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富貴命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A+A-


    與三位自小一起長大的紅顏飲酒歡談之後,吳夫人留她們敘話,劉禪則一個人走進了書房。
    自己這間小書房,與諸葛叔的書房頗為相似。
    一桌一榻皆是普通貨色,遍觀房內也沒什麽奢華物件兒。
    與南安縣張大人的宅邸可謂一天一地。
    而據劉禪所知,那位張大人的宅子,同世家大族中的頂流相比,就又成了陋室。
    但要說劉禪這間書房一文不值,那也不盡然。
    這屋裏有很多書簡。
    其內容涉獵之豐富,比許多士人家中藏書還要龐雜。
    除老劉所藏外,還有各級官員相贈,也有的是劉禪托商隊四處搜集而來……
    真要論起無形價值,這個小小書房卻要比張大人的宅子高上太多了。
    倒不是劉禪像諸葛叔那般克己節儉,而是以這個時代的水平……除了美人、音樂,也實在沒啥劉禪看得上的享受了。
    沒電沒網沒手機,沒視頻沒遊戲。
    美食?身在巴蜀,卻連辣椒都沒有,炒鍋也沒有,談什麽美食。
    古董?在劉禪眼裏,他天天就生活在一個充滿古董的世界裏……
    名家字畫?劉禪不懂藝術,欣賞不來。
    與其把錢花在這些玩意上麵,還不如買書呢。
    何況很快季漢就要由盛轉衰,壓力之下他也沒啥心思享受。
    這間書房的藏書中,大部分是軍政著作,比如《申子》《韓非子》《六韜》等。
    不同於六經,這些書在劉禪看來是教人幹實事兒的。
    六韜講軍事自不必說。
    比如申子是法家著作,主講刑名權術之學。
    韓非子也是法家著作,主張中央集權。這對劉禪來說很重要,同曆史上的諸葛武侯一樣,他若想改變原有的曆史大勢,就必須要走中央集權的路子。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百分百的理解他的思想和野心,諸葛叔他不確定以後行不行,但其他人肯定不行。
    那要想幹成大事,就必須保證令出一門,使政令暢通無阻,勢必就要加強中央集權。
    當然其中也有受時代局限的思想,比如商工之民擾亂法製、是“邦之蟲”,必須鏟除。
    這就過了,但凡一個現代人不是九漏魚,都知道商可促進資源流通,促進地區繁榮,善加引導即可。
    而工,也就是手工業者,其意義就更大了。
    一把鐮刀一把錘子,少了錘子怎麽行?
    自己能養活這些招募來的流民盜匪,還能訓練武裝他們,靠的可不正是商工二字麽。
    所以對其中一些偏頗的思想,站在許多後世巨人肩膀上的劉禪當然不會全盤接受。
    其他還有諸如講農業的《汜勝之書》,以及地理、氣候天文、冶煉鍛造……等許多各類藏書。
    拜諸葛叔六邊形天賦加成所賜,這些書劉禪理解起來都不困難,而且閱讀效率頗高。
    他就像一個永遠饑餓的饕餮,貪婪的吸收著各類有用的知識。
    否則空有天賦,不練不用,豈不是抱著金磚挨餓?
    但唯獨對當今讀書人必學的六經提不起興趣。
    如今,經過鄭玄的一己之力遍注儒家經典,經學的今古文經之爭已基本消停了。
    經學進入了一個堪稱“小一統”的時代。
    他不否認這些書都有各自非常好的積極意義,但其大部分是作為思想武器而存在的。
    不巧的是,他劉禪的思想已經被更先進的武器武裝過了,如今刀槍不入,動搖不得。
    ……
    “公子,趙管事求見。”
    正安心看書的劉禪麵色一喜,朗聲道:“快請。”
    說罷從榻上起身,來到門口相迎。
    來者是一個儒雅隨和的中年男子,麵上自帶三分笑意,眼睛不大,卻反而因此顯得很精明。
    此刻他一見劉禪站在門口,馬上稍顯惶恐的緊走兩步,一揖到地:“怎敢勞少主相迎。”
    劉禪笑道:“趙管事一路勞苦,快免禮請進。”
    這位趙管事原是效力於糜家,負責協助糜家經商,為人精明忠誠,經驗豐富。
    而後來糜家隨老劉顛沛流離,沒了根據地,這位趙管事用武之地也越來越小,幾年前被劉禪向糜竺討到了自己手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養人打仗,先要有資源。
    二人又客套寒暄幾句,劉禪將他讓到榻上相對而坐,稍事休息後,便聊起了正事。
    “趙管事,不知此行收獲如何?”
    說起這個,趙管事立刻雙眼放光:“托少主洪福,幸不辱命,葡萄酒在荊襄之地銷路極佳,這次在東吳辦的評酒會也十分順利,在那邊也算打開了銷路!”
    這倒是在意料之中。
    後媽吳夫人好感拉滿給自己提供的【富貴命】,雖然特性介紹含含糊糊,發起力來卻一點不含糊。
    自從劉禪想要賺錢以來,隻要不故意反向操作,基本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
    其實身在蜀郡,最好的商品自然是蜀錦。
    不過蜀錦已經被眼光獨到的諸葛叔納入了戰略物資,收歸官營。
    既然約定了不動用公款,自然也不許自己染指蜀錦生意。
    於是劉禪便把目光放在了另一樣賺錢的東西上——釀酒。
    傳統糧食酒首先被劉禪排除了。
    一來糧食對現在的益州來說太過珍貴,諸葛叔就算再偏愛自己,也不會允許他用糧食大規模釀酒。
    而且他賺錢本就是為了武裝訓練軍士和養活他們家屬的,又不是為了自己享受,拿糧食釀酒豈非本末倒置。
    因此他瞄上了另一種酒——果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