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昭昭天命!

字數:7496   加入書籤

A+A-




                      曲阜學宮
    最初之時,曲阜學宮坐落於曲阜城郊。
    但是慢慢的,學宮就成了新的中心。
    說起來,這裏也有很多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那時的孔聖還沒有現在這麽厲害。那個時候的孔聖還很年輕,也沒有遭遇過太多毒打,然後就被魯國的國君任命為大司寇主持魯國的政事。
    那個時候,孔聖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初代君主。
    雖然在巢國這種小地方,初代君主就是老天爺一樣的存在,可是在魯國這種大諸侯的麵前,初代君主真的不算啥。
    尤其是魯國乃是當年周公旦的封國,裏麵有著許多周公旦留下來的傳承和寶物。你孔丘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初代君主了確實很了不起,可是在俺們魯國,又能算得了啥?
    最終,孔聖改革失敗,被貴族們聯手趕出了魯國。
    從那以後,孔聖就開始了周遊列國,見識天下。
    最終,在遊曆天下的過程中,孔聖的私學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也教授出了一位又一位初代君主或先天真人作為弟子。
    最後,就是鼎鼎有名的大決戰。
    那一戰,煉氣士三聖聯合諸多貴族打上了鈞天之主的淩霄寶殿。
    對了,這個幕後黑手,以九天自居,分別是中央鈞天、東方蒼天、北方玄天……
    鈞天之主統領九天,據說全盛時期,每一位九天之主都是貨真價實的天命者,堪比前朝四大伯侯的開創者。
    那一次決戰之後,鈞天之主隕落,破碎的淩霄寶殿被李聖拿走,親自坐鎮洛陽,防止意外發生。周天子隻能捏著鼻子撇清自己和九天之主的關係,同時還給李聖封了個收藏室之史的官職,讓他管理大周的圖書館。
    那一戰之後,魯國上下震驚,最終貴族們和國君們一起再次邀請孔聖回國。
    回國之後,孔聖也不願意再摻和政事,就直接在曲阜城郊劃了片地開了座學宮。
    如今,學宮之中強者如雲,時常有初代君主或先天真人進出其間。連帶著曲阜之地麵積擴大了許多,但是中心卻從過去的貴族區域轉移到了如今的學宮區域,學宮才是曲阜的核心所在!
    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了學宮,所以齊國已經至少上萬年沒有讓魯國有滅國之危了。
    孔聖來了,曲阜就太平了!
    學宮之中,穿著藍色衣服的韓氏公子和穿著青色衣服的張氏公子再次聚集在涼亭之中,周圍則是韓氏和張氏的子弟作為親衛,守候在一旁。
    石頭圓桌之上,擺放著從鹽城買到的書籍和報紙。
    這些書籍仔細一看,也有好幾十種了,鹽城正兒八經發放的書籍,每一種這裏都有。最上麵則是擺放著鹽城最近幾日的官報,上麵圍繞著造紙術和書籍可謂是大書特書,已經連續講了好幾期,可韓氏公子看著這些報紙卻一點都不嫌煩。
    “看到沒,這上麵打算麵向全天下征召有學識的人前去編撰千字文。”
    “華君說,他打算編撰這麽一部專門用於蒙學,專門用於教授孩子識字認字的千字文。”
    不知不覺的,韓非對於薑華的稱呼,已經從直接喊他的名字變成了華君。(這是春秋戰國時代對某人的尊稱,不是日本鬼子……)
    “他還說他自己學識淺薄,沒法完成這項重任,所以才麵向整個天下發出邀請。”
    “他還說,如今的鹽城正處於戰爭狀態,所以也擠不出太多的經費,隻能把最終參與千字文編撰的姓名留在編輯這一行裏麵。”
    說到這裏,韓非臉上的笑容就更加燦爛了,至於對麵的張良更是直接搖了搖頭。
    “什麽沒錢?我看這就是想要讓大家免費幫他編書,偏偏還拿著編輯名單當做誘惑,這就是陽謀,真是肚子裏全是壞水!”
    “此人終究出身不行,有才無德!”
    聽到這裏,韓非直接就搖了搖頭,自己這位小夥伴平時挺聰明的,可是一遇到和出身有關的事情,就聰明不起來了。
    還是太過於看重出身,還是太年輕了,經驗不足,經曆的事情也不夠多。
    不過,想了想小夥伴的年齡,今年也才剛剛二十出頭,真的挺年輕的,這麽一想也能理解。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自己這樣,超越出身,超越天下,看破一切!
    “子房,你不能用要求普通人的道德標準去要求一位太守,去要求一位未來的封君,這是不合理的。”
    “實話實說,我已經動心了!”韓非接著道。
    張良刷的一下抬起頭來看著韓非,滿是疑惑“公子這是打算離開曲阜?可公子在曲阜才待了多久?不過才七年而已,公子這就打算離開了?”
    “七年時間不長不短,但卻讓我見識到了許多不同的思想,也讓我見識到了很多真正的天才、強者。”
    “你也知道,我的師父不是孔聖而是孔聖代師收徒的師弟荀師。”
    “我的好友,也不是那些傳統儒生,我的好友是衛國公族出身的鞅,是楚國的斯……”
    “我們這些人,在曲阜談不上受歡迎,嘴上喊著要把我們開除儒籍的儒生不在少數,每天總想著和我們打一架的儒生也不在少數……”
    “孔聖還在,這些事情會控製在一定範圍內的。”
    “孔聖本人確實無所謂,心胸寬廣,可是孔聖的另外一位師弟軻師叔,他和師父的觀念衝突實在是太大了。”
    孔聖目前為止,隻有兩位師弟,全都是代師收徒。
    一位是孟軻,此人主張人之初性本善。
    一位是荀況,主張人之初性本惡。
    反正,這兩位師弟經常處於王不見王的狀態。
    孟軻很喜歡辯論,尤其是吵起來的時候脾氣那叫一個暴躁,誰都敢噴,噴孔聖的次數也不少!
    偏偏荀況也不是個怕事的,噴就噴唄,誰怕誰啊?
    大多數時候孟軻辯論都吵不贏荀況,最終吵著吵著就動手了,二人一動手,他們的門人弟子親友也就都跟著動手,打啊打啊,又不能打出人命,很多時候都打出了真火,可是有孔聖壓著,無論如何也不能出人命。
    到了後來,就隻能王不見王了。
    有伱沒我!
    有我沒你!
    邀請了孟軻,就不要再邀請荀況,反之亦然。
    這兩派,如今已經算是公開決裂了。
    要不是孔聖在上麵壓著,這兩派估計會互相開除對方的儒籍!
    想到曲阜如今的情況,張良直接歎息道“三大學宮數曲阜學宮人數最多,出身最雜,矛盾最多。”
    “但如今正處於天下大變的關鍵時刻,無論如何,也不會直接動手吧?”
    “關鍵是我已經到極限了,接下來是時候到處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書,雖然我如今就能直接突破,但我覺得還是再去看一看瞧一瞧。”
    “公子你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先天真人而已,不是很難,讀書的時候,讀著讀著也就明白了一些道理,看到了前路,繼續讀書,讀著讀著,就瀕臨突破了,如今我已經快要壓製不住了。”
    說著,韓非就拿出了自己寫的一些文章“這幾篇文章都是我最近寫的……”
    張良看了看韓非的文章,頓時就明白了,韓非和儒生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
    讀到這裏,張良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怪不得韓非想要跑路!
    在儒生大本營裏麵高聲大喊儒以文亂法!
    這句話估計喊出去之後,以後走夜路都得小心被人給套麻袋扔河裏。
    “學宮雖好,可這裏畢竟是儒生的學宮。”韓非淡淡的道。
    “所以,我打算前往鹽城親自考察一番,如今鹽城的一切很新奇,很新鮮,隔著這些官報,我隻能隱約覺得鹽城在搞一種很新的東西。”
    “在過去,天下是君主、卿相、大夫、士人、國人、庶民、野人,層次分明。”
    “可是如今的鹽城,卻完全不是這一套。”
    “鹽城那裏,如今似乎打算全員變成道人。可一個完全隻有道人的國家,又該如何存在,如何治理呢?”
    “鹽城的一切對我這種學者而言,其實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如今,我打算趁此機會前往鹽城親自考察一番。如果可以,我會把我的文章直接發表在鹽城的官報或者期刊之上。”
    “如果可以,我到了鹽城之後,我會直接起一個筆名,然後在鹽城辦理一份新的報紙,這份報紙就專門講述我的一些所思所想,然後看看能否聚集一些誌同道合之人!”
    “最重要的是,造紙術和報紙讓我看到了新的東西!”
    聽到這裏,張良認真思索了一番“我承認造紙術很重要,有了此法之後,大量的知識就可以記錄在書籍之上傳承下去。”
    “書籍的價格也非常親民,這就意味著讀書的成本將大大降低,讀書人的受眾可以直接擴大十倍以上!”
    “而且,更多的人也都擁有了著書立說的資格,這確實是前所未有的文教盛事。”
    “鹽城也可以趁此機會擴大影響力,吸引足夠多的人才,那薑華也能趁此機會獲取天命,未來成為真人幾乎是必然之事。”
    “可是,還有什麽呢?”
    韓非看了張良片刻,隨後就歎息道“子房,我從不懷疑你的智慧。”
    “可是如今,你顯然已經被出身、過去的環境給束縛住了。”
    “真正的智者,要脫離這些束縛。不是說智者一定要出賣自己的出身,而是智者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擺脫自己的出身,擺脫個人的局限,這樣才能真正的站在高處來評價一件事情。”
    “就像這造紙術,看到了書籍便宜,聯想到讀書人群體擴大,聯想到會有更多的人著書立說,這確實不假。”
    “可是,我卻借此事看到了鹽城更大的野心!”
    “當然,鹽城也從來沒有遮掩過這一點,隻是過去的你沒有看穿而已。”
    “子房,你的智慧被身份立場束縛住了,這其實是大一統的功業啊!”
    大一統!
    這三個字就像是石破天驚一樣,直接讓張良呆住了。
    幾乎是呼吸之間,張良就想清楚了一切“起初之時,鹽城借助著期刊,直接在期刊之上記載各種道法的思路,描述許多有價值的猜想,以此聚集誌同道合之人。”
    “雖然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在看笑話,都在趁機占便宜,可是此舉確確實實的幫助鹽城,把各種黃級期刊順利的推廣到了全天下。”
    “如今,鹽城的黃級期刊,已經是全天下大多數貴族和煉氣士的必讀之物!”
    “就連玄級期刊,也時常出現在各種黑市之中。過去的時候,我還以為這是有些大人物出手了,如今看來,泄露在黑市裏麵的玄級期刊,未嚐不是鹽城故意放出來的!”
    “慢慢的,全天下的貴族和煉氣士就認識了鹽城的文章,也接受了鹽城的度量衡!”
    “久而久之,不同國家間的貴族做生意的時候,就會采用鹽城的度量衡,因為這是一個雙方都接受的度量衡!”
    “當所有的跨國生意都使用鹽城的度量衡之時,這豈不就是完成了至少一半的度量衡大一統?”
    “而此刻的造紙術,鹽城也一定會抓住機會,多出版便宜的、有價值的高質量書籍。當這些書籍流傳到全天下每一位國人手裏的時候,鹽城的文字,就從貴族、煉氣士群體,擴散到了士人、國人群體,國人的兒子女兒們,也會刻苦學習這種文字。”
    “這,算不算文字上的大一統?”
    “我似乎明白了到底什麽才是天命!”
    “大一統,讓天下定於一,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天命!”
    韓非微微點頭笑著道“至少,煉氣士群體的大一統即將實現。從此以後,煉氣士群體都會學習使用鹽城的文字、度量衡!”
    “而隻要鹽城期刊利用的好,那麽不久之後,煉氣士群體的貨幣也會實現大一統。”
    “加在一起,這便是文字、貨幣、度量衡的大一統!”
    “此等偉業,不知道也就算了,如今既然知道了,又怎麽能錯過呢?”
    大一統,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昭昭天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