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不容易

字數:4495   加入書籤

A+A-




    “要知道在元青花出現之前,咱們本國的瓷器中,很少有大型的器物。”
    “即便是有,也大多是唐朝時期陪葬用的陶俑,也就是那種唐三彩。”
    “不過那玩意,在咱們的瓷器史上,屬於上不來台麵的東西。”
    “而正是這次這些中東匠人的出現,他們帶來的燒製大型陶器的工藝。”
    “讓咱們從原本隻能燒製一些小型的觀賞器,發展出了燒製大型觀賞器的技術。”
    “這也讓咱們的瓷器發展,又上了一個台階。”
    楊榮錦這樣一說,陳睿才明白。
    原來咱們燒製大型瓷器的工藝,是這麽來啊?
    他入行雖然隻有一年多,但是見過的瓷器也不算少數了。
    而且對咱們龍國瓷器的發展史也算是有粗淺的了解。
    咱們龍國的瓷器雖然出現時間非常早,從漢朝時期就有了。
    但那時候的瓷器,說實話大多都是介於瓷器和陶器中間的一種器物。
    而且最早出現的也大多都是生活實用器。
    這一點從現代收藏上就有所體現,大家可以去各地博物館看看。
    幾乎根本就看不到唐朝以前的瓷器,這說明唐朝之前我們的瓷器並不成熟。
    到了唐朝之後,瓷器發展算是到了第一個高峰期。
    不過這會兒也沒有太多的觀賞器出現,所以說起唐朝瓷器最出彩的也就是唐三彩了。
    不過這玩意還是陪葬器,也就老外生冷不忌。
    可是在咱們國內,這玩意卻始終上不來台麵。
    也就各大博物館有所收藏,私人藏家基本沒人願意收藏這玩意,原因大家都懂得。
    到了宋代,隨著汝瓷哥瓷的出現,我們的瓷器發展是又上了一個台階。
    這時候觀賞器就出現了,不過這時的觀賞器,大多都是小型器。
    都是一些筆洗,花瓶,小果盤之類的。
    直到元青花的出現,我們的瓷器,不但上麵有了彩繪的圖案。
    最關鍵是這瓷器的造型個頭,也比以前猛然大了很多。
    現在市麵上能夠見到的元青花瓷器的圖片,大家都能看得出。
    那些元青花,基本都是大型的觀賞器。
    而想要燒出這樣的大型瓷器,別說是古代,即便是現代,這也依舊是個不小的難題呢!
    而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古人就能燒製出,動輒三四十公分高大號瓶瓶罐罐。
    所以說,這時登峰造極之工藝,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在了解了這元青花的發展史,和使用的工藝之後。
    陳睿總算理解了楊榮錦的話,說這元青花不但是東方瓷器史上的一個巔峰。
    同樣也是外國瓷器發展史上的一個巔峰,好像確實沒錯。
    如果沒有那些中東師傅帶來的釉料,還有燒製工藝,那也就沒有咱們的元青花作品了。
    這元青花,確實是融合了東西方工藝,材料後的巔峰之作!
    “難怪,這元青花會這麽值錢呢!”
    陳睿喃喃自語道。
    “對頭,這也是為啥明清兩代的青花瓷,盡管畫工更精美,有一些甚至器型更大。”
    “但在國際上,卻硬是沒有元青花值錢的主要原因。”
    陳睿這會兒已經是亮眼放光了,他直勾勾的看著楊榮錦。
    “楊大師,您說你能複刻這元青花出來……”
    楊榮錦被這家夥的目光盯的有點發毛。
    “嘿嘿,這到不是我吹牛,這元青花,我確實能燒製的出來。”
    陳睿眼珠一轉:“也就是說,你掌握了那幹粉施釉的技術嘍?”
    這個技術可是燒製元青花的關鍵。
    楊榮錦笑著點點頭:“我連汝瓷都能燒的出來,所以……你說呢?”
    陳睿不由一拍腦門,自己問的不是廢話嗎。
    早前人家老楊就說過了,唐宋時期的瓷器,用的就都是幹粉施釉法。
    人家連汝瓷都複刻成功過,那燒製元青花自然不在話下。
    “可和元青花,最重要的就是蘇麻離青料了吧?”
    陳睿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個關鍵。
    那就是蘇麻離青的釉料,哪怕他隻是一個初入門的小白。
    但這種大名鼎鼎的釉料,他也是聽說過的。
    不過這種釉料,據說在明宣德之後,就已經用盡了。
    再後來,咱們也試圖用貿易的手段,在采購一些蘇麻離青的料子來。
    但是據說,這料子在中東也都已經絕跡了。
    而楊榮錦聽了卻哈哈一笑。
    “對別人來說,這料子確實已經絕跡了,但前些年我去東歐找瑪瑙的時候。”
    “卻意外發現了這種料子……”
    陳睿不由大驚:“啥?你在東歐找到了這種釉料?”
    “不是在東歐找到的,也是在中東。”
    “我在回程的時候,專門去過一次中東,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經過多番考證,終於讓我找到了這蘇麻離青的原產地。”
    “其實就是在伊拉克波斯卡山脈的薩馬拉地區……”
    “那裏原本有個製陶的古村落來著,後來因為戰火,那個村落就被毀滅了。”
    “隻從哪裏被毀之後,就在沒有這種蘇麻離青的釉料出品了。”
    楊榮錦說的輕描淡寫,可陳睿卻能想到。
    他能在中東地區,找到這個釉料出產地,那肯定也是費盡了千辛萬苦的。
    因為光想想就知道,那個村子被毀,肯定依舊有數百年了。
    而當地也應該沒有太多的明文記載。
    是這位楊大師,研究了當地的曆史,在結合咱們龍國的古代資料。
    最後才確定了那個山區有出產,最後肯定還要請當地的向導帶路。
    肯定是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當時的礦區的。
    而且那可是伊拉克啊!
    在陳睿的印象裏,那裏一直是個戰火紛飛的地方。
    先不說近現代了,就是古時候,那裏也一直在打仗。
    從蒙元征服中東之後,再到奧斯曼帝國崛起,控製整個中東。
    再到後來的葡萄牙殖民者,荷蘭殖民者,再到陰國人的到來。
    整個中東半島,可以說一直是動蕩不堪的狀態。
    這樣一來,釉料出口斷絕,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不但找到了那個產地,還帶回了一批礦料。”
    “後來我試著燒製了一次,雖然隻燒成了一件,但卻也驗證了我的所有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