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字數:1986   加入書籤

A+A-


                      陶天澤搖頭笑笑道“看來,你、我,還有範書記曾經說過的話,你都已經忘到腦後去了。要徹底恢複河西的政治生態,就必須把這三個人拿下,就算我的脊梁骨被河西的幹部戳穿,這個目標也一定要實現。”
    趙東來反駁道“可是現在已經拿下了兩個,結果如何呢。除了處理了一批又一批幹部之外,司法、政府,這兩塊並沒有看到有什麽多大起色,而且因為這場反腐風暴,很多幹部為求自保都不敢工作了。貪腐幹部少了,躺平幹部卻多出來一大堆。你知道下麵人怎麽說嗎。幹得多問題多,幹得少問題少,反正每月就那一千多塊錢工資,幹也是領那麽多,不幹也是領那麽多,幹了反而容易出問題,還不如躺平不幹。”
    這樣的話,陶天澤早就聽說了一些,趙東來今天再說出來,也不足為奇,就想了想道“趙書記,你是我的老上司、老領導,我應該尊重你,但是我今天想在你跟前賣弄一次,給你講個曆史故事,希望你不要見怪。”
    趙東來一擺手道“這種屁話,你小子以後就不要說了,我現在這個紀委書記也得服從你的安排。你想說什麽盡管說。”
    陶天澤這才說了起來道“雍正這個皇帝你應該知道。當年,雍正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要麵對康熙因為過於寬鬆施政而留下的問題。所以,不得已起用了年羹堯、田文鏡、李衛等一批被後世稱為酷吏的官員。這些官員每到一處便是罵聲一片。但是罵聲主要出自一些官吏、士紳和地主土豪。老百姓雖然過上了好日子,但是沒有話語權,即便說的話,也不會傳到朝廷。所以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以此攻訐朝廷。在處置安徽案中,雍正一次就殺了二百多名官員,可以說是朝野震動。當時的雍正皇帝可以說背負的是千載罵名。但是,我們現在重新審視這段曆史,就不難發現,正因為雍正施行的‘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政策,使政府國庫得以充盈,人民得以安居樂意,為所謂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若不然,滿清政府恐怕撐不到二百六三年就要被推翻了。”
    趙東來別扭笑笑道“是啊,你說的也很有道理。十年前,汾城的情況跟河西差不多,後來經過紀律作風整頓之後,抓了縣裏的兩個副處級幹部,這些年政治生態確實清明了很多。據說,副科級幹部提拔工作非常公正,,幾乎每年都要進行公開選拔,一些年輕人剛剛滿五年服務期就順利提拔為副科級,三十歲出頭的副科級幹部一大片,幹部隊伍年輕化進程非常快,年輕人也有幹勁闖進。你看看現在的汾城,原先的經濟發展狀況根本沒辦法跟河西比,現在幾乎要超過河西了。特別是特色農業發展,搞了幾個塊塊,都很成功。市裏幾乎每年的農業觀摩會,都會在汾城召開。”
    陶天澤也隨之笑笑道“我在灣子鎮工作的時候,聽那些老幹部說,過去鄉鎮工作流傳這麽一個順口溜,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幹部,可見幹部在老百姓中的作用是多麽的重要。而且實事也充分證明,抓工作首先是抓幹部,幹部隊伍建設不起來,一切都是空談。現在我們這位主抓幹部工作的高永明同誌竟然在幹部提拔任免過程中,搞這種下三濫的事情,你說說該不該查?!”
    趙東來點頭道“確實該查。”沉默了一下接著道“我盡快把這個情況向市紀委進行反應。”
    陶天澤馬上打住了道“我的建議,暫時不要向市紀委反應,先查一查,等查出結果了再向市委和市紀委反應。如果我們現在向市紀委反應,必然會帶來一係列的麻煩,說不定我們還沒有開始查,高永明就已經調任了。”
    趙東來應了一聲卻又憂慮了起來道“你是工作組組長,有權力對任何一個人進行調查,我服從安排。但是……高瑩瑩那裏,你是不是事先說一聲。根據蘭英傑提供的名單,我估計用不了幾天就能查出結果,到時候必然要將高永明移交檢察院公訴,你就不擔心高瑩瑩會受不了嗎?”
    陶天澤也知道,盡管高瑩瑩現在跟她父親的關係非常緊張,但是高永明一旦出了事,高瑩瑩心理還是難以接受,可要是給她說,又怎麽能保障她不會告訴高永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