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交州醫療小隊
字數:3258 加入書籤
“就算是為了循兒多個手足幫襯吧!”
喬瑋心下一軟,沒了周胤在身邊哭鬧玩耍,連孫登和周循都有些食不甘味,時常來纏著喬瑋發問,到底胤兒的病什麽時候能好。
沒過兩日,滿麵愁容周瑜總算是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喬瑋差人告訴他周胤已經醒來了。
周瑜議事結束便匆匆趕到居胥閣,見到埋在喬瑋懷裏不肯鬆手的周胤,在心頭懸了數日的大石頭也總算是落地了。
他伸手想去抱一抱這個孩子,周胤卻毫無征兆地放聲大哭起來。
周瑜連忙收回了手臂。
“胤兒大約是被嚇到了,讓他先緩緩精神,養上一段時日吧!”
周胤醒來之後便隻肯讓乳母和喬瑋抱他,除此之外也隻有見到孫登和周循幾個平日裏時常一同玩耍的兄弟姊妹們才會安靜。
一旦看到旁人靠近,他便會不顧一切地放聲大哭甚至尖叫。
連華醫師也不能靠近,隻能叮囑身邊服侍的人,“小公子晚間身邊不能離開人,如此驚恐怕也會睡夢不安。安神的方子還是要喝上幾日,若是能安睡、能吃能喝的,便算是一切安好無恙了。”
喬瑋連聲道謝,“多謝華醫師。”
說完正事,華佗又提出請辭,“聽聞交州春夏交際總有疫病發生,某與張仲景張醫師相約前往研究病例,以求能對當地的疫病有所防治緩解。”
“此事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其中路途辛苦,防治疫病之事甚大,除了張醫師以外,華醫師可有人同行?”
交州之地在南嶺之南,濕氣甚重,蟲害細菌防不勝防,在醫療條件不發達的年代裏,一場疫病往往便能要了一亭之地百姓的性命。
流放的犯人但凡聽到是流放交州之地,就足以喪膽,常有掌管犯人監獄的官員議論,流放到交州之地的犯人,一年後便十不存一,縱然有些誇張的成分在,也足以證明交州之地的氣候令外地之人難以忍受。
華佗等人雖然是醫師,但以血肉之軀也難保不會染病,何況路途遙遠,其中艱險亦難以想象。
“弟子吳普、樊阿和李當之都會隨行,尤其是吳普研習藥理,更應該到交州等地實地嚐藥。張醫師等幾位弟子也都會一同前往,夫人不必擔心。”
這些人可都是這個時代醫藥行業的頂尖人才,這樣的人才自然是要好好保護的,“你們是為交州的百姓而計,自然你們的人身安全也要有所保障,何況君侯一直就想要組建合適的醫藥局。
若是華醫師不介意的話,我想選一些軍中的醫師和藥師與你們同去,一麵是為了能隨時保護你們,一麵也是為了能為軍中培養更多更好的醫師。”
像他們這些學醫藥的人,雖然在百姓們心中地位很高,但是麵對權貴勢力來說,算是九流之術,為人所不屑,沒想到能得到喬瑋這般的重視,華佗心中又酸又暖。
“夫人願意信任華某,華某自當竭盡全力。”
喬瑋將華佗的意思告訴了孫權,交由幼焰操辦此事,選中軍中一些年輕肯吃苦的年輕人,又組建了十人的護衛隊,保護華佗等人出行。
喬瑢主動找到喬瑋,“阿姊,我亦想去。”
喬瑋第一反應自然是不同意,喬瑢肯跟著張醫師到處遊曆喬瑋是支持的,到底張醫師是個女醫師,所接診的大部分病患也都是女子。
可此行遊曆交州的都是男子,喬瑢在其中也多有不便,何況在男女大防的時代裏,喬瑋不願意讓喬瑢麵對更多的流言蜚語。
喬瑢卻道,“此是難得的機會,張醫師也會跟著其兄長張神醫一同前往,我與張醫師結伴,扮作男子模樣,又有幼燴護衛,定不會有事的。
至於男女大防,要做醫者,哪裏還要在乎這些俗禮?
何況交州之地又不是隻有男子會患疫病,那些女子婦人也會患疫病,難道阿姊覺得這些女子就不該得到救治嗎?”
“我自不會這般想。”喬瑋低頭沉默半晌,但心中的猶豫和掙紮也不過就持續了這幾次轉念,她便同意了喬瑢的請求,“你說得對,比起你的胸襟,阿姊是自愧不如了。”
若要讓這個時代的女子能突破束縛,必然要有人作為先鋒為女子們做出榜樣。
喬瑢願意,也有這個能力,她早已不是那個需要被養在翅膀蔭下、精心嗬護的雛鷹,她已經漸漸擁有了可以在空中翱翔的雌鷹,麵對狂風暴雨也會迎難而上。
而喬瑋身為長姊,更應該支持她長成可以獨當一麵的女子,成為托舉她的力量。
“你倒是也提醒我了,此行不該隻有男子,也應該招攬一些醫女和醫師同行。”
喬瑋將此想法告知孫權的時候,孫權也沒有反對,“但你需要考慮的是,此行路途長遠,男女醫師混居其中,難免引人閑話,若真出了什麽醜聞之事,你身為主持此事的女君,是難逃其責的。”
尤其是喬瑢還在其中,喬瑋難道真的完全能放心此事?
孫權挪了挪身子,改變了自己的坐姿,大剌剌地將雙腿擺開,右手手指一下一下地點著自己的鬢邊。
喬瑋聽出了孫權的言外之意,看到眼前的男人渾身散發著“快來問我”的氣息,她從善如流地靠入孫權的懷裏,“那君侯可有什麽不錯的法子?”
香軟在懷,孫權愜意地吐出一口氣來,“不錯的法子倒是沒有,不過軍中出行的時候,五品以上將軍可以帶一位家屬隨軍。”
軍中帶家屬、征立軍姬營也都是為了減少擾民和軍隊強搶民女的情況。
雖然生在現代且見識過真正紀律分明、秋毫無犯、忠勇的人民軍隊的喬瑋是無法理解軍姬營這種製度,但的確在這個時代,此製度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百姓的擾亂。
喬瑋有了孫權的支持,立刻前往執行。
於是出行交州的遊曆小隊驟然擴充至有三十餘人的“醫療考察”大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