,隻怕明公早已拿下襄城,盡取荊襄,明公心中難道一點也不怨駱衍嗎?”
    宋寧大笑道:“因駱君之故,害我東南多耗費了數倍錢糧,損傷無數將士,我自然是十分心痛但這也正說明了駱君的不凡之處不是麽?今我克襄城堅城、取荊襄之地,不過三分歡喜;然得駱君相助,心中卻有十分歡喜”
    這話說的當然過於誇張不過駱衍心中卻很受用,當即彎腰,對著宋寧恭敬下拜道:“駱衍得遇明主,亦萬分欣願追隨明公,廓清宇內、平定天下!”
    宋寧握住駱衍的手,不由哈哈大
    民豐十二年十月底,曆經一年多的時間,宋寧先後攻取湖陽、荊襄,終於一統南
    與此同時,北方戰事也進入了尾五月時,就在宋寧攻打劍陽之際,北方各大軍閥也烽火重燃,戰火再
    首先,吳霄趁著周驥與公孫珣在東北鏖戰之機,再次率軍西進,攻打張向
    這次吳霄吸取了去年失敗的教訓,不驕不躁,穩紮穩靠著自己雄厚的實力和充足的糧草供應,並不急著與張向陽正麵決戰,而是與張向陽打起了持久戰、消耗
    這下卻是抓住了張向陽的命張向陽軍隊多,戰力強,本人作戰也靈活多變、敢打敢拚,若兩軍正麵廝殺,吳霄還真不一定幹得過像去年,兩軍對決,吳霄便被他打得丟盔卸甲,落荒而然而張向陽作戰勇猛,卻不善治國,錢糧不足是他的致命
    吳霄像個烏鬼殼一樣堅守不出,張向陽雖有十多萬大軍,一時間卻也無從下而拚後勤的話他如何拚得過吳霄?所以隻能不斷後
    由於張向陽在中州搞得天怒人怨,不得人他隻要一退,中州之人便立刻打開城門,簞食壺漿,喜迎“王師”,歡天喜地的將吳霄大軍迎接入
    張向陽氣得連屠了幾座“吃裏爬外”的城池,結果不但沒有嚇住中州之民,反而使得更多的人逃離大梁,投向吳於是,兩月間,張向陽節節敗退,而吳霄接連獲勝之下,氣勢愈張向陽沒辦法,隻能收縮大軍,退往中都
    七月,吳霄大軍兵臨中都城雙方對
    九月,張向陽糧食耗盡,不得以退出中都離開前,張向陽搬空了大蘇府庫,又放縱手下士兵劫掠,可憐昔日的大蘇都城,再多次遭受苦難之後,終於迎來了立國以來最大的浩
    張向陽手下十數萬士兵一齊出動,幾乎所有豪富之家都慘遭兵禍洗劫,無辜百姓被殺者數以萬短短數日時間,昔日的繁華都城瞬間化為鬼
    之後,張向陽又下令放所幸天降大雨,大火最終被撲不然,這大蘇古都,隻怕就真的要化為一片廢墟
    吳霄率軍入城,一時間心中不由誌得意他正要與手下一同慶賀,這時,蘇中卻傳來噩周驥和朱頂趁吳霄攻打中州之際,突然出兵齊襲吳霄後
    周驥渡過大河,攻打燕南三郡;朱頂則拋下聶忍,率軍西進,偷襲蘇如今,燕南三郡已全部落入周驥之手;而朱頂一路之上也勢如破竹,此刻已打到東都雁
    吳霄又驚又怒,周驥不是和公孫珣在燕北邊境大戰嗎?怎麽會突然渡河攻打燕南三郡?而且他在燕南三郡也留了人馬駐守,他們就算不敵周驥也不可能敗得這麽快啊?
    還有朱頂,這小子不是在紅葉山與聶忍大戰麽?怎麽會突然偷襲蘇中?他不怕自己報複嗎?到底是誰給他的膽子?竟敢捋自己的虎須?
    報信之人答道:“主公有所不知,朱頂已暗中投靠周周驥本人如今仍在燕北邊境與公孫珣大戰,不過卻派手下大將楊誠率軍渡河,偷襲燕南三”
    “我軍奮勇抵抗,奈何朱頂趁主公與張向陽鏖戰之際,突然從膠東撤軍,襲擊我軍背我等腹背受敵之下,頓時慘燕南三郡就此失朱頂隨即親率大軍,一路西進,不過短短半月時間,便打到了雁陽城”
    “無恥小人,我吳霄若不殺之,誓不為人!”吳霄拔劍怒砍,嚇得報信之人直接癱軟在地,瑟瑟發
    吳霄卻忘了當日周驥攻打燕南,奚伯成向東蘇求救,他也是趁奚伯成兵敗之際背後捅刀,奪下了燕南三郡,還將奚伯成的家人全部殺如今朱頂這樣做不過是學了他當年對付奚伯成的辦法而
    吳霄命手下大將孫河率軍占領咽喉關,以防止張向陽去而複自己則親率大軍趕回蘇中,誓要滅掉朱頂,讓他好看!然而,吳霄才剛過蘇關,在離雁陽還有上百裏的葉城時,卻遭到了朱頂的伏吳霄沒想到朱頂使的是圍點打援之計,攻打雁陽是假,真正的目標卻是為了對付
    因為事先沒有預料到,加上又心急雁陽安危,吳霄被朱頂殺得大這一刻,朱頂終於展露出了他凶殘可怕的一眼見偷襲得手,吳霄軍陷入混朱頂當即親帥自己苦心打造的五千鐵甲重騎,如一道鋼鐵洪流般直插向吳霄的中軍,打算一舉將吳霄生
    吳霄軍隊雖多,但慌亂之間如何能擋得住對方的五千重眼見朱頂帶著數千騎兵有如魔神般殺到,吳霄嚇得肝膽欲裂,當即拋下手下大軍,跨上戰馬,瘋一般地向蘇關逃
    吳軍見主公逃走,不由紛紛丟下武器,轉身就跑,於是最終演變成了大潰
    朱頂一口氣追殺吳軍數十可憐吳霄騎著一匹白馬,很容易被敵人認出,不得已之下隻得和手下交換了戰馬,又換上普通將士的服飾,混在逃兵隊伍裏這才逃過一
    等他好不容易逃到蘇關之下,守衛城門的士兵卻因為他蓬頭垢麵,滿身狼狽未認出他這個主公來,堅決不肯放他入急得吳霄破口大罵!最後等守將來終於認出了吳霄,連忙將之迎了進下一刻,朱頂便率領大軍追了上
    吳霄又是慶幸又是後怕,旋即怒不可遏地將那城門小卒斬殺泄若晚上一點,他可就要被朱頂那廝生擒
    然而,這並不能改變他被朱頂打敗的事
    半月後,雁陽守將被朱頂手下謀士卞常說服,開城投吳霄所立大皇子以及吳霄自己的家人均被朱頂俘
    自此,蘇中易吳霄雖然從張向陽手中奪得中州,但卻因此失了老巢蘇北方之戰,朱頂反成了最大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