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蓄勢裏外大事

字數:3346   加入書籤

A+A-


    傍
    清江縣城
    落日餘暉,霞光點經過一天的探尋,成功的排除了幾個鄉鎮以後,可算把岩鹽礦可能存在的大致方位又繼續縮小了大
    不過夜色加深,在這個沒有夜視設備的時代,可就沒有繼續往前探尋的條件
    朱棢一行人朝著臨江府城內城前行的身影,在這天地間最後的光輝中逐漸被拉的越來越
    ……
    可算是又回到休息的院落了,接下來的晚練以及泡藥浴一氣嗬成完成以後,朱棢總算是有了些許空閑時
    一柄折扇,一個竹床,點上幾縷雲煙驅蚊,一個愜意的環境這樣不就創造出來另外加上三兩杯小酒,再整上一盆鹵煮,小日子還是可觀
    閑暇之餘,揣著兩本古書細不多時,一個士卒躡手躡腳走了進低聲匯報道:
    “主子,都安排好了,全數安置在隔壁的臨近院”
    瞧著辦事的效率倒是利索的緊,朱棢點點頭:
    “這些人可都是咱的寶貝人才,切記安排好手底下的兒郎守護”
    士卒立馬稱是,絕對不敢馬
    “辛苦去吧,安排好以後就去歇”
    “為少主服務,不辛”
    士卒又是表了個忠心以後才徐徐退
    朱棢則繼續攤開清江的地圖仔細看了看,確定的鄉鎮也就隻剩下零星的幾個了,明天繼續抓抓緊這麽個大礦一旦探出來,到時候咱也是手底下有礦的男人雖然是個隻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大岩鹽礦,但是這玩意隻要占著那就是穩妥的,再砸錢狠狠的砸錢,鹽井取用鹵水曬鹽都得曬起
    轉眼又是三日過去,雖說不長莊稼的鹽堿地找著了一大片,但是離著朱棢記憶中存在的那等大岩鹽礦還是相去甚
    遇到這事,無奈也沒什麽辦法,畢竟這種專業的活,也就隻能蒙頭繼續等待技術人員勘探
    又是一連七日,雖說是這邊的岩礦還沒個影子,不過軍屯這個大事件可算是徹底鋪開了局可能是得益於此前布控臨江府局勢的鄧誌明兩兄弟手底下諸多山寨的影響,撂荒的地界可是不在少軍隊入駐,盡心盡力整合之下,數不盡的田地正在逐日被收拾出來,軍屯形式可謂是一片大好之
    美好的事物嘛,尤其是田地這種價值可觀的重資即使全部都是軍伍中人壓著一眾俘虜手把手開墾出來的,那也還是惹來了一陣眼紅的家
    一片荒地丟著荒蕪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說這是他們家的東但是隨著這愈演愈烈並且逐漸可觀的規模,有那麽一幫子眼紅的人可就已經望眼欲穿,直欲親自下場更有甚者不知道是聽了哪一家人的揣度,拿出了不知道從哪裏搞來的百年前的憑證,信誓旦旦說這是他們家的祖產,要求賠償或者是把土地還給他
    如果這是普通人那可就是更難說清了,但是朱棢的死命令早早就下達到了各個部隊,管殺管於是坐鎮各縣的駐軍抓了一批人當壯丁以後,地麵上的事情也算是暫時性的徹底踏實
    戰亂時刻,凡是手上有兵丁的就是王這話放在此時的臨江府,果真是貼切至一則臨江府是南下的軍隊糧食運輸道路之一,這個時候敢出來跳脫可不就是活膩歪二則新淦的諸多山寨被大軍掃平,俘虜的人此時都拉來開墾荒田了,這就是震
    整個臨江府,眾多大小地主、耕讀世家也是有脾氣說不出來,畢竟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詩書禮儀,以及文治一麵對這麽一群隻顧著屯田的軍伍人士,可不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講不怎麽整都是沒辦法的僵局,他們也就隻能跟著一起悶頭開墾田地,以備來年春耕
    同
    常遇春領兵南下到了吉安府府城,常遇春不愧是常大膽,遣人進城邀請占據吉安府的饒鼎臣出城兩個人坐而論談,表示打我就不打你了,但是小老弟你得良心點,派兵跟我打贛州去
    饒鼎臣一看,你常遇春堂堂常大帥可還是個號稱“常十萬”的軍中猛將,我出城跟你單刀赴會那不是自投羅於是他便讓小兒子代替出城相常遇春雖然不為難,但是饒鼎臣的小兒子看著眼前這個主,想起聽說的消息他可算是朱吳軍伍中最為嗜殺的猛人,想跑又不敢跑,隻能戰戰兢兢的陪著喝著小常遇春也沒多加為難,不隻是好酒伺候著還送了此人不錯的衣物布
    不過酒好喝,東西好拿,常猛人的這一關可不好等到饒鼎臣的小兒子剛起身準備回去的時候,變故就來的清晰突然
    “慢”
    常遇春虎口輕
    饒鼎臣的小兒子立馬站定,原地罰站了,顫顫巍巍的抱拳問道:“請…請大帥指”
    “不用緊張,大人的事情不會遷怒於你們小既然你父親沒來,那就替我帶個話回我如此真心誠意的邀請你前來喝酒暢聊,為何藏起來不願意出來相可是有什麽想法不是?”
    看著眼前的人還是一動不動的,常遇春擺擺手:“回”
    饒鼎臣的小兒子躬身抱拳:“拜別大”
    當夜,也不知道饒鼎臣是什麽腦回路,聽完小兒子繪聲繪色的模仿話語以後,他替他連夜帶人從吉安府城撤走,遁往安福而
    至此,吉安府定,駐軍守之,其餘部隊順江南
    八月
    常遇春重兵圍城贛州府,手下諸部將帥輪番開啟了對贛州府城的圍
    不同於新淦州的一鼓作氣直接拿下,以及吉安府的不戰而屈人之贛州城,可是一塊極其難啃的硬骨
    這個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四省交界之從東晉太守高琰夯土築城開始,此後經唐、宋、元各個朝代的修繕加固,最高處甚至有高達十一、二米,厚度達到七尤其是北宋時期出了個大狠人孔宗翰,任職贛州知府的時候,下令用鐵水澆築城牆石基,並且用磚石修葺城再加上三麵環江,以及護城河、牆垛、城樓、炮樓的修建,讓這座城池更加的堅不可諸如“鐵城”、“石城”的名號都被灌注到了贛州城的身而且就算你想用水淹法,那也是萬萬行不通贛州府城的下水道係統可以說是貫通古今,據說沿用到了千年以後都還是完好如
    九月初,朱吳一方政權似乎是必啃贛州城這塊硬骨頭,又是一路人馬以平章彭時中引兵前往贛州共同圍攻贛州的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