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攤派

字數:3506   加入書籤

A+A-


    剛下過雨的泰西縣顯得愈發悶熱。
    縣衙後堂。
    “怎麽樣?湊到多少了?”縣令頗有些著急的問道。
    中年男人剛剛點過府庫的銀子,沉聲道:“大人,還差一萬兩。”
    縣令沉默了一會,問道:“今年的糧稅算進去了嗎?”
    中年男子知道縣令說的糧稅自然不是他們要上繳朝廷的,而是他們私自加收,多出來的那一部分,“已經今年把今年收到的所有銀子算進去了,若是想要湊齊十萬兩,隻能再從大人的私庫出了。”
    五天前,吏部負責考核官員績效的人已經到達泰州府,縣令還親自去拜訪對方,出了不少銀子旁敲側擊的總算得到一個準信,若想調往南方當官需要湊齊十萬兩銀子打點。
    天地良心,他在這裏做了四年縣令也才攢了十三萬兩銀子,隻是想要調任,還不是升官,居然要出十萬兩才行!
    他已經從自己的私庫裏麵拿出了七萬兩,再加上這一年收的,就這也才湊到九萬兩,但是要讓他再從自己的私庫裏麵拿,他怎麽也不舍得了。
    要是能夠順利調走,到時候不還得花錢打點嗎?雖然他的私庫裏還有六萬兩,但他一分也不想再多出!
    本來縣裏是沒想著調任南方,隻要能得到優等的績效考,能升官,調任什麽地方都可以,除了那些過於偏僻,沒油水的地方,他都能接受。
    誰讓朝廷軍隊太過沒用,又或者是那些揭竿起義的賊軍太過凶狠。
    總而言之,隨著那些被叛軍打下的縣城傳出來的消息,不知道多少縣令被賊軍梟首示眾,縣令是一刻也不想在這裏待著了,總覺得下一秒脖子上的腦袋就不屬於他了。
    他低調的把自己在這裏的產業處理幹淨,湊了不少錢,就連和旁邊軍營分配的入城費也私下截流了不少。
    “先再去加收一邊商稅,派人去周邊收一遍,就用朝廷打仗加收糧稅的理由,這樣應該能湊齊了。”
    中年男子有些遲疑,“可是大人,這樣一來城裏的商人還好,有衙役在,他們鬧不了什麽事情,但是外麵的農民怕是會有人不聽話。”其他地方的反賊大多數不都是這麽來的嗎?
    縣令厲聲道:“不聽話的就給我抓起來,這還用我教你嗎?”先前是想著不要做得太過火,免得那些泥腿子造反,他還得花錢請那些大頭兵去平叛,現在都這個時候了,他那裏還管得了那麽多?隻要把錢湊齊,到時候這些人亂不亂管他什麽事?他早就去南方繼續當官了。
    花出去的銀子也能想辦法賺回來。
    中年男子是縣令請的謀士,聽到這裏也隻能歎口氣,他隻能建議,無法替對方做主,接下差事就出去吩咐下麵人做事。
    再次納稅的消息傳下去後怨聲載道。
    惡客臨門,一個布匹掌櫃賠笑道:“官爺,我記得前幾天不是才交過稅嗎?”
    那官差一路上不知道收了多少家,早就不耐煩這些人的詢問,惡聲惡氣道:“那你昨天吃了飯怎麽今天還要吃?少說廢話,快點把稅銀交了,這是朝廷的指令,別給我瞎耽誤功夫,誤了事情,縣令大人怪罪下來你給我擔著嗎?”說完不斷的用刀柄敲擊著桌麵。
    來王秀娟冷飲鋪子收商稅的是趙捕快,熟人好說話,交完銀子老太太試探的問道:“我記得不是才交了沒多久稅嗎?怎麽又要交呀?”
    若是別人問趙捕快肯定懶得說,但他好歹和寧長榮也算兄弟,耐著性子解釋道:“這是上麵剛下的令,聽說是朝廷那邊要湊銀子打仗,不僅是咱們縣令,周圍的村裏也已經有人去收了。”
    王秀娟把人送走後賴婆子才從後麵出來,讓她和縣裏其他人打交道沒問題,但是一看到這當官的她就有些渾身哆嗦,話都說不利落。
    “我剛才聽見了,怎麽又要交銀子?那咱們村要交多少呀?老天爺呀,還讓不讓人活了。”
    下元村。
    “一戶五百文,快點去通知你們村的人,把銀子準備好,不要等我們去的時候磨磨蹭蹭的,交不起就給我出人!去服徭役!”
    寧村長被這官差一通說下來還有些懵,看這幾人橫眉怒目的樣子沒敢再細問,讓人把消息傳下去後和他們幾人一起挨家挨戶的收銀子。
    寧長榮他們家私下裏分家但是明麵上還是一戶,官差到的時候他已經把錢準備好了,三家人湊的五百文。
    或許是他交稅過於幹淨利落,官差門也忙著交差,沒有過多為難。
    五百文對他們家目前來說並不算什麽,但問題是現在才元景三十年,這個稅銀已經收到元景四十一年了!就離譜!
    前幾天交糧稅的時候他才剛剛發現不對勁,今天才明白,原來這稅銀就是這麽提前交上去的,臨時加派。
    南陳還能不能撐到元景四十一年都是兩碼事,百分之九十的可能這稅是白交了。
    村裏人都跟著他家賺了一些錢,家家戶戶都選擇交錢,沒人願意服徭役,去年那些人回來後有多慘他們又不是沒看到。
    那收稅的官差都沒想到這個村居然還挺富庶,全都拿得出錢,不像他們前麵收的那幾個村哭哭啼啼的最後隻能出人抵稅。
    眼看著收完居然還沒用一個時辰。
    他們把收來的銅錢放在一輛驢車上派人先運回去,其他人前往下一個村。
    中年謀士吩咐的是一戶四百文,到了一些人嘴裏就變成了四百五十文,最後落實到老百姓這裏的就是收五百文。
    上下其手,整個縣衙一起發財。
    已經走遠的官差隊伍有人道:“沒想到下元村還挺富庶,看來下次咱們可以多加一些。”
    “聽說他們村就是第一個賣大白菜的村,沒少賺錢。”
    “我就說怎麽家家戶戶都拿得出錢來?原來是這麽回事,下回可以多讓他們村攤一些。”
    寧長榮一直站在村口目送那幾個官差離開,隱約還能聽見幾人肆意的狂笑。
    “長榮啊,別看了,回去吧。”
    寧村長歎了口氣背著手往家裏走,本來就交了六成的糧稅,現在又來催稅,這次他們有些底可以交錢銀,下次呢?
    本來他還想給家裏再起一件房子,現在想想還是緩緩吧,肚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