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消失的夫妻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沈慕神識掃描玉簡,裏麵留著青嬋的一道信
“夫君有空嗎?,離玉陽山不遠處,有一家族任務要不要接”
沈慕看了看任務名稱,上麵寫著“調查浦林縣數百人死因,是否為修士所”
沈慕查了下周圍地形,浦林縣離玉陽山不遠,隻有上百裏的路
可能這也是青嬋送消息來的原
正好這段時間待的也膩了,出去走走也好,這幾年都是青嬋在為兩人上報貢獻點,每日煉製陣盤十分辛苦,這次任務也能減少下對方的壓
想來浦林縣隻是一個小地方,就算有修士恐怕最多也隻是練氣中期而
已他現在的實力,天河真經修煉出來的法力十分浩瀚,足有普通修士兩倍有餘,就算是遇到練氣七層修士也能全身而
並且這半年以來,每日靈米不斷,他的肉身氣血也增強了一大
想到這,他在玉簡裏麵做了答複,讓秋菊立刻送往了清泉
…………
浦林縣位於中寧府最南邊,是由宋家掌控的一座凡人城
人口不多,十來萬左右,大部分凡人都是宋家後
正午,浦林縣城門
三三兩兩的人正進出著,其中一位身穿白色道袍的俊朗青年十分顯眼,正是從玉陽山趕來的沈
就在沈慕準備進城時,一位師爺打扮的老者堆著笑臉迎了上
“敢問道長可是從宋家族地而來?”
“縣尊大人已經在府衙備好酒宴,準備為道長接風洗塵”
沈慕一臉平淡道:“前方帶路”
老者一臉謙卑的走在前麵,沈慕緊隨其後,兩人一同進入了浦林縣
剛一進城,沈慕就發現有些不對
正午時分,大街上卻十分蕭條,稀稀疏疏的行人走在路
街道兩側的垃圾也沒人清理,散發著刺鼻的氣
“這浦林縣城一共十來萬人口,怎會變得如此蕭”
沈慕有些疑
“道長有所不知,最近兩月怪事連連,一連死了數百人,死相極為淒”
“後來大家斷斷續續的傳來浦林縣鬧鬼傳言,所以……”
兩人交談的功夫,便走到了縣衙門
還沒等沈慕進去,一位身穿青色官袍的中年人走了出
中年人身材消瘦,臉上一對黑眼圈十分醒
“仙長救命啊,縣城裏麵出了邪”
見到沈慕,宋凡林直接跪下叩首,猶如遇見了救星一
作為宋家後人,能當一縣之尊,祖上自然是出過修仙者,自然是知道仙師手段,絲毫不敢不
“到底發生了何事,你們從實招”沈慕淡淡說
“吾為道長已經備好酒宴,還有美人作陪,道長吃飽喝足後再去追查也不”
宋凡林眼神有些躲
“吾時間有限,你們還是長話短說”沈慕冷哼一聲,麵如寒
他隻想快點完成任務,哪有功夫吃什麽酒
兩人聽聞,瞬間緊張的立在原地,不知如何是
就在這時,一位身穿捕快服飾中年壯漢闖了進
“道長,我知道一些情況,懇請道長為吾做”
中年大漢拜倒在地,聲音悲
“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吧”沈慕平靜的點了點
大漢起身開始緩緩講述事件的經
“事情還要從兩個月以前說起,從一對新婚夫妻的婚禮開”
“夫妻兩人從小青梅竹馬感情深厚,長大後準備結為夫妻,可是婚禮當天夜晚兩人便離奇的死”
“並且死狀十分慘烈,後來有人報案是被四個混混闖入屋內殺害,並且兩人受盡折”
聽到這沈慕麵色微冷:“那四人最後又如何”
中年大漢一臉悲戚道:“縣尊大人以證據不足給釋放了,隻是打了幾人數十板”
“再後來怪事便發生了,三名混混在家中被活活嚇”
“還有一位已經瘋掉了,從那以後,縣裏每天都會死人,我的小女兒也不幸遇”
”你去把那位瘋掉的人給帶過”沈慕臉色平淡的吩咐
聽到沈慕的話,中年大漢立即轉身走了出
沒過多時,便帶著一位蓬頭垢麵的青年走了進
青年渾身烏黑,散發著惡臭,一雙眼睛沒有任何神采,進來後便在原地亂轉,漫無目的的走動
沈慕走到青年身旁,一隻手搭在對方天靈蓋上,運轉法力,神識直接侵入對方腦
隻有搜魂才能最快的知道答案了,對付這等敗類沈慕絲毫沒有猶
很快,沈慕便“看到”了當初的景象,簡直是喪心病
城西,婚禮之夜,一對新人準備洞
四位混混直接翻牆而入,很快便控製了兩
夫妻兩人被分別關了起來,四人輪流對著新娘施展暴
為了情郎的生命,新娘哭哭哀求,最後甚至迎合對
然而四人卻在囚禁兩人一天後,直接在隔廳虐殺了新
女人最後也沒逃過一劫,兩人至死都沒能再見一麵,忍辱負重卻換來如此結
沈慕深深的歎了口
接著畫麵一轉,一位身穿血紅色衣裙的女子出現在他的麵前,渾身散發著陰冷的氣
“是老閻婆讓我們做的,求求你放過我”
最後隻剩下這麽一句
沈慕漸漸收回了右手,青年整個人直接癱軟在地,氣若遊
“老閻婆是誰?住的地方帶吾去看”沈慕對著大漢一臉平靜說
既然有了線索,直接平推過去就行了,他可不認為在這小城有能威脅到自己的存
“此人住在城東一間單獨小院裏,有些神秘,並且還有一個有些呆傻的兒”
中年大漢急忙回道,然後轉身在前方帶
兩人很快出了府衙,沿著街道往東城而去,原地隻留下兩人擦著臉上的冷
沈慕走在街上,觀察著四周,大街兩旁門戶緊閉,有些門簾上還掛滿了白綾,屋裏斷斷續續的傳來啼哭
“據說這老閻婆十分詭異,多年以來得罪過此人的都死的不明不”
中年大漢說著打了個寒
“後來她的院子附近便沒人敢住了,縣尊恐怕也有點忌憚此人,所以才……”
沈慕一聽此言,頓時來了興
兩人一路前行,半柱香的功夫,便來到了城東一處破舊的庭院
院子不大,隻有幾間廂房,周圍數百米卻沒有一戶人
門前生長著一顆大槐樹,有兩人合抱之粗,枝繁葉茂,正午陽光不透,十分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