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問策
字數:3157 加入書籤
眾人聞聽此言,感覺此刻的劉勳更是怪異了,畢竟劉勳之前除了貪圖享樂從不過問政事的。
就在眾人驚疑不定之時,長史劉畔進當仁不讓的走了出來說道:“
稟主公,我們的廬江郡處於揚州西北角,與荊州豫州毗鄰。約有人口二十多萬戶,共計約六十餘萬人口。大大小小的官吏約有一千多人,士卒五萬。可耕種土地八十萬頃,每年稅收約為二十萬貫五銖錢以及二十萬石糧食。”
聽到這裏,劉勳心中默默歎了口氣,這基礎可不是很好啊。
雖然對於這個時代的廬江郡早有心理準備,但真的聽到的時候,劉勳還是覺得有些失望。
“好了,今日就這樣吧,本太守還有要事,你們都下去吧。”劉勳才懶得看這群人的臉色,大咧咧的說道
“這就結束了?屁事沒有把我們招來幹嘛?我們都在這了,你現在卻不說要事?你是和你的妻妾有要事要做吧。”眾人聞言心中不由得一陣徘腹。不過這做派,這語氣才符合他們主公的性情。於是眾人放下了心中的疑惑,第一次議會就這麽的戲劇性的散場了。
等眾人走後,劉勳稍微一打聽才知道,剛才那胖子武將居然就是自己手下第一大將李偉,乃是屠戶出身,壓根就不懂得領兵作戰。但有一點卻是別人比不了的,因為他就是劉勳的親表兄。
而那談吐得體的文官倒是吸引了劉勳的注意力,因為劉勳居然在腦海中閃過了此人的名字。此人雖然不出名,但是劉勳卻是知道就是此人和劉曄一起勸說自己不要去攻打上寮。
此刻劉勳最缺的就是人才了,想到此人能想到其中的關節,想來也不是簡單的人物。此時的劉勳如發現了新大陸般興奮異常。
剛回書房就讓人去把劉畔進請過來。
劉畔進散會之後正準備回家,此刻聽說主公招見,心中很是意外,但也沒有多想,畢竟是主公招見輪不到他說不字,當下就跟著去見劉勳了。
待得劉畔進到來,劉勳很是客氣的把劉畔進請進了會客廳。二人分主客落座之後。劉勳也沒有特意去寒暄什麽,而是選擇了直接切入主題。
“剛才聽先生的言語,您似乎對廬江郡的情況很是熟悉。先生能和我具體說說廬江的世家,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嗎?”
劉畔進內心歎了口氣說道:“回稟主公,廬江郡大大小小的世家將近十五家,主要是陸、周、喬、張四大世家。”
劉勳點點頭說道:“太久沒關注他們了,我都有點模糊了。你繼續詳細的說說他們的情況如何了?”
劉畔進聞言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說道:“這四個大世家門下的仆人家將共計約一萬二千人,平均每家三千左右。所占的田地占據了廬江大概四分之一左右,二十多萬頃。再加上其他中小世家,廬江近一半的土地都在他們的手中。”
聽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劉勳差點驚掉了下巴。
自己的地盤有一半的田地居然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這裏的世家!這他姥姥的世家也太囂張了吧。
“主公啊,您必須要出麵整頓下這些世家了,長此以往下去後患無窮啊。”看到劉勳那無辜的神色,劉畔進突然的跪了下來,聲淚俱下的說道
“先生不必如此,快快起來。世家之患不可不除,但也不可操之過急。如今一切應當以穩定為主才是。”劉勳安慰道
“主公,你是不知道啊,這些世家還藏匿了許多的人口和土地,雖然無法考究,但通過畔進這麽久以來的查閱文案和四處探訪,估算出來人口起碼在十五萬以上,而田地約有十萬頃,且都是良田。廬江官吏八成以上都是出自這些世家,而且每年的稅收都會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大半,更有許多兵卒在吃空餉。”劉畔進聲淚俱下的說道
“什麽?真是豈有此理,居然敢把本太守當冤大頭?”聽到這裏劉勳哪還有半點剛才那淡然的模樣,此刻他雙手緊握,手上的青筋都爆了出來,眼睛更是瞪的血紅。畢竟劫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如此大仇劉勳豈能不怒?
劉畔進看到劉勳憤怒的樣子,也就不再言語。就這麽默默地看著劉勳。不知為何他也總覺得今日的主公有些不對勁。以前他從來不管政務的,更不會在意世家對廬江郡土地的吞並。
但是今日從他的神色中可以看出,自家的主公絕對不是自己以為的那般無能,放縱。而且今日對自己的態度很是客氣,不再如之前那般頤氣指使。
劉勳深吸了一口氣,陰沉著臉說道:“若真是如此為非作歹,我明日就把他們全砍了。”
“主公,主公萬萬不可啊。廬江世家之患雖然嚴重,但存在已久,而且現在整個廬江郡暗流湧動,還請主公先冷靜下來,切不可魯莽行事!”劉畔進聽到劉勳的言語頓時嚇了一跳。自己是希望主公整頓世家,但也不可如此大開殺戒啊。他的意思是整頓世家應該要循序漸進才行。
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忠臣,劉勳還是要給些麵子的。他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先生,不好意思,您說的在理,是我失態了。”
劉畔進繼續說道:“主公,您說的對,目前我們最主要的目標是先穩定發展經濟農業,同時訓練軍隊,以迎接接下來的亂局,因而現在一切務必求穩,切不可大刀闊斧才是。在說廬江郡地廣人稀,雖然被世家占據了大量的土地,但按如今的耕地麵積還是很充足的。”
劉勳說道:“先生說的是,不知你可有什麽好的建議,可否說來聽聽?”
劉畔進頓了頓,很是鄭重的說道:“目前我廬江郡內政的主要問題有四個。
第一,便是人口。”
“廬江土地肥沃,良田眾多,更有不少地方還未開發,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少,無人耕種和開荒,戰爭潛力自然就不夠,因而我們必須從其他地方引進人口。”
“這一點我自然知道。如今袁術荒淫無道,弄得壽春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軍士已經紛紛出逃。而我廬江地廣人稀,正適合他們前來定居。本太守可派兵前往壽春以及整個江東的戰亂之地,收攏那些背井離鄉的流民。如此一來我們的人口定然可以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