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技校雛形

字數:4947   加入書籤

A+A-




    流民中還真的就有木匠,且是能夠雕花的那種。
    沈清瑜看著麵前這個五十多歲叫張丁山的木匠,有些遺憾。
    才一個人,能做多少事啊!
    她拿出一張自己畫的圖:“這個樣式,你能做出來嗎?”
    張丁山認真看了一陣,果斷點頭:“沒問題。”
    “一天能做幾個?”
    張丁山為難了:“若是想做得精細,一天最多三個。”
    畢竟雕花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沈清瑜想了想:“那若是這樣呢……”
    隨著沈清瑜的解釋,張丁山再次點頭:“若是這樣做的話,一天能做十個。”
    還是太慢了。
    沈清瑜想了想,問張丁山:“你若是帶徒弟,隻學做這個的話,多長時間能讓徒弟做出來?”
    木匠張丁山有些傻眼:“隻學做這個?”
    木匠帶徒弟,可是要學做許多東西的。
    誰家木匠帶徒弟,隻學做一樣東西?
    張丁山有些不理解。
    沈清瑜肯定地點頭:“對!一開始隻叫做這個。大小或許會有區別,可大體就是這個。”
    “若是這樣做的話,一個月能出徒。”
    “那就成。”
    沈清瑜的眼神落在了陳三身上:“勞煩你去流民中問問,有哪些願意學做這種木盒的,若是願意,學徒出來以後,做成一個這樣的木盒十文錢。”
    一個木盒十文錢?
    那若是一天能做十個,豈不是……一百文?!
    張丁山摳明白手指頭以後,眼睛都亮了。
    天爺,一天若是能賺一百文錢,那日子該多好過?
    這可比種地強多了!
    張丁山現在不想教學生,隻想做木盒!
    沈清瑜笑了起來:“你是師傅,你若是能帶出一個合格的學生,給你一兩銀子。”
    張丁山一陣緊張和茫然:“……那一個月是多少銀子?”
    “若是你一個月能帶出十個這樣的學生,就能有十兩銀子。”
    張丁山再次摳手指頭,若不是沈清瑜在麵前,他很想把腳趾頭也用上。
    看著他摳了半天,還沒摳清楚,齊雲霄忍不住告訴他:“你若是隻做木盒,一天一百文,一個月有三兩銀子。”
    “若是你一個月帶出十個徒弟,能賺十兩銀子,比自己埋頭做事要合算多了。”
    張丁山眼睛更亮了:“我願意帶徒弟!”
    沈清瑜看在眼裏,忍笑歎氣:不會算數真的很麻煩啊!
    張丁山跟著陳三激動萬分地去了後山找人。
    沈清瑜開始盤算:叫他們在哪裏做木盒呢?
    若是都去那邊院子,不太好。
    鋸木頭的木屑若是飛進肥皂液裏,會很麻煩。
    做木盒子需要單獨的工坊。
    沈清瑜看向齊雲霄,齊雲霄秒懂:“又要重新修工坊?”
    沈清瑜突然有了個大膽的想法:“你說,讓木工房修在私塾的隔壁行不行?”
    “你說什麽?”齊雲霄都愣住了。
    孩子們讀書的隔壁,弄個每天嘎吱嘎吱的木工房,真的合適?
    孩子們能專注學習?
    沈清瑜嘿嘿一笑,解釋起來:“我是這樣想的,若能叫他們每天讀書半天,再去學做木工半天,是不是也能行?”
    這就是典型的半工半讀啊!
    二十一世紀的技校即將開張!
    沈清瑜越想越激動,看著齊雲霄的眼神也火辣辣的。
    齊雲霄是讀書過來的,在腦子裏想了想,也有些意動。
    “每日學習確實辛苦,若是能學半天認字算數,再去做半天事,還能賺錢,想來許多年紀大些的孩子是願意的。”
    沈清瑜巴掌一拍:“事情就這樣定了!回頭問問誰願意來。”
    “那就多建兩間教室。”沈清瑜起身就要往外走。
    齊雲霄無奈叫住她:“你不是說要找鐵匠嗎?鐵匠來了,你又要跑?”
    自家媳婦怎麽性子這麽急呢?
    從前沒發現啊!y
    哦對,還有鐵匠。
    沈清瑜忙叫鐵匠進來,將另外一張圖遞過去:“能不能打兩個這東西出來?”
    鐵匠接過圖紙,仔細一看:“這個不難。”
    沈清瑜放了心:“你照著這兩個花樣,每個打二十個出來給我。”
    “成。”
    鐵匠爽快答應。
    雙方談好了交貨時間和價錢,沈清瑜送走了鐵匠,看向齊雲霄。
    “我還要見誰?”
    那一臉茫然的模樣,叫齊雲霄哭笑不得。
    他上前牽起了沈清瑜的手:“你不是想要去找裏正叔嗎?那我陪你去。”
    兩個人往紅薯粉作坊那邊走去。
    裏正叔聽沈清瑜說,要加建兩個私塾的教室,也很驚訝:“我們有那麽多孩子願意讀書嗎?”
    沈清瑜將開技校的想法告訴了裏正叔。
    裏正叔眼睛都瞪圓了:“你是說,他們去讀書,是半天讀書,再半天做事,做好了一天還能有五十文工錢?”
    沈清瑜點點頭:“理論上是這樣的……”
    於是沈清瑜又說起了肥皂買賣的情況。
    裏正叔聽得眼睛越瞪越大。
    “那三間房哪裏夠?你再來三間也未必夠……”裏正叔一拍大腿,神色激動。
    這種好事,誰不想去啊!
    紅薯粉工坊運作起來了,一開始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已經解決,終於進入了正軌。
    賣紅薯的、做紅薯粉絲的,都賺了銀子,大家不知道多高興。
    如今竟然又有了新的營生。
    做肥皂的人也需要。
    村裏靠得住的壯勞力都去了紅薯粉工坊做事,可還有不少女人呢!
    家中有時間的婆娘,完全可以去紅薯工坊做些細致活。
    做木盒子的人也需要。
    有師傅教做木頭盒子,若是做好了,一天有五十文到一百文的收入……
    這也太誘人了!
    哪裏還是過荒年?
    沈家村的人是要在荒年發財啊!
    裏正叔連連點頭:“這事兒能成。”
    見他太過激動,沈清瑜又趕緊解釋:“這做木盒子的人,有那麽幾十個也就足夠了。剩下的先讀書,等我們有新的買賣了,又再做別的……”
    畢竟木盒子是用來裝比較貴的肥皂的,這東西的銷量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飽和。
    所以做木頭盒子的人暫時也不必太多。
    若大家都以為是無限量需要的,覺得誰都能來做木工,那後麵一旦夠人用了,沒來成的就會失落,容易生怨懟。
    裏正聽得懂,雖然有些惋惜,不過還是高興。
    照著沈清瑜這種一時一個新主意的本事,想必以後也還會有更好的想法,需要更多的人。
    沈家村的人,有福氣了!
    一激動,裏正叔說起話來就連胡子都哆嗦:“清瑜啊,沈家村有你,真是好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