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分化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冀州遊蕩過來的數萬災民即將抵達青州邊境的陵水縣時。
蕭九和他的蕭字營早已到了兩州交界處的小崗村。
這次不光是蕭字營,陵水縣各村鎮的民兵隊伍此刻也全都聚集在這裏。
粗略估計,大約有四千餘人。
可他們不敢鬆懈,因為要麵臨的災民人數會是他們的十數倍。
此時小崗村外圍已經臨時修築起一道道低矮的土牆,蕭字營和各處民兵則依靠著土牆安營紮寨。
中軍大帳外的蕭九看著人影如織的士兵、民兵,心裏多了幾分底氣。
現在蕭字營的隊伍每人都配備了盔甲、弓弩。
再加上平常嚴苛的訓練,已經有了一些前世軍隊的雛形,整體素質極高。
數量眾多的民兵隊伍則有些五花八門,像是紅纓槍、弓箭、軍弩等裝備雜亂搭配。
對此蕭九沒有奢求太多,這些臨時擴招的民兵隊伍能做到令行禁止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隻不過這些民兵保衛陵水縣的決心卻是格外的堅定。
這些人大多世代貧農,依靠著出賣力氣換取的微薄糧食艱難度日。
現在經過蕭九的土改政策,他們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又怎會甘心拱手讓給他人?
蕭九在小崗村紮營沒幾天,就已經有幾股災民的先頭部隊被擋在了村外。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崗村土牆外的災民越聚越多,人數逐漸過萬。
這支災民大軍的臨時首領於狗也在人群的簇擁下抵達了陵水縣。
小崗村外一個臨時搭建的窩棚中,於狗和他的幾個兄弟碰頭商議。
“大哥,要我說明日就直接讓人衝一波。”
“前麵那個小土牆,比起羊城的城牆可差遠了。”
一個頭發打綹粘在頭皮的邋遢漢子,對著坐在正中的於狗大聲說道。
而於狗聽著漢子言說卻沒有回答,隻是低著頭細細思索。
若是眼前的這個小山村像羊城那樣高牆厚壁,於狗反而不會像現在這樣謹慎。
可這些百姓非但沒逃到縣城保命,而是在此地糾集人馬和災民大軍對峙起來。
種種反常的行為讓於狗心裏越發顧慮起來。
“莫非他們真的有所依仗?”
心裏這樣想著,於狗決定明天先排個使者對守在村子裏的駐軍試探一波。
……
小崗村內,臨時營帳裏,蕭字營眾多頭領以及各村鎮民兵骨幹聚在一起。
所有人都麵容嚴肅,望著主座上的蕭九一言不發。
而蕭九也是臉色陰沉,正撐著手若有所思。
“寨主。”
隨著老馬的一聲呼喚,打破了此間沉重的氣氛。
蕭九循聲望去,滿滿一營帳人全都看向自己,蕭九開始安排工作。
“各位弟兄,各位鄉親。”
“眼下村外已經聚集了數萬冀州來的災民。”
“若是直接放他們進來,我想各位都知道會是什麽後果。”
隨著蕭九逐字逐句的緩緩言說,現場開始出現小聲的議論。
蕭九講得很實際,他們駐紮在小崗村也都是為了堵住災民。
之前蕭九素有賢明在外,很多人還在擔心蕭九會心軟接納這夥難民,此時這話一出直接表明了蕭九的態度。
可隨後又聽見蕭九繼續說道。
“可打仗就會死人,你們也得做好準備。”
說完,現場的不少人的心頓時揪了起來。
是啊,麵對外麵那群餓瘋了的饑民,想要給他們堵住肯定會爆發一場血戰。
一想到這裏,不少人都開始麵露憂傷。
之後蕭九便遣散一眾民兵,隻留下蕭字營地一幹心腹頭目繼續商議。
如何應對人數多於自己數倍的災民,其實蕭九心裏早有了計較。
雖然蕭九自信憑借蕭字營和各地阻組織起來的民兵也能將大批難民拒之門外。
可這樣一來,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死傷。
若能兵不血刃地化解這場危機,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蕭九準備了兩手方案。
第一就是蕭九準備用運過來的三門大炮看看能否直接炸死這群災民的領袖。
若是帶頭的一死,麵對群龍無首的烏合之眾自然要好對付得多。
第二就是蕭九決定吸納災民隊伍中有家庭的難民進入陵水縣,從內部分化他們。
通過之前搜集到的種種情報來看,這夥災民大部分都是拖家帶口。
雖然人數過萬可其中有著大量老弱婦孺,有完整家庭構架的人差不多占了一半。
雖然無法接收全部難民,但隻放兩三萬人進來,蕭九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有完整家庭構架的人知道自己可以進入陵水縣求活,肯定不會放過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而且自家老婆孩子沒了性命之憂,這些家庭中的男人絕對不會再與其他災民為伍。
聽著蕭九的解釋,老馬等人暗暗咂舌,感歎蕭九對人性微妙的把控。
當然,這種陽謀手段可行的前提是自身擁有足夠的實力。
隻有抵抗住災民的第一波攻勢才能讓他們這些拖家帶口的人乖乖聽話。
這也是蕭九沒有將消息告訴各村鎮民兵隊長的原因。
現在民心可用,隻有讓他們抱著敢於戰死的決心才能讓之後的事情順理成章。
對此,蕭九頗感無奈。
次日正午,災民隊伍開始派出幾人前往小崗村進行談判。
當災民派出的使者聽到蕭九願意接收隊伍中一部分災民時,頓時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經過反複確認後,那前來談判的使者匆匆返回,趕去向災民首領於狗匯報。
而於狗聽說蕭九條件之後,知道不能再等了。
通過這次的試探,於狗知道這陵水縣的當家人必是一個洞悉人性的對手。
若真任由手底下災民聽到消息,隻怕自己很快就會迎來致命的背刺。
隨後,於狗便直接帶著自己的幾個心腹兄弟,開始在災民之中動員災民攻村。
小崗村這邊卻是沒有出麵做出任何回應,隻是全都麵容嚴肅地等待著到來的搏殺。
而此時村口幾處土牆的凹槽裏,卻被添上了三門粗重的大炮。
兩方人馬經過幾日的僵持,今日中午的談判就像一根導火索,讓局勢變得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