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郭賊嘴饞
字數:12336 加入書籤
“亦失哈,隨咱去定國公府!”
朱棣急忙喊道。
王真一愣。
亦失哈連忙應道:“是,陛下!”
朱棣已經自顧起身,往外走去。
亦失哈與王真連忙跟上。
“兒臣參見父皇!”
朱高熾剛剛走進宮門口,便看到一臉急色匆匆,從裏麵走出來的朱棣,頓時連忙行禮。
“熾兒?”
朱棣一愣,隨即便有些疑惑道:“那番薯沒成熟?”
父皇知道了?
朱高熾心中一驚,隨即便注意到跟著朱棣身後的王真,瞬間明白了過來。
“回稟父皇,番薯已經成熟了!”
“成熟了?”
朱棣心中微動,不由更是疑惑,“如此,你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恭喜父皇!”
朱高熾急忙說道。
“嗯?”
朱棣神色微眯,緊緊盯著朱高熾。
“那番薯,已經刨出來了?”
朱高熾再次道:“父皇聖明!”
朱棣心中莫名的生出一團無名怒火,眉頭微皺,“刨出多少?”
朱高熾連忙說道:“回稟父皇,一箱刨出二十六斤三兩,一箱刨出二十六斤一兩!”
“二十六斤三兩,二十六斤一兩?”
朱棣若有所思,緩緩點著頭,並沒有沒反應過來,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
不過。
到底是大明皇帝,又繼續問:“你與定國公可有就算,此種番薯可畝產多少?”
朱高熾道:“爹,孩兒估算可畝產十石!”
“嗯……嗯?”
朱棣猛的一驚,緊緊盯著朱高熾,兩眼瞪圓,“你估算的十石?”
朱高熾淡聲道:“爹,孩兒估算,最低可畝產十石,若是土地肥沃,產量還能更高!”
“你確定,真可達到十石?”
朱棣還是有些不敢置信,那是十石啊!
哪怕不要十石,隻要畝產九石,又或者八石、七石,對大明那些萬千百姓來說,都是天大福音。
至少,大明再也不會有百姓會餓肚子。
一旁,王真與亦失哈等人,也都是滿臉不敢置信,微微顫抖著身子,緊緊盯著朱高熾,激動至極。
畝產十石的糧食?
這要是在大明種植開,那大明怎麽還會缺少糧食?
“爹,這麽大一個木箱內種植的番薯,都可刨出二十六斤的番薯,那若是種植一畝的番薯,哪怕沒有那麽密集,也不會那麽施肥,但也必然可以刨出十石的番薯來啊?”
“十石,肯定能刨出十石的番薯來!”
朱棣重重的點了點頭,便喊道:“走,隨咱去定國公府,咱要親自看看那些番薯!”
“如此福瑞之糧,定然不能……”
讓郭賊因嘴饞,而去偷吃那麽幾個!
後麵的話,朱棣並沒有說出來。
但是,朱高熾與王真等人,都隱隱猜測的出來。
“是,爹!”
朱高熾連忙應道。
“陛下!”
這時,亦失哈突然注意到,不遠處急匆匆的走過來一群熟悉的官員,眼孔一縮,急忙上前提醒。
“好像,戶部尚書與吏部尚書朝著這裏來了!”
“嗯?”
朱棣一驚,連忙順著亦失哈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戶部尚書鬱新與吏部尚書暴昭,步履匆匆,徑直朝著他們走了過來。
定是為了太子帶回的那些財物與糧食!
朱棣在心中微微歎息一聲,隻是這會,那戶部尚書鬱新也看到了他們,想要避開,也來不及了!
“微臣戶部尚書鬱新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微臣吏部尚書暴昭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兩位卿家請起!”
朱棣緩緩點頭,又看了一眼朱高熾,朝著兩人說道:“朕與太子有重要之事,準備出宮一趟,兩位卿家此行,若是沒有甚至大事,便先放一放,朕回來之後,再與兩位愛卿商談!”
陛下要躲!
鬱新眼皮微顫,急忙說道:“回稟陛下,微臣也有大事奏稟!”
暴昭雖沒說話,但神情也是一臉堅定。
反正,隨著鬆江府之事開始完結,他這個吏部尚書,也再無顏當下去。
如今,便給大明做最後一件重要之事吧!
朱棣道:“朕此行,乃是關乎天下萬千百姓的肚子,關乎江山社稷之大事,不知兩位卿家是什麽重要之事?”
鬱新微微看了一眼,一旁的暴昭,也是一臉肅然拱手行禮。
“啟稟陛下,微臣此行,也是為了大明數萬百姓的肚子,也是江山社稷大事!”
“哦?”
朱棣臉上神色收斂,凝視著鬱新,神情十分認真,“不知鬱卿家是何事?”
鬱新朝著朱棣拱了拱手,便是十分認真道:“回稟陛下,是此次鬆江府之事。
此次,鬆江府查抄了近百家糧長、貪官汙吏,所抄沒糧食與錢財無數。
但是,微臣派屬下官員前去接收,那裏早已被禁衛接管……”
“……陛下,那些貪官汙吏盤剝貪汙得來的錢財,當收繳進入戶部,由戶部用於那些百姓身上……尤其是那些糧食,今年,正是大明北方大旱……”
一旁,暴昭連連點頭。
朱棣的眉頭微微皺起,“原來是此事,那些錢財與糧食,朕已經有了更好的用途!”
鬱新與暴昭兩人一驚1
心道,果然如此!
“敢問陛下,準備將那些錢財與糧食用於何處?”
朱棣輕輕一笑,“兩位卿家,可還記得定國公派人從海外尋回的番薯與玉米,這些大明福瑞之糧?”
“回陛下,這兩種糧食,微臣自是記得!”
鬱新下意識的點著頭。
畢竟,當時,這兩種糧食,可是京師傳的沸沸揚揚。
朱棣又道:“現如今,那三大木箱番薯,已經成熟了!”
“成熟了?”
鬱新與暴昭都不由兩眼一亮。
“敢問陛下,不知那三箱番薯產量如何?”
朱棣嘴角微翹,“一箱產出三十七斤,一箱產出三十八斤!”
“鬱卿家,暴卿家,那木箱,都是裝貨物的大木箱,兩位可否算算,若是這般種植上一畝良田,能收獲多少番薯?”
“一箱三十七斤……”
鬱新與暴昭兩人,便直接沉思起來。
隨即,越想,兩人眼睛越亮,最後混身都直接顫抖了起來,滿臉震撼。
鬱新緊緊盯著朱棣,滿是不敢置信,聲音還有些微顫。
“陛下,若是如此,豈不是可以畝產十二石?”
一旁,暴昭也是滿臉激動的點著頭,他算的結果,也是這般。
“十二石?”
朱棣與朱高熾等人,都不由再次一臉驚詫。
“正是!”
鬱新連連點頭,緊緊盯著朱棣,“敢問陛下,不知現如今,這些番薯可有多少種子,能種植多少畝番薯?”
“朕也不知!”
朱棣微微搖頭。
鬱新頓時大急,“陛下也不知?”
“嗯!”
看到鬱新與暴昭這般模樣,朱棣心情大好。
“朕正要前去定國公府查看,兩位愛卿便尋了過來!”
“還請陛下恕罪,微臣願與陛下一同前往定國公府!”
“正是,陛下,微臣也想前去定國公府,親眼看上一番,番薯此種福瑞之糧,到底是何種模樣?”
朱棣卻是不著急了,緩聲問道:“兩位卿家可是同意了,鬆江府的那些糧食與錢財,交由朕來處理?”
鬱新與暴昭忍不住看向朱棣,心中氣急,怎能如此?
隻是,若是大明真的有了一種可以畝產十二石的糧食,這價值遠勝百個鬆江府的錢糧!
思慮權衡了片刻,鬱新心中一狠,微微點頭。
“若是我大明有了可以畝產十二石的糧食,鬆江府這些糧食與錢財,陛下想如何用於百姓,便如何用於陛下,微臣戶部絕不幹涉!”
“微臣吏部也絕不幹涉!”
“甚好!”
朱棣微微點頭,“如此,兩位卿家便隨朕,前去定國公府,一看究竟!”
“多謝陛下!”
一眾人,步履匆匆的往定國公府而去。
……
於此同時。
在定國公府,郭安已經洗漱完,滿臉慵懶的躺在一個藤椅上,朝著郭昂問道。
“郭昂,剛才,你秤的可有什麽不對之處?”
正靜靜站在一旁的郭昂,直接被郭安這一句話給嚇的跪在地上,滿臉惶恐。
.
“老爺,小人剛才秤紅薯之時,可是連秤了兩次,絕對沒有任何失誤之處!”
“一兩都不差?”
郭安忍不住再次問道。
郭昂一臉肯定,“老爺,一兩都不差!”
郭安的臉色,直接沉了下來。
“你這廝,此種秤,你可以保證,那秤杆一直都是處於最平的地方?
又或者,你將那籮筐的重量,也都去除對了,沒有計算錯?”
聽此,郭昂心中一驚,看著滿臉肅然的郭安,腦海中閃過一絲古怪的念頭。
愣了片刻,便有些試探的問道:“老爺,小人剛才應該有失誤的地方?”
“這還差不多!”
郭安一臉認真的點著頭,“有時候,可不能太過於自信。
尤其是秤東西,還是秤了這麽多份,又要減去籮筐重量,還要保證秤杆最平!”
“老爺說的極是!”
郭昂連忙點頭應道。
郭安抬頭看了一圈,低聲道:“這樣,你去那兩堆番薯之中,各自挑選出一顆小番薯,藏在身上,不要讓任何人看到。
拿去後廚,生火,將一顆洗幹淨,直接放進碗中,再將其放在鍋內,蒸一刻鍾。
另外,再將另外一顆番薯,用泥巴裹在外麵,將去放在一堆火燼之中,烤上一炷香……”
“這……”
郭昂大驚,“老爺,這些番薯可都大明福瑞之糧,太子殿下也專門交代了……”
“隻要你不說出去,誰能知道?”
郭安緊緊盯著郭昂,“而且,你可知,雖說這番薯可以吃食,但整個大明,都沒有一人吃食過。
我不先試著吃上一番,如何知道,這番薯可作為糧食?”
“難不成,我讓那些人,千辛萬苦將番薯從海外帶回大明,並培育好之後,卻是不知其功效如何?
玉米,陛下都與我等一同嚐試了,幸好玉米味道極好!
現如今,這番薯,便交由我一人來嚐試吧……
萬萬不可,再等陛下與太子殿下前來,若是番薯味道極差,還有毒,那我豈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這……”
郭昂頓時愣在原地,雖然郭安說的極真誠,但他總覺得何處不對!
郭安眼睛一鼓,催道:“還愣著幹什麽,難不成還要我親自前去?”
郭昂急忙應了一聲,便快步往外麵走去,“是,老爺!”
等趁著那兩個燕山衛不備,順了兩個最小的番薯,前去後廚之時,郭昂想起什麽,腳步一頓。
老爺既然不知番薯味道與功效,為何卻是知道,這些番薯如何去烹飪?
而且,在之前,好像老爺也說過,番薯軟糯甘甜!
這……
唉!
郭昂微微歎息一聲,便再次抬起腳步,往後廚而去。
……
這會。
定國公府外,突然出現幾道人影。
“陛下,太子殿下?”
守在門口的燕山衛,看到朱棣與朱高熾等人,連忙打開大門,同時恭恭敬敬行禮。
“小人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定國公可在府內?”
“回稟陛下,公爺正在正堂歇息呢!”
“嗯!”
朱棣微微點頭,走進府內!
不過,卻是沒有前往正堂,而是徑直往後園而去。
見此。
一個燕山衛連忙往正堂跑去。
“公爺,公爺!”
“何事這般匆慌?”
看著滿臉急色的燕山衛,郭安心中一驚,難不成是郭昂辦事不利,被發現了?
“公爺,陛下與太子殿下來了!”
“陛下與太子?”
郭安鬆了一口氣,隨即便下意識往那燕山衛身後看了一眼,卻是沒有看到任何人影。
“陛下在何處?”
“回公爺,陛下直接去了後園!”
“直接去了後園?”
郭安再次一驚,連忙起身,便往後園走去。
……
後園,朱棣站在兩堆番薯麵前,一臉喜色。
“太子,這些便是收獲出來的番薯?”
“回稟父皇,正是孩兒與定國公分別從兩個木箱內,刨出來的番薯!”
說著,朱高熾眉頭微微皺起,他怎麽感覺,這些番薯好像有些不對勁。
但是,看了半晌,又沒發現什麽不對。
“這些便是番薯?”
一旁,鬱新與暴昭兩人,則是看著地上的兩堆紫紅色番薯,滿臉期待。
“正是!”
朱高熾再次微微點頭,說道:“鬱公、暴公,這兩堆番薯,一堆二十六斤一兩,一堆二十六斤三兩!”
而這時,朱棣已經走到另一個完好的木箱麵前。
“太子,這個木箱的番薯,可成熟了?”
“回父皇,已經成熟了!”
朱高熾連忙說道。
“甚好!”
朱棣神色大喜,隨後忍不住朝著來的方向看了一眼,眉頭微微皺起。
“這般久了,定國公怎的還沒前來?”
一旁,徐勇連忙說道:“陛下恕罪,末將這就派人前去催上一下!”
“嗯!”
朱棣點了下頭,便又問道:“此木箱內的番薯,如何刨出來?”
“回稟陛下,太子殿下與公爺直接用鋼刀砍斷木箱外麵箍著的這一圈木條,然後直接將木箱拆掉,裏麵的土散開之後,番薯便自動露出來了!”
“原來如此!”
朱棣微微點頭,隨即便繼續返回那兩堆番薯前,看了起來。
片刻後,朱棣突然出聲問道:“可有人從這裏私自拿走了一些番薯?”
徐勇與周圍的燕山衛都是一驚,急忙說道。
“回稟陛下,自從這些番薯被刨出來,便一直放在這裏晾曬著。
而且,還一直有燕山衛看守此處,並沒有任何人前來私自拿走這些番薯!”
“沒有人嘛?……”
朱棣眉頭微微皺起。
徐勇與朱高熾等人,不由的感覺到一絲不對。
剛剛想說什麽,卻是看到,郭安步履匆匆的走了過來。
“微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見過鬱公、暴公!”
朱棣輕笑道,“聽聞番薯成熟,朕激動難耐之下,不請自來,郭卿不怪吧!”
“微臣惶恐!”
郭安連忙道:“陛下能駕臨微臣府上,微臣未能遠迎,已是十分失禮!”
朱棣淡淡看了一眼郭安,便說道:“朕也要親自刨上一箱番薯!”
“這箱番薯,便是微臣給陛下留下的!”
“甚好!”
朱棣從徐勇手中接過鋼刀,幾刀下去,那木箱便直接四分五裂,裏麵的土墩子,也四散開。
露出一窩一窩的番薯。
“果然如此!”
朱棣與鬱新與暴昭等人,忍不住心中一喜。
“拿秤來!”
朱棣再次喊道。
“是,陛下!”
郭安朝著一旁的一個仆人吩咐一聲。
很快,那杆秤,便再次被拿了過來。
這次,則是由朱棣親自秤!
半晌後。
朱棣與鬱新、暴昭等人,便是再次目瞪口呆。
“二十六斤六兩?”
“這……陛下,此番薯絕對可以畝產十二石,甚至是十三石都可以!”
鬱新激動的滿臉通紅。
“恭喜陛下,此乃我大明千千萬萬百姓之福,更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
“恭喜陛下,有此福瑞之糧,我大明再也不缺糧了!”
“陛下必為千古聖君……”
朱棣也是一臉喜色。
“郭卿,這些番薯乃是我大明百姓可以填飽肚子的福瑞之糧,不可有任何閃失,尤其是一顆番薯,都不能被人給偷偷拿走!”
朱高熾與鬱新幾人,也都看向郭安。
郭安一臉訕笑,“陛下慧眼如炬,沒想到,這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