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勞心勞力賈文和

字數:4278   加入書籤

A+A-




    第110章勞心勞力賈文和

    “你是說……東門失守,張濟叔侄二人都陷在黃巾中了?”

    郭汜歪著腦袋,捧腹大笑,“文和,你聽聽,多荒唐!”

    他按在矮幾上的手抖個不停,似乎是笑得乏累,下一刻卻突兀抬頭,一把掀翻矮幾。

    桌案上的素紙竹帛“嘩啦啦”灑了一地。

    “來人!將這滿嘴胡言之人拖下去!”

    “將軍!將軍!小人句句屬實啊!”

    賈詡聽著那傳信之人的聲音逐漸消失,無意觸郭汜的黴頭,當下木頭似站在柱邊,並不出聲。

    屋內寂若無人,唯有郭汜氣喘如牛,他雖不聰明,但也知道現在自己和張濟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往日再如何看不上對方,暗地裏爭鋒相對,到了外敵相攻之時,他二人也該化幹戈為玉帛,精誠合作才是。

    張濟既陷在城中,想要守住長安,僅憑他一人之力是斷然不可能的。

    郭汜恨恨錘在案上,急得直嘬牙,“文和,你有何策教我?”

    賈詡不想說話。

    他尋思自己為了保命投到郭汜麾下以來,那次沒在事情變得危急前給郭汜提過醒。

    每次都是他戰戰兢兢跟郭汜說:“將軍,事出反常必有妖,詡以為此事定有蹊蹺。”

    然後郭汜大手一揮:“文和多慮。”

    接著就往作死之路上一路狂奔,賈詡拉都拉不住。

    最後發現事情不受控製,又去找賈詡給自己擦屁股,這時才略微放低些姿態,一口一個“文和教我”。

    真當我一點脾氣都沒有?

    賈詡心說這郭汜當真愚不可及,不可救藥,非是能保我身家性命之主,也罷,且再為其畫策,若是黃巾當真不可抵擋,我也該早謀退路。

    “將軍,黃巾破壞在外,而霸上兵不先有警,若說黃巾流寇山脈,繞調令關亦得聞耳,然其別據滻灞二地亦無動靜,將軍不以為異乎?”

    郭汜聽得犯迷糊,從前他也見過賈詡為李傕謀劃,上次聽到對方這般文縐縐的話語,還是賈詡提出“奉國家以征天下”的時候。

    他猜不透賈詡問這話的目的,自己也沒聽太明白,低著頭“嗯嗯”幾聲,也就糊弄了過去。

    賈詡隻當沒看出來,繼續道:“詡以為,背後主使乃李傕,或言此本非黃巾,乃李傕兵馬易服而成。”

    郭汜一拍大腿,“果然是他,要說有實力能襲擊長安的,這時候也隻他這一個人!”

    “不過……”郭汜轉頭,看向賈詡,“文和,我與張濟已將呂布趕出城,李傕怎麽會突然發難?難道說……城中還有這人的內應嗎?”

    賈詡感覺到郭汜看自己的眼神有點不對,微微下垂的眼睛動了動,“李傕此時選黃巾之名為應,定有謀者為其畫計,然將軍遣之弘農哨未傳信還,若非有人先看破將軍布置,假外力除哨騎,則是城中有盛位者反也。”

    郭汜被賈詡拋出來的這個“盛位者”轉移了注意,自己也覺得想要悶聲不響做成這一係列事,定然是朝中那些公卿士族,這才打下對賈詡的那點子懷疑。

    終歸賈詡是被呂布坑進他手底下的,一提到李傕,郭汜總覺得,賈詡可能跟他這位舊上司有些勾連。

    然而郭汜是放了心,賈詡卻是徹底死了心,知道自己是萬萬不能指望郭汜能守住長安,卻依舊將肚子中的謀劃對郭汜娓娓道來,一點點扳碎揉開,就差親自上手了。

    郭汜唯一的閃光點大抵就是,到了現在這樣束手無策的局麵,是真會事無巨細都按賈詡所言布置。

    不提郭汜賈詡二人如何商議防守長安之事。

    張濟被俘這樣的大事,朝中不可能一點風聞都不入耳。

    百官隻聽得黃巾入城,雖知道折了張濟,自有動心暗喜之輩,然而黃巾勤王,實在滑天下之大稽,情理不通,故而一時間朝中亦是人心惶惶,心思各異。

    劉協急召董承入宮,對外假托是董妃受了驚擾,心悸難安。

    董承清早便得了城門的消息,先前聽說是幾千黃巾,還未放在心上,哪裏料到這些黃巾竟真能引起這樣的動亂?

    此時一聽宮中召令,便知道是劉協想趁著這千載難逢之機,去謀劃郭汜之兵了。

    想當初郭汜張濟初入長安為禍作亂,張濟開始倒還有些臣子模樣,因著王允之死,張濟麾下西涼兵領了大多領了劉協的近衛兵職,張濟又有“肝腦塗地,繼之以死”之語。

    那時劉協雖然並不真信張濟,卻也願意在朝堂之上扶植張濟,與郭汜作對,其中多少也存著離間之心。

    隻是王允之心在朝堂之上到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像種輯荀攸等人,是決計不肯與張濟為伍的。

    張喜倒依舊站在董承身後,似乎決意要入外戚陣營。

    朝堂之上摩擦不斷,按理說張濟手握兵權,不該是這般由著朝堂派係叢生,隱隱攻訐他與郭汜呂布這些“亂臣賊子”的。

    可這人卻好似有什麽顧慮,幾次劉協眼看著將要逼此人動手,行董卓之舉,張濟卻生生忍了下來。

    在朝中隻是死死握著兵權,其餘一概不理,在外則不再約束手下兵將束,肆意放縱這些西涼兵在街市擄掠爭鬥,自己麵上仍然掛著張“忠臣”名頭罷了。

    郭汜便不如張濟有這樣的好耐心,他對劉協的態度可真就完完全全承襲了當初的董卓。

    在朝堂上肆意妄為,戕害官員不說,還刻意安插兵馬在劉協宮中,名為保衛,實行監視。

    甚至有一日劉協在朝堂上拂了郭汜的興致,第二日劉協的朝食就被換成了腐肉餿米,後麵還是賈詡怕郭汜生出事端,私下替郭汜了結了此事,郭汜心情轉好後,才繼續給劉協新鮮飯食。

    劉協恨郭汜之心,尤甚董卓,真是欲要寢其皮食其肉,讓其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

    董承急匆匆進了偏殿,路上不曾見到平日裏圍著宮室,動輒喝罵的郭汜兵卒,心下倒有些奇怪,隻是想到黃巾入城,郭汜尚且自顧不暇,宮中監視有所鬆懈,也是正常。

    “國舅!”

    劉協在殿內等了許久,這是一聽到外麵有響動,直接便迎了出來。

    董承見劉協赤足出迎,嚇得撲在劉協麵前,五體投地,“陛下!”

    “國舅,且看這人是誰!”劉協一把扶起董承,在他耳邊低語,語氣中半喜半疑,激動不已。

    董承大為疑惑,起身一看,便是一驚:“怎麽是伱?!”

    感謝手機燙就別看了的打賞)

    感謝

    不準叫我大王

    我隻是一個路過的讀者

    投的月票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