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指認(求推薦收藏)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A+A-




                      “咚!咚!咚!咚……“
    城樓上的戰鼓再次響起。
    沉浸在喜悅中的百姓們頓時又慌了……
    他們現在對城樓上的戰鼓,心情十分複雜,既又愛又怕。
    愛的是,鼓聲之後,可能會有更大的驚喜;
    怕的是,鼓聲之後,可能又是熟悉的驚嚇。
    戰鼓聲中,一小隊禁軍押解著百十個戴著枷鎖的囚犯從城內走了出來。
    百姓驚呼聲四起,紛紛往後退讓,給死囚們騰出一片空地。
    “跪下!”
    禁軍們大吼一聲,百十個死囚全部跪地大喊饒命,吃瓜的百姓對死囚指指點點,又開啟了各自八卦
    “果然啊!公主又要殺人了!”
    “公主真是修羅轉世嗎,怎麽老是喜歡殺人?”
    “放你娘的屁,殺人怎麽了,公主那是在替天行道!”
    “說的對,公主殺的不是人,是畜生!”
    “阿彌陀佛,公主殺戾太重,貧僧要幫她超度超度!”
    “超度你老母,兄弟們,打死這個老禿驢!”
    “誤會!誤會!貧僧說的是超度死囚!”
    “那就更要打死你這禿驢!”
    高台之上,李治麵色有些不悅,“月兒啊,這大好的日子,你又要殺人作甚,這些人到底犯了什麽罪,有過衙候審嗎?”
    阿耶呀阿耶,連刺史都畏罪自殺了,你覺得這鄜州的衙門還有用嗎?
    李令月偷偷給李治翻了個白眼,微微一欠身
    “阿耶,這些都是魚肉百姓的奸賊,女兒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是絕不會妄殺無辜的!”
    “那也不能直接問斬啊!”李治耐心地勸慰道
    “女兒啊,咱們大唐自有律法在,即便是死囚,也要先過衙候審,再定罪收監,等刑部批文後,最後再決定是否秋後問斬,你這般直接斬殺,還不落得個無視法度的惡名,以後被讀書人輕視的!!”
    李令月虛心地點頭稱是,心裏卻在嘀咕阿耶啊,這才哪到哪,待會我親手斬了你的愛卿,不知道你會不會跟我急眼!哎!
    李治見李令月沉默不語,還以為是自己的話說的太重了,心中一軟,拍了拍女兒的手背,擠出個笑臉說道
    “阿耶理解你的做法,罷了,下不為例!”
    下不為例哪夠啊,要下下下不為例!
    李令月心中腹誹一句,向禁軍統領使了個眼神,後者走到台邊,朝看押死囚的禁軍一揮手。
    禁軍們抽刀出鞘,架在死囚的脖子上,大聲逼問道
    “說,是誰給你們的膽子,魚肉百姓的!”
    死囚們個個膽戰心驚,齊刷刷地看向跪在最前方的一個死囚,大聲喊叫道
    “是劉都督,都是劉都督指示我們幹的!”
    站在近前的百姓,這才注意到,跪在最前麵,披散著頭發,始終不發一言的死囚,竟然是鄜州的都督劉誠!
    “果真是劉都督啊,原來一切都是他在背後操弄!”
    “你瞧,那不是修建蓄水堰塘周家老爺嗎!他怎麽也淪為死囚了?”
    “快看,還有賣水的王家,咦,謝家、崔家都在啊!”
    “呀,那個水利使大人也在,還有!還有!天啦!刺史府別駕、判司、參軍……”
    眼尖的群眾發現,跪在地上的死囚,除了賣水的商賈,剩下的,大多都是鄜州地方的官吏!
    得知跪在下麵的是鄜州都督劉誠,李治並不感到意外,劉誠行刺公主,按他的意思,是要押回長安,交刑部後,直接淩遲處死。
    但得知除了劉誠,還有一眾鄜州官吏時,李治的鼻梁上泛起汗珠,有些坐不住了。
    一下處死這麽多官吏,即便他這個皇帝,也有三思而後行!
    不要覺得古代的皇帝,可以隨意殺害大臣,朝廷那幫禦史言官可不是吃素的,天天啥事不幹,專門負責揪皇帝的小辮子。
    所以曆朝曆代,除了那些史書上的暴君昏君外,但凡想留個好名聲的皇帝,都不會無腦的殺害大臣,真想殺,也得先羅織個罪名,讓刑部去辦!
    總之,又當又立,才是一個君王最常見的道德操守。
    “月兒,不可胡來!”李治眉頭一皺,提醒道。
    李令月見老爹坐不住了,笑著安撫道
    “阿耶放心,女兒隻是嚇唬嚇唬他們,今天不殺人!除非……”
    “除非什麽!”李治沉聲問道。
    “除非有人要殺我?”李令月毫不遮掩地說道。
    “有朕在,誰敢殺你!”李治一臉的不解。
    嘚!上次也說有你在,我還不是被劉誠行刺了嗎?
    李令月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是走到高台邊,對跪在地上的劉誠大聲質問
    “劉誠,本公主問你,你身為鄜州都督期間,是否幹過搶掠賑災物資,哄抬鄜州物價,挾持鄜州百官,擅殺無辜百姓…這些勾當?”
    劉誠慢慢抬起額頭,迎上李令月的目光,視死如歸地說道
    “不錯,這些都是罪臣所為,罪臣願認罪伏法!”
    劉誠的認罪並不意外,這些都是事先商議好的。
    按劉誠的罪行,是要株連九族的。
    李令月承諾會放他家人一條生路,他自然願意充當汙點證人。
    一聽劉誠認罪,百姓們的怒火漸漸被勾了起來。
    李令月再次提高聲音“你一個主管軍務的都督,怎能插手鄜州的民政大權,甚至連刺史王海龍,都要聽命於你,是誰給了你如此大的權力,你的背後主使者到底是誰?”
    李令月刻意拋出這句話,問出了所有人的疑惑,百姓們指指點點,交頭接耳。
    “對啊,他一個管軍政的,怎麽會插手修建水利,這不是刺史該幹的事嗎?”
    “難怪刺史壓不住物價,原來是他在背後搗鬼!”
    “連刺史都唯命是從,他究竟有什麽手段,能挾持鄜州百官?”
    “他有軍隊啊,說不準是威逼利誘呢,難怪楊大人這些年殫精竭慮,也改變不了鄜州現狀!”
    “誰說不是呢,可憐的楊大人,明明是最大的官,最後卻被一個小小的都督壓了這麽多年!”
    劉誠的認罪,在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有放聲咒罵的,有的為楊禦史打不不平的,有誇李令月明察秋毫的。
    待議論聲稍稍平息後,劉誠毫無懼色地指著端在台下的楊闊,冷冷一笑
    “幕後主使者……乃罪臣的恩師,關內道禦史中丞——楊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