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寧為龍首,不為鳳尾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A+A-


    “我自是希望你未來能夠出人頭地的。”
    “這試卷在天地正氣的灌注之下,已成儒道墨寶。”
    “今日我便是將其打入你的元神之內,作為你將來元神護身之用。”
    夫子看著趙寧,眼神裏麵帶著些許期許之色。
    周圍的學官也都在低聲交談,用一種複雜的神色盯著趙寧,也並不敢管夫子的作為。
    商榮等人心中雖是微動,也想著將這一儒道墨寶給留在自己的手中,成為傳世珍寶,仔細揣摩和欣賞的。
    隻是夫子當前,已做定奪,他們又怎麽有資格在夫子跟前放肆和撒野?
    也就隻能夠眼睜睜地看著如此儒道墨寶在夫子的施法之下,飛入到趙寧的腦海元神,幫助他鎮壓自身氣運和命數。
    趙寧感覺到一張透明的試卷將自己的元神包裹,就好似身著儒袍的少年才子,元神亦是顯得剛正非凡,眉宇間透露出來一抹超然的英武之氣。
    以後但凡趙寧遇到邪術對他的元神進行攻擊,這儒道墨寶就會自動開始反擊,保護己身元神,不讓元神受到半分傷害。
    可以說,這也是夫子給趙寧留下一張底牌。
    對於夫子而言,隻要趙寧元神不死,就還有活命的機會。
    凡人縱然肉身死了,靈魂也不會立刻熄滅和消失,也可以用無上妙法將其給複活過來。
    若是修仙練氣士,那則是有所不同。
    修仙練氣,元神修煉有成者,可以奪舍重生,以及將自己化為僵屍等等邪惡生命體,更有其他旁門左道的李代桃僵之法。
    總之修仙者的手段多種多樣,就跟前世凡人的死法千奇百怪一樣的。
    趙寧這次心中倒是沒有幾分欣喜之情,而是搖搖頭,心中思忖:“隻怕這未來的風波不會少啊!”
    不過,這一條路是趙寧自己選擇的道路,縱然道路崎嶇,也當一往無前。
    夫子在處理了這件事情後,就看向身旁的眾人:“你們的記憶,我就不處理了,以後隻需要三緘其口就行。”
    說罷,眾人的嘴巴就仿佛被封印了一樣,一旦心中打算談及今日之事,立刻就變成了一個啞巴,說不出話語來,便是想要書寫文字,將其記錄下來,也會扭曲異變成其他的文字。
    這便是聖人手段,恐怖如斯。
    眾人頓覺著毛骨悚然,隻是夫子此舉,已是仁善的舉動。
    要是按照皇帝的性格,隻怕今日這些人都要死。
    而關於趙寧的事情,將會成為永遠的秘密。
    夫子到底仁善,沒有殺人,留著眾人的性命,就已經是天大的恩德。
    夫子又深深地看向趙寧:“我不便對人間事情插手,今日為破例,乃是看在你身上不世出的天賦上麵。
    千年萬年以來,我曾經見到過無數的天驕,卻沒有一個人似你如龍。
    你以後的成就或許在我之上,當得渡也。”
    天賦越高,身旁大人物的關注度也就越高。
    為什麽說出名要趁早?因為當一個人有了名氣之後,錢和權,乃至於各種關係都會紛至遝來。
    趙寧的天賦越是強大,身旁看好他的人也就越多,下注押寶的人也就越多。
    許多人這一輩子都是平庸,沒有波瀾,也沒有未來的希望。
    但是,他們心中並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如今見到趙寧,便是想要寄托一份希望,一份追逐更高境界的超脫希望。
    到時候,苟富貴,勿相忘。
    今日的恩情,便是種下去的善因,遲早會開出善果。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旦趙寧升天,登天證道,他們不也有著諸多好處?
    幫人亦是幫己,渡人亦是渡己。
    這樣的道理眾人自然清楚和明白。
    縣衙內的學官們的臉色都看起來相當輕鬆,含笑看向趙寧。
    說話間,夫子的元神已然消失無蹤,原地不見。
    神出鬼沒,神龍見首不見尾,這便是夫子。
    這時商榮等幾個考官也是走到趙寧的跟前,邁步過來。
    一見麵,自然問趙寧有什麽需要幫襯的地方,趙寧看商榮等人的示好,也相當坦誠:“多謝諸位大人關心,以後若是有時間,我們也可以多多來往。”
    這是心裏話,趙寧的崛起靠的是金手指跟自身的努力,而眼前這些人若是能夠將其拉攏過來,則是能夠給他帶來不小的幫襯。
    行走江湖,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朋友多,自然是好事情,總比敵人多要好!
    商榮見到趙寧如此懂禮貌、知人情世故,也是不由得點了點頭,說:“之前家妹與你有幾分矛盾,可否化解一二?若是需要賠償的話,你盡管開口,我們商家有的,必定相贈與你。”
    往往人際交往,便是少樹敵人。
    這趙寧僅僅隻是參與縣試,就引來了夫子,震動了天下。
    未來他要是不能高中,金榜題名,名揚天下,那才叫怪事。
    這是一頭潛龍,潛龍在淵,當可提前結交,化解彼此之間的恩怨。
    商榮的話語,也讓眾人臉色微變,似乎也聽聞過關於趙寧扇商氏耳光的事情。
    兒子打嫡母,這可是不孝的事情。
    隻是事出有因,著實是那惡毒嫡母太過分,人人同情趙寧,皆認為嫡母不對。
    故而,眾人也沒有為難趙寧。
    這便是人心所向。
    於法,兒子打嫡母,無論出於什麽情況,那都是犯罪。
    但是,法律之外,還有道德準則。
    就如同扶老人一樣,被老人誣陷,拿不出證據,去法院隻能夠認栽,如此黑白顛倒,好人蒙受不白之冤,從而導致社會道德的退步。
    無人不憐那個賠錢給老人的好人。
    人心所向,便是賠了錢,在眾人眼中他仍舊還是英雄,而不是罪犯。
    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區別。
    眾人都是過來人,世故圓滑。
    皆以儒家道德為基準,故而當他們看向趙寧時,方勸道:“於情於理,你若是真的檢舉告發自家嫡母,論律當罪,成與不成都是要被反噬,付出慘重代價。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如你們各自退一步,冰釋前嫌,息事寧人,如何?”
    喜歡曹賊贅婿:我的天賦愈發變態請大家收藏:(.)曹賊贅婿:我的天賦愈發變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