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奪子

字數:3479   加入書籤

A+A-


    周循一開始見到喬瑢還有一些陌生,可感受到喬瑢溫柔的語氣,和母親挨著睡了一個晚上之後,立刻便親近了起來,跟在喬瑢的身後“阿母”長,“阿母”短的。
    剛滿一歲的周胤也正是學說話的時候,聽見周循叫阿母,他也跟著對喬瑢“阿木阿木”地喚個不停。
    這一幕剛好被前來請安的顧綾昀看到,抱著繈褓中的孩子雙目通紅,眉頭緊蹙著跪在喬瑋的麵前,泫然欲泣。
    而長久不見生母之後的周胤麵對顧綾昀的示好更是有些陌生,自然地背過身去,摟住喬瑋的脖子。
    喬瑋笑著解釋道,“孩子天性如此,長久不見你了,你這幾日多來同他說說話,沒過兩日便會和你相熟了。”
    這抗拒的模樣和喬瑋自然流露出來和孩子親近的場景落在顧綾昀的眼裏更是刺心。
    這就是她當初拚死拚活生下來的孩子,不過半年的時間未見,便已然將她這個生母全然拋在了腦後,隻顧著討好眼前這個將他從她身邊搶走的權貴婦人。
    心底陣陣寒意蔓延至全身,指節被捏得發白。
    “夫人,要過年了,讓妾身把胤兒接回府裏吧。府上這麽多的孩子,夫人也是分身乏術。”
    喬瑋聽到前半句話,以為顧綾昀隻是長久不見孩子,想要把周胤接回府裏過年,聽到後半句才明白了顧綾昀的意思,是想把周胤接回去了、
    “此事,是你的意思還是偏將軍的意思?”
    顧綾昀咬著牙道,“妾一介婦人,哪裏有什麽主見,自然是將軍的意思。”
    她眉眼下垂,聽到喬瑋問話的時候,眼神不由自主地向左邊飄,不敢直麵喬瑋的眼神。
    喬瑋心下了然。
    若真是周瑜的意思,那麽此事便會由他開口同孫權請求,再由孫權來告知她,而不是由府裏的一個小婦來通知自己。
    顧綾昀在想什麽,喬瑋也大概猜得出來,無非就是因為生了一個女兒,以為前程無法依靠這個女兒,便想要從喬瑋這裏要回周胤這個兒子,作為她在周家的倚仗。
    也不知道顧綾昀是真的不知道周瑜為何以周胤送到孫府撫養為籌碼和喬瑋作為交易,還是她的私心已經淹沒了理智。
    但喬瑋懶得去和顧綾昀計較這些,顧綾昀把周胤要回去,便是周瑜主動撕毀了和自己的協議,怎麽說都是周瑜吃了暗虧。
    “幺娘,你將胤小公子的東西收一收,讓顧小婦帶回去,幼燸,此事也需告知君侯。”
    顧綾昀一聽說她要接回周胤還需要告知孫權,急急出聲,“夫人不可……”
    喬瑋沒說話,隻是用眼神審視她臉上的慌亂。
    她瞳孔微縮,“妾的意思是,不過是一件小事,何須告知君侯呢?君侯前線事務繁多,後宅之事素來都是夫人做主的。”
    “周府有周府的規矩,君侯府自然也有君侯府上的規矩,小婦這話逾矩了,難不成夫人行事還要小婦來指點不成?”侍女小冉聞言十分不悅,出聲喝止道。
    顧綾昀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地十分難看,可方才她已經說了接回周胤是周瑜的意思,此時也不好改口,隻能訕訕地賠笑。
    期望此事不會引起孫權和周瑜的反感。
    沒過多久,幼燸就來回話,說君侯已經知曉此事,讓喬瑋自行安排即可,也沒有其餘的話。
    顧綾昀沒有聽到孫權反對的答複,心裏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想著能將周胤順利接回身邊,更是暗喜。
    “多謝夫人!”
    喬瑋讓人把周胤所有的衣物、床褥等物品全部收拾打包起來,又把從前周家帶來的服侍之人也全部一並送了回去。
    待出了孫府的門,小冉才來回話道,“那顧小婦瞧著走路的樣子差點沒讓她飛起來。弄得好似夫人是如何虧待她的小公子了似的。
    當初胤小公子送來的時候,身子瘦弱得哪裏像個半歲的孩子,夫人又是哄著吃飯又是讓華醫師配著多少藥膳才吃得如此身強體健,她倒是一句謝都沒有,當真是黑了心肝。”
    “為母之人,皆有愛子之心,她想將周胤接回身邊也無可厚非。”喬瑋製止了小冉的怨言,眼神冰冷地看向府門外的方向,“何況我收下周胤養在身邊,可不是為了得她的感激。”
    顧綾昀握著手裏的帕子,看著乳母懷裏正在熟睡的周胤,忍不住喜極而泣,她也沒想到這一次接回周胤會如此順利。
    可她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待周胤從乳母懷中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到了一個十分陌生的地方,習慣性地想要讓乳母抱著他去找幾個兄長或是到熟悉的庭院裏去玩耍,卻又發覺抱著自己和圍繞著自己的麵孔竟全都是陌生。
    即便顧綾昀再三說明自己是他的生母,可對於年幼、尚且還不能理解什麽是血緣親情的周胤來說,他根本聽不進去,隻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反抗和恐懼。
    次日,喬瑋和黃月英、歐邶的夫人黃睿灃三人在新設的將作監內巡查木牛流馬的製作改進方案。
    最初的木牛流馬對於江東地形來說已然是夠用,但隨著孫權將荊州部分郡縣攻伐下來之後,諸葛亮對荊州境內的糧草運輸路線做了一些新的規劃。
    荊州境內水係發達,所以為講究效率,一直都是采用水路運輸糧草。
    可如此也同樣衍生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荊州境內水賊猖獗,截殺糧草的事件更是頻繁到當地的官員都見怪不怪。
    荊州水軍的押糧官甚至會為了圖個行路便利,每次運糧都會給沿途的水賊“上貢”些許。
    若水賊不除,荊州境內始終不能太平,且這些年,這些水賊的胃口一點點被養大,已成了掣肘。
    這一點孫權也深以為然。
    荊州水賊之猖獗,可想而知。畢竟江東軍中大名鼎鼎的甘寧、蔣欽就是錦帆賊出身,而孫權最信任的將軍周泰,也有過當水賊的履曆。
    所以孫權和諸葛亮的想法不謀而合,對付水賊要雙管齊下,一則要清掃其勢力,二則也要重新規劃荊州境內的陸路糧草運輸。
    如此一來,木牛流馬也需要依照荊州之地的地形來做改善。
    三人正在巡查時,幼燸卻來報,周瑜到府上請華大夫出診,說是周胤在府中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