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任務開啟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A+A-




    魏延接到孫權使者送來的求和之信,他微微一笑,就將之束之高
    孫權這人向來肚量狹小,睚眥必魏延在五年時間裏滅了他的東吳水師兩次,如此前提下,他能不計前嫌與魏延修好,魏延是絕不相信
    送走孫權使者,魏延反而大舉調動兵馬,往丹徒地區匯集,準備隨時渡江直逼孫權的都城建
    孫權見狀,隻好也抽調大量兵馬回防建這導致在長沙、桂陽兩郡應對關羽的東吳兵力有些捉襟見肘起
    莫說反攻關羽了,自保都有些困
    孫權隻得頻頻向新上位的曹丕求
    可曹丕沒有水軍,東線他被淮河阻攔,無法南下救援孫權;西線襄陽城,則是曹軍新敗之地,曹軍在此士氣低迷,自己也是守
    再加上劉備正在猛攻漢中,漢中張魯危在旦夕,曹丕也要設法先救張魯,保住漢中要
    因此,曹丕隻能對孫權的求助表示愛莫能
    ……
    建安十九年春末,江夏水軍從彭澤湖口突入鄱陽湖,直入東吳腹地的豫章郡,萬弩齊發,燒毀了豫章城的城外船塢後,又趁勢一舉奪了豫章
    同一時期,駐紮在丹徒的五萬精兵,也在新任丹徒太守李昇的率領下,搭乘江陵水師的戰船渡過了長
    在長江邊,李昇率領著這五萬精兵,與前來阻攔的十萬東吳大軍進行了一場有關東吳國運的大
    五萬對十萬,又是據險而守的江邊狙擊戰,猛一看絕對是東吳一方占優
    但實際上,這場大戰大戰一開始,東吳一方就陷入了潰敗!
    原因也很簡單,江陵水軍用他們攜帶的八牛弩,對岸上的東吳軍隊進行了超遠距離的密集打擊!
    當時,十萬東吳大軍麵對江陵水軍在五百步距離外的萬弩齊射,堅持不了一會就崩潰
    隨後李昇率領著五萬精兵登陸上岸,基本上就是追擊潰
    並一路追擊到建鄴城下,順勢包圍了建鄴
    配合李昇的進軍建鄴,夷洲島上的陸遜,在這時也同步派遣了三萬夷洲島上的士兵,由李典率領,乘坐海船偷襲了建鄴城東邊的吳城
    相應地,替魏延守閩地的賀齊也親率兩萬精兵由建安城北上,目標直指建鄴城南邊的會稽
    一時間,整個東吳領地上烽煙四
    ……
    建安十九年八月,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鏖戰,吳城與會稽兩郡之地相繼被李典與賀齊攻
    李典與賀齊兩人也率領著五萬人馬匯聚到了建鄴城加上李昇的五萬精兵,一共十萬大軍兵臨建鄴
    孫權及一幹東吳官員被迫困守建鄴城內,但自持城中還有兵馬五萬,建鄴城又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孫權拒不獻城投
    魏延得知孫權拒不投降,他傳令李昇、李典與賀齊三人對建鄴城先圍而不反正這建鄴城就在江邊,魏延用船給圍城的十萬大軍運輸糧草十分方
    既然這十萬大軍放在哪兒都是吃糧,那就索性圍著建鄴城吃糧好了,魏延這般
    同時,得到了荊州世族支持的魏延又派出了大量的官員,開始接管東吳各個地區的管轄
    整個江南地區,於是除了荊南四郡,很快都淪為了魏延的地
    ……
    當關羽終於擊敗長沙與桂陽兩郡的殘餘東吳軍隊,徹底收複了荊南四郡的那一刻,魏延腦海裏久違的係統終於又跳了出
    這係統恭喜魏延終於完成了三分天下的主線任務,由四分之一勢力晉級成為了三分之一勢
    而魏延聽到係統的話卻是有些疑惑,他質問係統,孫權還未投降或者被擒,自己這就晉級了?
    係統則回應魏延,說大數據判定孫權已是塚中枯骨,再無翻身可就算魏延現在撤掉了圍攻建鄴的十萬大軍,孫權也是必敗無
    魏延不信,當即就要命令十萬大軍撤開圍城試
    但魏延這個命令還沒來得及下達,就有士兵來報,說建鄴城裏的江南世家聯合起來反了孫權,他們已經將孫權擒獲,獻城投降
    魏延聞言呆住,不得不佩服係統就是係統,有未卜先知之
    接下來魏延詢問係統,他既然已經完成了三分天下的任務,可有獎勵報酬?
    不料係統卻是回應魏延,說獎勵報酬就是讓魏延可以開啟後續的任
    “後續的任務,才是真正的獎勵豐厚哦!”係統誘惑魏
    “好吧,那就給我看看後續的任務”魏延好奇地讓係統展示後續任務給自己觀
    ……
    根據係統一貫的風格,這後續任務仍然也是三個選
    第一選項是聯劉攻曹,要魏延配合劉備進攻洛任務目標是占領洛陽,獎勵是十萬噸柴可以讓魏延之前因為無油而封存起來的拖拉機,重新在北方的平原大地上馳騁起
    第二選項是聯曹攻劉,要魏延偷襲關羽,將關羽的軍隊徹底趕出荊南四任務目標是奪取荊南四郡或者殺死關羽,獎勵是魏延武力值再加五,成為三國武將第一人!
    第三選項則有點頁遊風格,類似三國統一後突然又開新地
    當然,這係統給魏延開的新地圖還是蠻符合魏延的現狀,沒有無腦地要求魏延穿過曹魏領地去攻打古羅馬,而是很貼心地讓魏延去攻擊離夷洲島不算太遠的倭
    任務第一步初級目標也是先設法登陸倭島就行,獎勵的東西更是極好,竟然是上百部可以超遠距離通訊的軍用電台,包括隨電台配備的蓄電池與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