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拯救大明的計劃

字數:4447   加入書籤

A+A-




    王鵬君進入書房後,除趙德業外,剩下的人都忙站起來行
    趙德業揮手示意趙哲離開,這無疑讓趙哲有些心酸——這種聚會,即便是旁聽的資格,也能獲取巨大的權力!
    除了趙德業和王鵬君外,書房內還有禮部右侍郎楊旭然、工部左侍郎張瀚文、吏部郎中劉濟、右副都禦史常紹渾——這些人都是趙黨的核心骨趙德業這些年以閣老的身份兼吏部尚書,明明權勢滔天、但表現的卻異常低調,很多人都以為他是被女婿牽連,導致沒有黨羽,所以才不得不選擇低調,但實際上趙德業的黨羽已經遍布六部衙
    在東林黨和溫體仁等人處處使絆子的情況下,王鵬君的戰略計劃之所以能順利實施,一是宮內大太監的支持,二是趙黨的支
    趙德業是個有能力的人,也一直有青史留名的野心,所以他還是想為大明做點實事
    由於王鵬君的緣故、趙德業和文官體係漸行漸遠,在加之趙德業本身的硬實力不夠,所以他隻能選擇低調,但如今顯然不一樣了,王鵬君已經成為讓天子都要顧忌三分的存在,所以論硬實力,趙德業不輸於任何
    趙德業的趙黨與東林黨有很大關聯,對東林黨的陋習,趙德業是十分清楚的,東林黨成立的目標也是為了拯救大明,而且也出過很多人才,但事實上東林黨卻反而成為大明中興的阻力——天啟和崇禎都曾重用過東林黨,使朝廷出現眾正盈朝的局麵,但卻反而導致大明的國力開始下
    大明如今烽煙四起、正是急需用錢的時候,但國庫早已入不敷出,北方的財政體係基本上已經廢了,要想解決財政危機就必須從江南弄錢,而江南的錢基本上都掌控在江南士紳的手裏,東林黨的基本盤就是江南士紳,從江南士紳手裏弄錢,等於是挖自己的根基,他們做不到、也不敢這麽
    趙德業顯然想聯合王鵬君做點實事,所以他並不反感王鵬君的一些手
    由於趙德業以往不爭的緣故,所以趙黨基本上從來沒有發出過統一的聲音,但如今趙德業準備站出來與其它政治勢力鬥爭,那麽內部就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聲音,這也是趙德業趁大壽接見自己心腹、並且讓他們和王鵬君認識的原
    “把韃子趕回關外的把握有多”趙德業是知道內情的——鄭芝龍已經開始領人襲擊韃子的後方,但即便如此,趙德業依舊有些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在北直隸和關外的軍事力量是不如後金的,但後金的國力不如我們,隻要打成消耗戰,韃子必然會退走,所以理論上韃子退回關外隻是時間問但戰場瞬息萬變,最終結果會如何,誰也不知”韃子入關後,明軍理論上不可能敗得這麽慘,結果卻差點連京師都丟
    紙麵上的實力,終歸隻是紙麵上的實
    能入趙德業眼的、自然不是空談誤國的人,所以他們自然能聽懂王鵬君的話——王鵬君的意思是,隻要朝廷不作妖,把韃子從關內趕出去隻是時間問題,但朝廷如果作妖,那結果就不好說
    六部尚書、內閣閣老和崇禎是又菜又愛玩,如果不是他們瞎折騰,局勢不會壞到這個地步——要不是王鵬君一再抗命,說不定京師已經被韃子給拿下
    “周瞻的能力如何?”右副都禦史常紹渾想知道的自然不是周瞻的能力,而是王鵬君對南直隸的影響
    崇禎如果遷都,唯一的選擇就是南京,而南京是東林黨的根據地!如果王鵬君能保留自己在南直隸的影響力,那麽遷都後,王鵬君依舊是盤然大物,與王鵬君結盟的趙黨也不會垮
    王鵬君看了眼趙德業,見趙德業點頭後才開口說道:“紈絝子弟而已,翻不起什麽風”
    “能把韃子趕回關外,自然最好,但我們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南直隸那邊,伯爺還是要盯緊一”吏部郎中劉濟雖然品階不高,但在吏部的影響力卻不
    以王鵬君和遼東軍的關係,隻要天子還在北京,就沒人敢輕易動王鵬君,劉濟等人唯一擔心的是遷都後王鵬君無法掌握南京錦衣
    “如果真到了遷都那一步,我也有把握壓製東林”王鵬君早已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的承諾、眾人自然是相信
    “大明的困境,說到底是因為沒錢,其次才是官吏的問如今天下的田地八成都掌握在宗室、士紳和勳貴的手裏,而他們是不用納稅的,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大明就沒有中興的可”趙德業說的這些,大明的政治精英大多都知道,但知道歸知道,誰也沒有能力解
    “解決財政危機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開源、二是節流,開源目前能做的隻有征收商稅和加征,節流則可以整頓官”王鵬君說
    土地問題牽扯太大,如果朝廷敢現在就實行士紳一體納糧的改革,那麽隻有兩個結果,一是殺了主持改革的人、二是大明滅
    崇禎這幾年不斷加征,在加上王鵬君在南直隸征收的商稅——大明這些年國庫的收入並不低,但拔出去的銀子,有一大半都被官員貪了,所以才會導致財政危機愈演愈烈——比如拔給遼東、通州等地的餉銀,被貪汙的銀子接近八
    “南直隸能收這麽多商稅,一是因為南直隸商業發達,二是因為海上貿易,北直隸或許可以嚐試一下,但其它地方多半是沒希望”趙德業說
    士紳和官員在商稅一事上是不願意配合的,地方官府甚至以收不到商稅為榮!
    商稅一直存在,之所以收不到稅銀,是因為偷稅落稅,要想避免偷稅落稅、就必須有一支專門的武裝力其它地方的商稅本就不多,專門安排一支武裝力量收取的話,可能還不夠稅丁的餉
    “銀子終歸不是糧食,老百姓是要吃飯靠海上貿易獲取白銀解決財政危機、無異於飲鴆止渴,銀子無法當飯吃,用不了幾年就會銀賤米貴,到時情況反而會更加麻”工部左侍郎張瀚文對海上貿易是比較了解的,他不反對海上貿易,但認為因該控製海上貿易的規
    在張瀚文看來,糧食不能當飯吃,用大明的東西大量換取白銀、反而會讓此時的大明陷入困
    張瀚文的話還是有些道理在王鵬君的扶持下,海上貿易開始蓬勃發展,江南改稻為桑的情況益發嚴這些年王鵬君雖然為朝廷弄了不少銀子,但也進一步加劇了大明的糧食危
    “要想徹底解決大明的財政危機,必須士紳一體納糧,但這是個大工程,短時間內無法做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海上貿易獲取白銀、暫時緩解大明的困境,然後引進國外高產量的的農作物緩解大明的糧食危機,接著在騰出手在九邊構建一道安全的防線,徹底把韃子和蒙古人擋在關外,同時整頓文官集團,重新打造一個廉潔高效的政治體係,然後在解決土地矛盾,從而徹底解決叛軍的生存土”其實海外也是可以采購糧食的,但利潤太低,沒有海商願意用商船裝糧
    士紳、宗室和勳貴的手中有大量的糧食,用銀子從他們手中換糧,短時間內自然不會出現銀賤米貴的情
    大明如今病入膏肓,虛不受補,最缺的就是時間,通過海外暴利,讓大明獲得一些時間,然後在治病救人——這是王鵬君開出的方
    趙德業、張翰文等人雖然都有中興大明之誌,但本身對大明的未來是比較絕望的,但聽了王鵬君的計劃後,眾人又點燃了希
    王鵬君的名聲在士林階層是臭大街的存在,所以張翰文、方景平等人對王鵬君多少是有些誤解的,但見到真人後,才發現王鵬君完全不是他們想象中的王鵬
    “海外的農作物有多高的產量?”受製於時代的局限,劉德業最關心的還是糧
    “不同的地方,產量會有所不同,但如果海外的農作物能夠在大明推廣,百分百能解決大明的糧食危不過推廣需要時間,我已經安排人在育種,要想在全國推即便天下太平也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如今的情況,最少需要十至十五年才能全國推”新農作物雖然產量高,但也需要育種才能適應當地的土質和氣候,而且老百姓接受新農作物也需要時
    “天子讓南京錦衣衛獨立後,即便你能奪回南京錦衣衛的控製權,但商稅也肯定會受到影響,到時是否會影響伯爺的計”戶科給事中方景平有些擔心的問
    “影響自然是有影響的,所以節流非常重要,國庫拔出的銀子要盡量每一分都落到實處,否則肯定是不夠”海上貿易雖然有巨利,但大多掌握在鄭氏家族手裏,王鵬君也隻是跟著喝點湯而
    即便南直隸的商稅銀沒有變化,對朝廷而言,錢糧也遠遠不夠大明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平叛撫民需要巨額糧餉、重新打造九邊防線也需要巨額糧
    不夠歸不夠,但王鵬君的路線無疑是正確的,如果能堅持走下去,或許有再造大明的機會,但以皇權的尿性,絕對不會沿著這條路一路前行——張居正的改革雖然有缺陷,但如果能堅持走下去,大明此時絕對不會陷入這樣艱難的處
    “隻要朝廷不搗亂,伯爺的計劃確實是可行”楊旭然雖然能力不如其它人,但眼光還是有的,王鵬君的計劃還是有操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