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宋徽宗的瘦金體

字數:3539   加入書籤

A+A-


    成功混進黑龍潭的這個見不得人的地下鬼市,麵對著宮裏流出來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陳慕武反而不知道該把目光放到哪裏
    擺在長桌正中的一對花瓶,無疑是整個房間內最為璀璨奪目的寶貝,那幾個西洋人圍著這一對花瓶轉個不
    陳慕武也知道這花瓶好看,但關於這對花瓶是什麽朝代,什麽款式,上麵畫的是什麽題材,他是一問三不
    真應了那句俗話,叫做“奈何大哥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陳慕武現在應該就是這句話裏的大哥的化
    除了這一對花瓶以外,桌子上還有幾個青銅做成的小器具,也令外國洋人頻頻駐足流
    比起花瓶來,陳慕武對青銅器的知識更豐富一些,他最起碼知道這些都是商周時代的產
    至於青銅器上的花紋與銘文,他仍舊是兩眼一抹
    桌子的角落擺著數量眾多的卷軸,反而成了整間屋子裏最無人問津的地
    陳慕武隻好把目光放到這些字畫上,他同樣不懂得國畫鑒賞,但想著如果能認出落款上寫的誰的名字,通過這位作者的知名度,他也能粗略地判定字畫的價
    於是陳慕武走到角落,隨便展開一幅字
    桌子後麵的那幾個太監見狀,隻是看了他一眼,然後就繼續圍繞著花瓶和青銅器對著幾個洋人獻殷
    看樣子,那些器物的價值在他們心中,比這些字畫要貴重得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憑他那同樣淺薄的古代藝術知識,陳慕武想要認出這些畫上的作者是誰,同樣難比登
    他展開的第一個卷軸,是一幅狂草,這對沒有草書功底的他來說簡直就如同天書一樣,隻能再依原樣卷了起
    第二幅,他能認清上麵的字跡,但卻不知道這個作者是
    第三幅,外甥打燈籠,照
    ……
    就這樣,陳慕武一連展開又闔上了七八幅字畫,每一幅都能從泛黃的紙張上看出來年代久遠,但他卻沒有一個能認出來作品的作者是
    他現在隻恨自己當初受到的藝術熏陶還是不夠,真是書到用時方肯少
    陳慕武的心中已經萌生了退意,但還是下意識地展開了第九幅
    這一次,他先是看到了一叢樹枝,樹枝上開著白色的小花,沒有這方麵常識的他,連這種花是什麽種類都搞不清
    然後在其中的一枝樹枝上,立著一隻紅色臉頰的小
    幾尺見方的畫麵上,內容就隻有如上這麽
    陳慕武不知道這幅畫的藝術水平是高還是低,隻能遵循一直沿用的笨辦法去找作者的題
    皇天不負有心人,翻看了將近十幅畫中,在這一幅的題跋裏,終於送給了他一份驚
    雖然沒找到作者的名字,但他的那筆字,陳慕武是再熟悉不過
    中囯上下五千年,幾百位皇帝中,藝術造詣很高的有許
    但寫出來的毛筆字能自成一體的,隻有道君皇帝一個
    這一筆漂亮的瘦金體,讓陳慕武立刻就想到了宋徽宗趙
    他又仔細端詳起題跋上的內容,在其中看到了“禁籞”、“來貢”等彰顯皇家身份的字樣,這讓陳慕武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猜測是正確
    別的字畫他不能確定其來曆和價值,但麵前的這一幅,陳慕武能確定是來自將近一千年前,東京汴梁的皇宮之
    他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努力放鬆著麵部的肌肉,盡可能地不讓別人,尤其是那幫太監們看出來自己的異
    陳慕武小心翼翼地把畫重新卷起,放回到書畫卷軸堆裏,心裏卻牢牢記住了這幅畫的外形特
    他又在此處裝模作樣地盤桓了一段時間,期間還有幾個洋人來到書畫堆中淘寶,每次看到有人的手指來到那幅畫的附近,陳慕武總會把心提到嗓子眼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他才穩準狠地抽出那幅畫,為了掩飾,又隨便拿了另一個卷軸,一同抱在胸
    “這位先生,我對這兩幅字畫十分之喜愛,覺得它們和我很投緣,時間倉促未能仔細欣賞,想要帶回家去好好把玩,不知道能否割愛乎?”
    陳慕武又走到之前盤問他的那個太監麵前,還故意把話說得文縐縐
    這是如今?本人一慣的毛病,言語裏總喜歡夾雜一些之乎者也,比中囯人還愛拽
    他在心中模擬了許多商戰中的場景,以為今天和這些太監們的討價還價,會是一場腥風血雨般地鬥智鬥
    結果萬萬沒想到,那個魁梧的太監連眼皮都懶得抬一眼,回給了陳慕武一句他怎麽絞盡腦汁都想不到話:“細的一百塊大洋一卷,粗的一百”
    敢情這根本就不是論藝術價值,隻是論畫的長短啊?
    轉念一想,倒也釋
    如果這幾個太監會接過畫來,給自己講解這幅畫上的哪裏有多好,哪裏有多妙,然後不斷地往上哄抬價格,那麽反而是不正常
    他一個後世接受了二十年高質量教育的博士生,都分辨不出來書畫作品的優劣,那幾個太監又怎麽能區分哪個值錢,哪個不值錢?
    他們心中其實隻有一個觀點,那就是皇宮裏的東西沒有孬的,隨便偷幾個出來賣,都能發上一筆橫
    太監們的這種表現,讓陳慕武認定了桌子上擺著的這些寶貝,就是宮裏流出來的真品無疑!
    他快速算了算自己身上的所有錢財,五枚小黃魚價值大洋一百五十塊在如今還是把銀圓和銀兩作為主要流通貨幣的時代,金子在國內遠沒有之後那麽值錢,一枚小黃魚大概能換三十左右塊大洋),兩百塊?江興業銀行的紙票,能折一百八十
    也就是說,除了自己懷裏的這兩幅字畫,他甚至還能再回去挑上一
    正在此時,幾個西洋人也結束了對花瓶和青銅器的博弈爭
    價高者得,一個留著大胡子的老外最終獲得了花瓶的所有權,幾個青銅器也紛紛物歸新
    然後他們就一窩蜂地奔向了字畫堆那邊,根本連打開都不打開,看都不看,就像一到冬天,邶京城裏的老太太們圍著大車搶白菜那樣,眼瞧著就要把十幾幅字畫瓜分得幹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