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坐山觀師鬥!
字數:8394 加入書籤
“此法甚善!”
頓弱和姚賈以及墨家門徒們,麵麵相覷半晌後,齊齊揖手稱善。
趙子虎擺擺手,樂嗬嗬道:“莫要吹我的彩虹屁,都仔細琢磨一番,當為我拾遺補缺。”
說著,看向張良道:“小房子,把章程給諸君傳閱。”
張良乖巧點頭應了,轉而把手中絹布給了韓非,卻是要讓師傅先看。
韓非指了指自己的腦子道:“為師都記下了,不用再看,給應兄看吧。”
應曜也隨之道:“給諸君看吧。”
倆老頭都是記憶力超群的主兒,無需再看一遍。
張良轉而甩手把絹布給了……墨家門徒們,對已經做出擺手之態的頓弱和姚賈視若無睹。
莫說他們不用再看,就是想再看一遍,張良也懶得搭理他們。
相比韓非已經放下心結,張良這位大秦逆賊,那才是真恨這倆人,見麵就想拚命的那種!
“哼……”
張良把絹布給了墨家門徒們,又對頓弱和姚賈二人冷哼一聲,這才回了韓非身邊坐下。
頓弱和姚賈倒是懶得跟張良這小年輕一般見識,對這種無能狂怒的小家夥,最大的羞辱就是無視。
於是,二位滿肚子壞水的縱橫家,笑嗬嗬捧起酒樽對飲,完全無視了張良的作妖,反讓張良臉黑鬱悶不已。
趙子虎看的好笑,心道:大漢留侯還是年輕啊,往後仍需多多磨練心性!
“公子已許多時日不曾做學問了,今日該講論語第幾篇了”
應曜在旁趁著空檔向趙子虎問道。
儒學博士們給趙子虎上課,如今也算總結出經驗了,一則席間少飲酒,否則一準被灌趴下,再則見縫插針,能教點什麽,便算什麽。
嗯,不指望趙子虎專心做學問了!
專心很奢侈,韓非都沒享受過呢!
趙子虎被問的滿臉茫然,眨了眨丹鳳眼後,好半晌才一拍腦門道:“季氏第十六篇,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說起禮法治國,韓非頓時也來精神了,嘿然道:“若說禮法治國,孔子之說,遠比不上我師荀子,禮法並舉才是正途,否則不論誰先誰後,不論偏重哪一方,皆如瘸腿走路。”
應曜聽他貶低孔子,吹捧自家師門,卻並不著惱,隻是打趣道:“若如此說,韓兄豈非是一條腿的大瘸子”
韓非雖師出荀子,卻是個把法家,鑽研到極致的,確實是獨腿大瘸子無疑。
“不然,老夫另一條腿,如今也算接上了,正想重修前作呢……今日咱們不聊腿的事兒,就聊禮法治國!”
“好,那就聊禮法治國。”
應曜笑著點頭,轉而向趙子虎問道:“依著公子看來,大秦如今算不算瘸子”
趙子虎毫不遲疑道:“獨腿大瘸子!”
應曜愣了愣,卻是沒料到,他會這麽幹脆,儼然不像是韓非的弟子。
畢竟,韓非的弟子,理應是法家擁躉,大秦擁躉才對,這般嘎嘣脆,把大秦批為獨腿大瘸子,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應曜心中這般想著,便將疑惑目光投向韓非,仿佛是在問:【這真是自幼跟著你做學問的弟子嗎】
韓非能讀懂他的眼神,便苦笑解釋道:“公子是這般的,他是越學法家,越瞧不上法家,越看重禮樂教化。”
“他也主張禮法並舉,與我師荀子不謀而合!”
華夏往後兩千多年,都用荀子那一套,深植到骨血裏了,趙子虎當然不謀而合。
應曜不無詫異的捋了捋胡須,又向趙子虎道:“以公子之見,秦法當改否”
趙子虎再次毫不猶豫道:“自然當改。”
應曜追問道:“如何改”
趙子虎眨了眨丹鳳眼,無語道:“我是徒弟,您才是師傅,這話應該我問您,也問韓非師傅……如何改”
應曜和韓非對視一眼,還真有點被問住了。
這命題有點大!
二人對禮法治國的理解,也存在極大偏差,一時都想讓對方先開口。
“達者為師……”
“長者為師……”
二人同時開口,卻是都想慫恿對方先說。
趙子虎呲牙直樂,笑道:“不急,不急,兩位師傅都不用急,慢慢思索,今日想不周全,或可回去寫個章程,明日咱們再論。”
張良在旁聽得麵皮抽搐,這爛慫大秦公子,可真是個人才,又逃過一節課。
不對,可不止是今日這一節課。
這命題太大了,說不得往後月餘,儒學博士們和自家師傅韓非,便要圍繞這命題掰頭。
爛慫頑虎則可【坐山觀師鬥】,逃過一節又一節課!
韓非和應曜在心裏打腹稿之際,墨家門徒們也在三五成群的傳閱布帛,將鐵鷹銳士的架構製度記在心中。
能不能為趙子虎拾遺補缺另說,往後做事可就要照著上麵的規矩了,不謹記可不行!
時間流逝,天色已然黑了,帳內升起了篝火照明。
墨家門徒們將布帛傳閱一遍後,又還回趙子虎手中,等候趙子虎的差遣任命。
不過,趙子虎卻是把目光投向兩位縱橫家。
頓弱和姚賈已經喝得醉醺醺,儼然是被趙子虎的美酒美食征服了,故而有些忘形。
“咳,兩位君長……往後便是左右副都尉,可好”
趙子虎輕咳一聲,吸引還在胡吃海喝的頓弱和姚賈注意力,道。
兩人忙是放下酒樽筷箸,齊齊揖手應道:“唯!”
但應完之後,兩人又是對視一眼,遲疑道:“我二人誰為左誰為右”
秦以右為尊,分左右,便是分高低。
趙子虎笑道:“咱們鐵鷹銳士裏的左右副都尉,跟別處的不同,一個統領坐探,一個統領行探,所以不分高低。”
“兩位副都尉自己決定,誰統領坐探,誰統領行探。”
“做好決定之後,各自為麾下任命職位,把架子搭起來,事後把名單給我即可。”
趙子虎的美酒美食,可不是容易吃的,吃了就要做事。
他這是要做甩手掌櫃了,把細致活計,都扔給頓瑞和姚賈去做,自己隻管總攬大局。
想讓他像以前的嬴政那樣,事事親力親為一把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才不做那個牛馬!
頓弱要姚賈麵麵相覷,隻能再次揖手道:“唯!”
先前還說這慫娃勝過始皇帝來著,不經誇啊。
現在看來,還是差了點的,始皇帝的勤勉,可強他太多了。
這慫娃太會躲懶!
“對了,行探之人手,如今尚不齊備,可優先布置在禦駕東巡沿途,我想先試試效果,看看能否查出點什麽。”
趙子虎再次開口,又囑咐二人道。
頓弱和姚賈自然還是揖手應了。
趙子虎轉而看向墨家門徒們,捧起酒樽道:“諸君往後為行探,奔波勞碌,卻是要辛苦了。”
墨家門徒們齊齊捧起酒樽:“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輩誌向所在,談何辛苦……公子言重了……”
趙子虎搖頭道:“辛苦便是辛苦,做不得假,我會向父皇奏請,為行探者,歲俸多加一些,算作犒賞。”
想要馬兒跑,總要給馬兒吃草,另外還要再加些豆料才行。
墨家門徒慨然:“多謝大都尉體恤!”
這卻是改口了,公子變為大都尉。
“且滿飲此杯,為諸君壯行。”
“飲勝!!!”
……
……
次日,清晨。
回去爵臣營區居住的相裏月,早早便和胖青兒來找趙子虎,依然教授劍術。
張良知道趙子虎又開始練習劍術,也又早早趕來湊熱鬧練劍。
另外,便是冷血十三鷹,胡亥和幾位兄長也來了,跟著一塊練習劍術。
趙子虎發現了小貂蟬的缺席,便趁著飲茶暫歇的間隙,向胡亥問道:“貂蟬妹妹呢”
胡亥昨日被趙高踹下車,便趁機逃課跑了,並不知道父女倆憋著什麽主意。
所以,他其實也在奇怪,為何小貂蟬沒有偷溜出來,解釋道:“我師傅說,往後要讓貂蟬妹妹,跟在他身邊專心習武做學問,不讓她出來玩耍了。”
趙子虎皺眉道:“貂蟬妹妹真就聽話了真不出來玩耍了”
胡亥攤手:“我也正奇怪呢,她為何不偷偷溜出來……興許是被我師傅的家臣看得緊了,沒有機會溜出來。”
趙子虎恍然頷首,砸了咂嘴道:“一會兒禦駕起行後,咱們去看看。”
胡亥和幾位兄弟自是齊齊點頭,嘿然道:“理當如此。”
趙子虎不再多言,把喝茶的陶壺還給相裏月,重新拿起連鞘的護手唐刀,去跟銳士扈從們對練。
“月姑姑,這頑徒總是惦記那小貂蟬,你難道就不管管嗎”
胖青兒等胡亥幾人也重新去練劍後,便壓低了聲音向相裏月問道。
相裏月愣了愣,她木訥的性子,大抵又發作了,搖頭道:“他們是自幼的玩伴,我如何能管”
胖青兒撇嘴,恨鐵不成鋼道:“我的好姑姑啊,話不是這麽說的。”
相裏月奇怪道:“應該怎麽說”
胖青兒徹底無語了:“公子身邊都有你了,總惦記著別的女子算是怎麽回事當然是不讓公子去尋她啊!”
“可他們是自幼的玩伴,我怎可……”
“是啊,自幼的玩伴,玩到白頭偕老!”
“……”
相裏月啞口無言。
但沉吟片刻後,卻仍是搖頭道:“他們是自幼玩伴,我確實不好管他,若管,那便是失了分寸,恐要惹他厭煩。”
相裏月隻是木訥,不善於這些彎彎繞,可卻不是真笨。
恰恰相反的是,她是極其聰慧的女子,心裏是有衡量有分寸的,知道自己什麽事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
去破壞趙子虎和小貂蟬的情誼,無疑就是萬萬不能做的。
說句不好聽的,她這位正牌妻子,才跟趙子虎認識幾天,小貂蟬跟趙子虎又是什麽關係
孰輕
孰重
孰親
趙子虎心裏難道拎不清嗎
相裏月若真去橫加破壞,趙子虎肯定是要惱怒的,說不得又要上演一夜七次郎的奇跡,狠狠的教訓她。
說實在,相裏月還真有點害怕!
再說胖青兒,其實是少女心性,想法做事都沒個分寸,隻求自己痛快了。
不可取!
“那……伱就打算放任他嗎”
胖青兒想法做事固然不可取,但卻是真為自己姑姑著想,撅著嘴悻悻道。
相裏月自然也懂大侄女是一片好心,便笑著捏了捏她的胖臉道:“不管,不代表放任。”
胖青兒好奇:“姑姑打算如何做”
相裏月看向以一敵二,卻已占據上風的趙子虎,挑眉道:“他要去找貂蟬妹妹,那我便陪他一起去。”
胖青兒愣了愣,繼而豎起大拇指,讚道:“高!實在是高!”
相裏月笑了笑,指著占據上風的趙子虎道:“你去,加入其中,給他點壓力,否則他又該偷懶耍滑了。”
胖青兒聞言頓時一咧嘴,苦兮兮道:“他打人可疼了……”
“先撐一撐,回頭我出錢糧,給你也打造一副板甲護身,可好”
“這可是你說的,不準耍賴!”
胖青兒被一副鎧甲收買了,摘下腰間連鞘佩劍,嬌叱一聲加入對練戰團:“頑徒,當心你腦袋,我要把你腦袋當鍾鼓敲了!”
相裏月:“……”
趙子虎:“……”
一場劍術對練持續了大半個時辰,直至禦駕起行方才結束。
然後,趙子虎當然是去尋心心念念的貂蟬妹妹。
而相裏月則如影隨形的跟著。
趙高的計策奏效了,似乎又沒奏效。
或者說,被相裏月給破了!
……
……
趙子虎的東巡生活,又進入了正規。
隻是身邊多了兩撥人,明裏暗裏的鬥法。
一波自然是趙高父女和相裏氏姑侄。
另一波,則是韓非和張良師徒,外加一些儒學博士,跟另一波儒學博士,圍繞【秦法若改,應如何改】展開激辨。
嗯,儒學博士們,也不是都一條心。
有尊崇孔孟之說的,認為應該廢出一部分嚴刑峻法,再側重一些禮教。
但也有尊崇荀子之說,認為應該禮法並舉,秦法不必廢除太多,把教化提上去便可。
荀子終究是後聖,距離當今也不遠,學說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