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公主的姨丈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薛府。

    書房之內,薛紹穿著一件青衣襴袍,手裏捧著一隻袖爐,正坐在軒窗前,與一個胖乎乎的老者吃茶對弈。

    老者比之前更加胖了些,明明睜著眼睛,但臉部的肥肉擠在一起,恁是隻能看到一條縫隙。

    如果柳妖姬豫王等人在此的話,一定對這位老者十分熟悉,他不是別人,正是多日不曾露麵的安老頭。

    至於他為何會出現在長安,又為何認識薛紹,沒人知道。

    兩人默默地下著圍棋,半柱香之後,一向難逢對手的薛紹,竟然棄子認輸,朝安老頭拱手道:

    “先生棋藝之高,晚輩心服口服。”

    安老頭哈哈一笑,一邊收拾棋子,一邊對薛紹說道:

    “公子說笑了,論圍棋造詣,老夫並不如你,方才公子執白子,戰術步步為營,攻守兼備,十手之後,老夫必定棄子投降,可偏偏公子隻注重眼前的攻勢,容不下任何擋在麵前的黑子,明知不可殺,卻非要殺之!”

    薛紹嘴角淺笑,既不否認,也不讚同,修長的手指撫摸著袖爐,等著安老頭繼續說下去。

    “而老夫能僥勝,隻是從全局中窺得中庸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大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老夫用黑子作餌,引公子白子入局,才能險中取勝!”

    安老頭說完,薛紹不置可否,兩人看似是在討論棋局,實則是在就事論事。

    “先生此來,莫非是讓晚輩收手不成?”薛紹索性開門見山地問道。

    “是也不是!”

    安老頭嗬嗬一笑,解釋道:“眼下即便老夫說服你們收手,東宮那邊也未必肯善罷甘休,武後那邊看似節節敗退,實則以退為進,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奉勸公子,要懂得未雨綢繆,早作算計!”

    簡單的一句話,薛紹立刻從中嗅出了危機,他放下袖爐,朝安老頭深深地一抱拳:

    “還請前輩賜教!”

    安老頭滿意地點點頭,下意識地想捋胡須,才察覺自己下巴光禿禿一片,早就沒胡子了。

    “賜教不敢當,老夫隻是傳個話,正所謂‘月滿則盈,水滿則溢’,既然目的已經到達,就該見好就收,就算收不了手,也該偃旗息鼓,擇日再戰,倘若一味地趕盡殺絕,隻會適得其反。”

    薛紹聞言冷冷一笑,頗為不屑地說道:

    “先生此言差矣,如今太子理政,朝廷上下群臣擁戴,更有陛下撐腰,此時若不趕盡殺絕,更待何時?”

    安老頭搖了搖頭,指著麵前的棋盤,沉聲說道:

    “天下局勢如同這棋局,黑白棋子俱在,才能形成攻守之道,自古帝王之術,乃是兼具陰陽兩麵的中庸之道,當今天子的眼中,是斷不會讓白子獨留棋盤之上,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朝堂隻有東宮一股勢力,爾等再不停手,那先期建立起來的優勢,必將蕩然無存,到頭來,朝堂又將掀起一股腥風血雨。”

    薛紹聞言,陷入了沉默,如果就此放棄對武後勢力的清繳,說實話,他不甘心,拋開政治立場不談,僅僅在他個人對武後的仇恨上,也很難做到,於是出言駁斥道:

    “先生說的不錯,可如今皇後專權,殺了多少良臣將相,我等出手反擊,又有何錯隻有,況且,這也是為了維護大唐江山穩固,陛下難道就不能體諒嗎?”

    “糊塗!”

    安老頭瞪著眼睛大聲嗬斥:“你們到現在還不明白嗎,後宮能擁有如此大的權力,真以為是皇後處心積慮建立的起來的嗎,這背後的支持者,恰恰是咱們的陛下!”

    一句話,讓一向睿智的薛紹無言以對,他何嚐不明白武後的背後站著李治,隻是他不願意承認罷了,如今被安老頭擺上台麵,他確實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安老頭見薛紹又陷入了沉默,便轉頭看向窗外,書房外是一個別致的花園,其他花卉都枯萎了,唯獨牆角處幾株寒梅綠意蔥蔥,枝頭上露出了好多花骨朵,隨時準備含苞待放,老安頭忍不住長歎一口氣!

    “唉!瑞雪將至,老夫希望你們能活著過一個新年,言及與此,爾等自行決斷吧!”

    說罷,站起身來,從衣架上取下掛在上麵的披風,準備告辭。

    走到門口的時候,安老頭想起了什麽,轉身對薛紹說道:

    “對了,老夫還有一事要提醒你!”

    薛紹拱手道:“先生請說!”

    “也不算什麽大事,隻是有必要提醒公子一句,別被仇恨蒙了心智,公主你惹不起,也不能惹,觸碰了武後的逆鱗,陛下都保不了你,禍不及家人是‘天謀’的規矩,就算不看在天謀的麵上,也請給老夫一份薄麵,畢竟按輩分,老夫也曾是公主的姨丈!”

    說完,安老頭拉開房門走了出去,獨留薛紹一人在房間裏發愣。

    許久之後,隻聽‘嘭’的一聲,一隻龜狀的袖爐被狠狠地砸地上。

    ……

    另一邊,通往長安城的官道上,百十個白衣道人護送著一輛馬車趕回洛陽。

    馬車裏坐著兩個女道士,年紀大點的身穿天師道袍,手持浮塵閉目打坐,而年紀嬌小的,則手拿蒲扇,輕輕煽動著爐火,取暖煮茶。

    這二人自然是天道門的玉真子和靈雲。

    玉真子這趟東都之行可謂是鬱悶至極,原本帶著一幫弟子殺回洛陽興師問罪,誰料剛到洛陽,道觀被李令月占了,再之後豫王府赴宴,差點被當成了謀害豫王的凶手,手下四處打探了半個月,結果連凶手的影子也沒找到,最後隻得啞巴吃黃連認栽。

    玉真子的道場並不在洛陽太平觀,當初前往洛陽,隻是想以天道門掌印天師的身份,馴服李令月這個公主,自己一躍成為皇家子嗣的師尊,如今功虧一簣,留下來反倒自討沒趣。

    靈雲已經深知報仇無望,便跟著玉真子回長安玄都觀,準備以青燈作伴,用餘生為韋家碾的亡魂超度祈福。

    隊伍行至二十多裏突然停了下來,一個小道士站在馬車旁,透過車窗稟報道:

    “師尊,前方有大批官兵霸占官道,阻礙我等行進!”

    馬車內的玉真子眉頭一皺,冷哼道:“問清楚對方是誰了嗎?”

    那弟子尷尬地回答:“這個……弟子尚未詢問,師尊稍等,弟子這就去問!”

    說罷,剛要離開,玉真子喚住他,直截了當地說道:“不必問了,你直接去告知對方,天道門掌印天師在此,讓他們速速讓開!”

    “弟子遵命!”

    不大一會兒,那弟子去而複還,身後還跟著一個身著華服的男子。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馬車前,那弟子率先稟告道:

    “啟稟師尊,前方是英王殿下的儀仗,英王殿下想要拜會您!”

    車簾子被掀開,玉真子往外一瞧,來人正是三殿下李顯。

    李顯似乎於認得玉真子,見到對方真容,連忙上前一步,笑嗬嗬地朝玉真子行了個道家禮!

    “小王李顯,見過掌印天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