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廠房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丁誌遠自然知道這裏麵的門道,但那又如何?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和尚摸得,老子就摸不得?
何況這是高大哥的一片心意,他如果再矯情,豈不是傷了高大哥的心?
高啟林突然一拍腦袋,從口袋裏掏出兩個小本子遞給丁誌遠,“這個給”
丁誌遠接過一看,竟然是兩本駕駛證,一本是他的,一本是任衝
他不禁又驚又喜:“高大哥,這玩意兒你咋搞到的?”
高啟林見自己送對了,笑著道:“我們公司不是有幾個人去考證嘛,我就順手幫你倆辦”
“高大哥,今天時間充裕,晚上咱們不醉不”
“成,今天舍命陪君子,大不了明天我睡一天!
吃飯的地方依然是在得月
正月裏,得月樓的生意相當不錯,隻剩下一個小包間,大廳裏倒是有地
高啟林這次帶了三十多個司機,在大廳裏坐了整整三大桌
廖富貴和李衛東還在趕來的路上,丁誌遠便和高啟林去了小包間,喝著茶等老廖他
“對了,丁老弟,上次你說的廠子,有眉目”
“哦?”丁誌遠連忙問,“具體什麽情況?”
高啟林道:“雨花區有一家生產冷飲的街道企業,效益不好,幹不下去了,廠房正在對外出”
“廠子多大?”
“占地五畝左右,廠房麵積1200平
不過廠房狀況不太好,我去看過,屋頂都破”
“廠房隻是小事兒,大不了推到了重
高大哥,這家企業為甚麽效益不好?”
就跟租房一樣,都想找一個人品好、事兒少的房東,這樣住起來放心,也舒
娶媳婦兒也是同樣的道理,先看丈母
一個好丈母娘,不給女兒家找麻煩,不讓女兒跟婆家人斤斤計
有個好丈母娘,少生是非,家庭和
丈母娘不好,整天攪和,沒事生事,有事拱火,攪得家裏不得安
所以,丁誌遠要先了解一下這家街道企業存在的問題,免得將來扯
“唉!”高啟林歎了聲氣,苦笑道:“還能為什麽?跟我那邊一樣,養了一堆閑
不幹活光吃飯,你說廠子能不黃嗎?”
丁誌遠一點就通,無論是高啟林的運輸公司,還是他提到的這家街道企業,其實性質都是一樣的,它們都可以被稱為勞動服務公
勞動服務公司雖然是80年代出現的新事物,但其雛形——包工製——早在解放前就已經存在了
五六十年代,包工製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發揚光大
但包工製是萬惡舊社會的東西,是需要被打倒批臭
於是,到了新社會,它就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勞務派遣製
很多人以為勞務派遣製度是後麵四十年,隨著私營經濟發展而產生
其實不然,這項偉大製度的擁躉者,不是別人,恰恰是國有企
計劃經濟時代,由於企業招工受指標約束,並非想招多少人就能招多少
為了繞過這種限製,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中就有了固定工和外包工之
前者是有編製的,拿固定工資,有各項福
後者是臨時的,主要從事臨時性、季節性、低技能工
相對於固定工,臨時工沒有固定工資,幹多少拿多少,這一點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而且臨時工往往被分配到又髒又累又危險的崗位,卻常常得不到足夠的安全生產培訓和勞保用品,結果是他們的工傷和工亡率都更
當他們不被需要的時候,當他們生病、受傷、懷孕的時候,或者當他們行為失當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命運就是被解
在人格尊嚴方麵,臨時工經常被正式工看不起,也被社會上很多人看不起,以至於無法參加一些公共活動和購買一些稀缺物
所以,任何時代,所謂的同工同酬、同工同權全都是騙人的,誰信誰傻
其實,如果稍微留心一下,後世幾乎所有的國企都在實行勞務派遣製
反而很多中、小私營企業,卻嚴格遵守法律,對所有員工一視同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人口增加和千萬知青回城,城市就業壓力劇
為了解決十六歲以上待業青年和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返城後的就業問題,上麵開始鼓勵地方建立勞動服務公
當然,官方宣傳上勞務服務公司還有別的作用,比如填補城鎮服務業空白,解決吃飯難、做衣難、修理難等困難,以及提供職業介紹、上崗培訓、統一管理等服
但真正的目的其實隻有兩個——就業和搞
如此好事,地方上自然願意
於是,各地的勞動局、人事局、工會、街道和國企紛紛響
再後來,國企改製過程中,也會將一些冗員塞入勞動服務公
這些冗員在人事上與國企保持不變,但經濟上隻與勞動服務公司發生關
其中相當一部分又被勞動服務公司派遣或外包到外單位,通過派遣和外包,原單位不僅減少了冗員,還能坐收外單位的傭
甚至有的勞動服務公司還要承擔母體大量的退休人員養老責
於是,90年代後期,勞動服務公司又成了國有企業的累贅,被棄之如敝
總之,勞動服務公司就是個夜壺,用完了就直接一腳踢到角落
別看高啟林又買貨車又買小轎車,但在幾個月前,他的運輸公司同樣半死不
高啟林的運輸公司依附於江南水泥廠,是為了安置水泥廠職工子女就業而成立
平時沒什麽活兒,小夥子們上班期間,不是打牌就打
為了找活兒幹,高啟林一年有一大半時間在外麵到處
去年在火車上跟丁誌遠認識的時候,他就是聽說琴島有家企業要往金陵運貨,於是親自跑了一
結果對方開價太低,不僅生意沒談成,還賠上了來回路費和住宿
這個經理當的操心不說,因為賺不到錢,還被廠子裏的人各種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