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古早銀河

字數:4632   加入書籤

A+A-




    滄海桑田。
    完全可以用這樣的辭藻,去描繪現如今的蔚藍星文明。
    在首次將人造物,突破大氣層,送入太空後的數百年中,人類始終堅持他們‘精神與文明齊頭並進’的發展宗旨。
    期間雖然也出現過不少紕漏,甚至數次小規模的互相傾軋,將武器對準了自己的同族。
    但那淺薄的人性光輝,卻屢屢在最後關頭,發揮著自己的意義。
    就如現實世界數十年前的兩個龐然大物,他們同樣多次將禁忌武器,大肆瞄準對方。
    可有多少次瞄準,就有多少次克製。
    這也是人性中極其微弱的那抹光,每當迸現的時候,總會讓人心生神往的原因。
    它難能可貴,微弱如螢火。
    但卻真實存在於我們每個人靈魂深處。
    所以即便源宇宙蔚藍星的人類,在發展路途當中,更甚於現實宇宙的地球,出現過微型禁忌武器,在不該爆發的地方爆發過的事跡。
    但如果以宏觀視角去看,他們的光輝,卻仍數次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事態沒有走向完全失控,人類文明仍舊輝煌不衰,時間也撫平了曾經的創傷,他們又走回了應有的發展方向。
    精神推動著科技闊步向前。
    科技牽引著精神昂揚向上。
    如今,時過境遷,蔚藍星的人類,不管在任何意義上,都比地球人類更要團結、先進。
    也理所應當的,他們的腳印,早已不局限於那輪清冷明月,而是遍布了太陽係的各大行星!
    哪怕完全不適宜人類落腳的氣態行星上,也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
    他們甚至將一個地外基地,建造在了某個氣態行星的大氣層內,利用氣體密度的差異,托起了龐大的‘陸地甲板’,建立了屬於他們的‘天空之城’。
    這得益於可控核聚變技術在內的能源突破,化學能源用於星際航行的局限性,被他們化解。
    從此,短途的星際遨遊,便更加便利與迅捷。
    早在很多年前,就實現了‘太空旅遊平民化’的他們,在科研與星際探索層麵,自然也與地球人類,拉開了世代級的差距。
    各種航天技術的突破,推動著他們,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文明邊界。
    如果將最邊緣的一顆係內行星,算作太陽係邊界的話,那麽他們的文明,已然觸碰到了邊界之外。
    但非常可惜的是,如果要將太陽引力輻射範圍內的莫爾頓雲,視作太陽係的邊界。
    那麽整整1.3光年的宏大距離,卻是他們至今,也沒能穿越的‘結界’。
    不過人類自從知曉了宇宙廣度,並親身在異星留下腳印的那天,便注定了他們,會對絢麗的浩瀚星海,報以強烈的熱情與向往。
    所以不管是航天技術,還是對遙遠星域的窺測,他們都始終沒有止步過。
    並且都得見成果。
    人們在積極的係外探測過程中,也好幾次發現了,可能有地外生命存在的星球。
    這理應是異常振奮人心的事情,那證明人類在無垠星海當中,可能並不孤獨,遙遠的星空彼岸,或許亦有智慧的光輝!
    如此‘提振士氣’的消息,也吸引了一位位對絕美深空,抱有強烈好奇心的傑出學子,前赴後繼的投入了天文學的求索路途當中。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因為天文觀測技術,久久未曾實現大突破。
    受困於技術的壁壘,人們對那幾個疑似有地外文明存在的遙遠星球,始終未能進一步的窺測。
    從而,‘疑似’始終是‘疑似’,長久未能拿出確鑿的證據來。
    更讓某些人感情複雜的是,現有的天文觀測技術,雖然沒能在無數光年之外,有進一步的偉大發現。
    但卻在對自身所處的銀河,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全新認知。
    我們在對各大星係年齡,做出判定的時候,總是將那個星係內,最古老星球的年齡,當做是整個星係年齡的評判標準。
    但蔚藍星的人類,卻在常年的天文觀測當中,驀然發現,他們搜尋了星空數百年,那顆最古老的星,竟然存在於銀河之內(注)。
    並且這顆星的年齡,遠遠大於在其他星係當中,發現的最古老的那顆。
    這就證明了,銀河的年齡,可能比以往人類以為的,還要古老很多。
    哪怕放眼整個可觀測宇宙,它也是一位極其古早的‘長者’。
    本來還有很多人,認為這應該隻是個巧合。
    畢竟雖然人類‘勤懇’的搜尋了宇宙數百年,但那比蔚藍星所有沙礫加在一起,還要繁多、浩瀚無數倍的宇宙繁星,不可能被人類完全探測的。
    所以宇宙深處,必然有比銀河內這顆,更‘年邁’的星體。
    不然那也太離奇了些吧。
    銀河是全宇宙最先誕生的星係?
    且比其他所有星係,年齡還要‘年長’很多?
    那麽以此推導,是不是能得出,銀河才是宇宙生命的最早的誕生點?
    如果人類沒在銀河內,找到生命痕跡,那麽人類是否就是全宇宙最初始的智慧生命?
    基於此,以往天文觀測當中,覺得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星體,是否當真隻是巧合?
    所以才會這麽久過去,都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聯想並偏向認可這種可能性的部分人類,心情有多複雜,不言而喻。
    他們既彷徨又慶幸。
    彷徨於宇宙之大,竟極有可能是‘無人深空’,寂寥而空虛,唯有這一株微弱的文明之火,孤獨的栽種在這無邊黑雲之上,獨自飄搖。
    慶幸於蔚藍星文明的古早,不會遭受外部驚濤的摧殘洗禮,在未知中惴惴不安。
    不過有這樣認同感的人類,終歸是少數。
    起初時,更多的人類,還是不信邪。
    他們不信宇宙如此之大,人類,乃至銀河,卻都在這浩瀚星海當中,如此特別。
    越來越多的年輕天文學者,開始了自己橫跨畢生的觀測與搜尋。
    他們越過那些一眼年青的星域,將目光投向未知的神秘地帶,日夜不輟的尋找。
    但不幸的是,遙遠星係深處的古老星體沒有找到,卻又在銀河當中,找到了比之前那顆‘長者’,更加年邁的星體。
    這下銀河係的年齡,與其他星係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並且這僅是個開始,沒多久,又幾顆更加年邁的星體,在銀河係內被發現。
    而對係外古老星體的搜尋,卻始終沒有進展。
    數十年後,人類茫然了。
    難道人類與銀河,在宇宙當中,真的就這麽特殊?
    特殊到放眼望去,竟找不到哪怕一個‘同道’?
    由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自己如此特殊的設定。
    他們原本對宇宙深空的暢想,也陷入了深沉迷茫當中,不知何處安放自己彷徨的靈魂。
    親兒子,似乎又要迷路了。
    老父親看在眼中,陷入思索。
    (注:現實地球發現的最古老行星‘瑪土撒拉’,和最新發現的最古老恒星遺跡,都在銀河係內,現實銀河係的年齡,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宇宙誕生‘沒多久’銀河係就誕生了。)
    (此段為後加:至於某些天文發燒友口中hd1星係,那是距離我們最遙遠的星係,基於銀河係大概率不是宇宙中心,所以hd1隻是離我們最遙遠,而不是最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