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 兵臨東京城下
字數:3549 加入書籤
人在水滸,正在造反!
“快快,敵人來了,快上城牆。”
守衛城門的將校軍官連拖帶拽,歇斯底裏地呐喊。一隊隊殿前禁軍迅速抵達城牆,嚴正以待守城。隻是他們衣甲不全,睡眼惺忪的模樣令人咋舌。
最先兵臨城下的是大將韓世忠,對汴梁城反應這麽迅速沒多少驚詫。拍馬奔至最前,在弓箭射程之外來回策馬,長槍上揚,斜斜指著城牆吼聲如雷。
“呔,某乃華夏王朝飛熊軍大將韓世忠。爾等叛國賊子聽著,速速打開城門,滾出來投降。否則我華夏王朝百萬精銳殺來。人人皆死,個個都亡。”
“殺,人人皆死,個個都亡!”兩萬多騎兵整齊劃一的怒吼。令城牆趕來的朝廷禁軍緊張地握緊武器。
這還沒完,孫安,石寶等將領帶隊剿滅城外禁軍後,紛紛率領騎兵殺來。在其他城牆外大聲吼叫。一下子,就讓東京汴梁城猶如籠中鳥被四麵合圍。
“我王說了,亂臣賊子之後趙佶必須親自率領百官投降,否則天威浩蕩,天兵至,必殺爾等片甲不留。”
“哈哈哈,端王趙佶,高俅,童貫,滿朝堂奸臣。你們這些貪官汙吏,欺壓百姓的狗官聽清楚了,投降還能有命,頑固不化者,絕不輕饒,趕盡殺絕。我華夏王朝為百姓開太平,還天下朗朗乾坤。”
四麵城牆外將士們搖旗呐喊,吼聲如雷,罵聲不斷。令城牆上趕過來的高俅,童貫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他們從
發跡開始到現在,多少年沒有人敢大聲音說話,更何況像眼下眾目睽睽之下罵他們。
他們的心情要是好那才叫怪事,惱怒地注視著城外的軍隊,恨不得把他們生吞活剝,臭著一張臉吼叫。周圍眾多禁軍將士戰戰兢兢,心中卻是不屑。
城外梁山將士們不斷地咒罵,試圖把敵人激將出來。周邊越來越多的百姓遠遠看了,瞠目結舌。他們盡管都是大字不識幾個,這回卻能準確地判斷。要變天了,被人打到京師,宋朝估計要完了!
人們情緒雖然有些複雜,但沒有人有抵觸心理。實在是這些年來做的事情,如江南花石綱,北方括田法等太過荒誕,專門毒害百姓,失去了民心。而華夏王朝聽名字就很高大上,就很霸氣使然。
據說前身是水泊梁山,專為老百姓著想,看病不花錢。各種政策皆是利民,自然受到各地百姓愛戴。
汴梁城中駐紮的軍隊迅速趕來,登城守衛。
皇宮中的宋徽宗又驚又怕又怒,隻能以大發雷霆嗯發泄。勒令王公貴族,官吏富戶護衛全部交出集結,趕赴四麵城牆協助,同時派人去請西軍來援。
梁山來的都是騎兵,自然不會下馬攻城。
倒是帶來不少兵工廠最新研究,可拆卸便捷式的投石車。在大軍後方快速組裝成型,慢慢地推到前方,一字排開列隊,隨著號角聲,令旗手大吼。
“目標前方,仰角七十度。”
“一,二,
三,四,預備,放!”
數十人喊著口號,聯手轉動絞盤,隨著號令發射。砰砰砰不斷,隨著呼呼的破空聲,一個個磨盤大的黑色物件化作拋物線砸向城牆。令朝廷禁軍高官們第一時間衝進城門樓,軍卒們怪叫著四散躲避。
不過梁山發射的不是實心炮彈。
而是裝有一隊印刷好的傳單,用黑布包裹的籮筐。
在城牆上禁軍躲避的時候,籮筐在空中接連翻滾到汴梁城上空,隨著上麵的繩子鬆開,普通書業大的紙張嘩啦啦的灑落,紛紛揚揚地飄向東京汴梁城。
這一幕就像天女散花那般震撼!
讓城牆上的禁軍齊刷刷的仰頭呆呆地看著。直到有紙張打著旋兒漂到軍卒臉上,拿下來一看上麵密密麻麻印刷著字,卻不認得,遞給識字的同伴。
這一幕隻是個縮影!
冬天的風不小,隨著風吹這些紙張飄散在汴梁城各處。靠近城牆附近的百姓也看到這幕奇觀,紛紛撿起飄落到地麵或者攤位上的紙張看了起來。
“告天下百姓萬民,朝代更迭,乃是天經地義。如宋朝,追根朔源,後周世宗柴榮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太祖匡胤,深受世宗器重,提拔卻罔顧世宗信賴。敵寇犯邊之際,欺孤兒,辱寡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視為叛逆,當不為英雄也!太宗光義,更是殺兄霸嫂,辱小周後,喪盡天良……
趙家基業巧取豪奪。先後傳位太宗,真宗,仁宗,英
宗,神宗,哲宗,徽宗共八世,傳國玉璽丟失,氣數已盡,失德滅國,秉承上蒼,乃是天數。
跡徽宗亂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之篡奪,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於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誌。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及童貫用事,又佳兵勤遠,稔禍速亂。
今日國破身辱,遂與石晉重貴同科,豈得諉諸數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猶告武王以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況宣、政之為宋,承熙、豐、紹聖?喪之餘,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
自古人君玩物而喪誌,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勞民傷財,修建萬歲山,寵信奸臣貪官,禍亂朝綱。與北方女真金國勾結陷萬民於水火……”
此處省略千字,都是一些宋徽宗趙佶花天酒地的事跡,如夥同林靈素煉丹成仙,在皇宮外包養妓女,與周邦彥床底相會之類的醜聞。反正有的沒的,好的壞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全都歸於宋徽宗頭上,目的就是政治上的抹黑妖魔化,廣而告之。
使得宋朝本就得位不正,滅國乃大勢所趨。但凡看到傳單上內容的軍卒,百姓無不是為之震驚唏噓。四麵城牆同時開
始,很快就在汴梁城造成轟動。
這種說宋朝亂臣賊子,指著宋徽宗趙佶鼻子罵的言論。哪怕蔡京,高俅,童貫之流也不敢隱瞞不報。
“啊~,該死的逆賊,叛賊,辱孤太甚,欺我趙家太甚!”當宋徽宗接過小宦官顫顫巍巍地過來的傳單。看過之後滿臉猙獰,鼻子氣歪了,咆哮連連。
緊急上朝,召集文武百官議事!
宋徽宗就此事大發雷霆,自己沒有辦法,問計群臣。滿朝文武無一人獻計,全都縮頭當起了鴕鳥。不少人心中思緒萬千,想著城破之後保全富貴。
盡是屍位素餐之輩,憑什麽來抵擋兵臨城下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