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

字數:3370   加入書籤

A+A-


    一個倒黴蛋的開始
    這是一個安靜的季節,秋風涼爽,樹影窈窕,亭子邊上的小湖有如一麵碩大而光滑的鏡子,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輝。
    湖麵上波光鱗鱗,魚群穿梭,水麵上不時有噗噗聲傳來,也不知道是不是魚群看到人,聞聲而動,情景甚是熱鬧。
    有一人,仰望著天空,露出狼一般的渴望神情。待到有美女侍從接近時。頓時來了個大變臉,裝出一副正直清高模樣,目不斜視,折扇輕搖吟詩作賦,盡顯風流。
    育育水滿湖,中有千金魚。
    浮沈得意似太古,不畏網罟畏鵜鶘。
    綠蒲欲齊藻初密,紅尾差差映朝日。
    疾雷驟雨人莫知,潛有蛟龍取之逸。
    進來的美女侍從,紛紛偷偷打量著在那鳴詩的“風流太守“,品評這個最近變化巨大的老爺。
    站在湖邊,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詞來形容劉勳此時的心情的話,那就是——倒黴,真他娘的倒黴。
    到這個世界都十來天了,黴運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他,也許,從決定知道自己的身份的那一刻起,黴運就伴隨著他了。特別是在侍從口中的得知自己名字的時候,他就有種不安寧的感覺,這種感覺特別的迫切。
    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猜測。
    待得那些侍女離去後,劉勳突然變了臉色,再也沒有那風流倜儻的瀟灑模樣。他對著亭子前的湖水,狠狠的扔了塊石頭,看到魚群驚嚇之餘紛紛作鳥獸散。見此情景劉勳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點,一種暢快的感覺油然而生。:“他娘的,這石頭扔的真是爽啊,好久沒這麽痛快了。”
    劉勳打量著清澈水麵中自己的倒影,臉大如盤,鼻如大蒜,笑容可親,如果換上一身戲服,恐怕比出演小醜還要勝出幾分。
    隻可惜那一身太守官袍,與這種長相顯得格格不入。
    到這個世界已經有段時間了,劉勳也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他隻能慢慢的去適應這古代的環境。
    如今還好有美女環側,“風流倜儻”的劉大太守,自然很快就適應了這裏的環境。但空閑下來的時候,他還是很糾結於他的倒黴,穿越誰不好,偏偏穿成了聲名狼藉的廬江太守劉勳。
    或許大家沒怎麽聽說過劉勳是誰。他就是漢末時期,袁術派到廬江搶了孫策的位置,從而擔任廬江太守的那個劉勳字子台,琅邪人。。
    漢末時期江湖人以及各路諸侯都親切的稱他為陰險小人。
    此時靜下心來的劉勳,仰著頭回想原時空的劉勳不禁感慨頗多。他並不在意前身的名聲如何的狼籍,他在意的是前身的悲慘人生。
    袁術將在不久後敗亡,當然這袁術敗亡之後手下眾人也是樹倒猢猻散,所以黴運很快就會輪到他。
    當然在袁術倒台後,劉勳也是有過高光的時刻,可惜前身並沒有把握住。因為袁術倒台後,他的部下和家屬沒地方去,在其從弟袁胤的帶領下,率其部曲及家眷投奔劉勳於皖城。確切的說應該是要投奔孫策,但卻被他強搶了過來。
    隨著他們的到來,劉勳的實力確實在短時間內就暴漲起來。就連孫策都不敢當麵和他硬碰硬,而是使用了調虎離山的計謀。
    由於當時的孫策對劉勳很是忌憚,不敢和他硬碰硬。於是孫策派出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請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
    由於前身太過傻缺居,然選擇了相信孫策的鬼話,更因收得財寶而洋洋得意。那時每個人都在祝賀這件事,隻有後來成為曹操五大謀士之一的劉曄感覺到不對勁。
    因為劉曄認為上繚城不易攻下,若真的出兵,孫策必會乘虛襲其後,到時候將是,進屈於敵,來退無所歸。所以劉曄很是堅決的反對出兵攻打上繚城。
    但好大喜功的劉勳偏偏不聽聰明人的勸諫,很是固執的堅持要出兵。
    最後孫策果然如劉曄所說,從後乘虛襲擊劉勳,一戰下來劉勳大敗虧輸,無力東山再起。於建安四年投奔曹操,混了個征虜將軍的職位,後因恃寵而驕,圖謀不軌而被誅殺。
    一想到劉勳這悲催的一生,此時的劉勳頓時又是一陣無語。還好現在才198年秋季距離袁術敗亡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
    劉勳睜開眼睛喃喃自語道:“既然這一世,我來到了這個世界,那麽這個世界就得因我而改變。而原本的軌跡定將不複存在,以後這個世界也隻能屬於我劉勳。曹操?劉備?孫策?袁紹?你們在我這個穿越者的麵前又能算個什麽東西?”
    雖然劉勳自信以自己的先知能力若是能加以利用,定然能稱霸於東漢。但是目前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可就多了。
    要在這個亂世爭雄,必須要有諸多謀臣良將。
    但是自己有嗎?身邊除了一群廢物,還能有啥?想到這裏劉勳剛升起的豪氣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一念及此劉勳隻能徒然歎息。
    還好按照軌跡,不久後自己將擁有第一個大能人前來投奔自己。不用想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劉曄,劉子揚。想到劉曄即將到來,劉勳緊迫的心情總算是稍微鬆了口氣。
    這一夜劉勳在床上翻來覆去想了很多。
    這段時間以來見得最多的就是難民了,還有在袁術那裏混不下去,跑出來投靠自己的逃兵。
    現在別的地方都在混戰,根本就沒幾個人意識到百姓的重要性,就算意識到也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拿不出錢糧來供養難民。
    劉勳作為後來人,他當然知道這個世界打戰打的是什麽。不外乎就是三點:
    一是人才。
    二是經濟,糧食。
    三當然就是兵源了。
    而糧食,經濟,兵源都從哪裏來?不就是從百姓身上來的嘛。所以對於難民劉勳是非常重視的。萬幸的是有袁術這個冤大頭在前麵頂著,這一兩年內他的廬江郡還算穩定,基本沒發生過什麽戰爭,隻有在明年才會和孫策一戰。
    此刻劉勳的經濟就一般般,糧食什麽的還能勉強應付,但是在袁術掛了之後,來投奔他的人非常多,此時如果不早做準備到時候還真吃不下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