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謝覽選了三個小女子

字數:3555   加入書籤

A+A-


                      鮮北到了營地的時候,高峰他們剛回來不久,他們正把那輛車上的麵往有鬥的那輛車上轉運,因為,他們怕下雨淋到了麵袋子。還有一些才能轉運完,鮮北找到突琪婭,問她還有幾個十二歲到十四歲的沒有主的女子?
    突琪婭想了想,說,“還有七個。”
    鮮北說,“你給我挑出三個來。”
    突琪婭說,“行走途中,你有八個還不夠嗎?”
    鮮北說,“什麽呀?!”
    突琪婭說,“那你要幹什麽?”
    鮮北就把小木匠謝覽的事當她說了。突琪婭聽了,非常爽快,轉身就找來了三個小女子,把她們領到了鮮北的麵前,問鮮北說,“她們行不行?”
    鮮北看了一眼三個小女子,一個比一個靚麗,就對她們說,“我給你們找了一個男人,一會兒坐車迎迎他,可有一條,他選上誰誰跟他,另外兩個不許有意見。”
    三個小女子蹉蹉著。大多數女子都有了男人嗬護,就她們沒有,都惆悵好幾天了,聽說要給她們找個男人,沒有不躍躍欲試,爭先恐後的。
    看到這樣,鮮北心裏暗笑,心想,《西遊記》裏形容女兒國裏的女人見到唐僧四眾,渴望不及的樣子,以為是吳承恩在扯幾把蛋,原來真是實景描繪。看來,他吃透了男女渴望異性的心理。
    麵袋子倒登完了,鮮北就讓高峰趕著車,拉著三個小女子,迎一迎小木匠謝覽,並囑咐他,車上的三個女子任謝覽挑選,不要阻攔。
    高峰應聲,趕車就走。
    不是很長的時間,高峰的車就回來了,車上拉著謝覽和三個小女子,謝覽在中間,三個女子在他周遭,鮮北看了,心中一怔,感到要賠了。
    鮮北走上前,謝覽跳下車衝著鮮北抬起雙手拜謝,說,“謝大王恩賞三位仙女!”
    “三……你看中了哪……”
    “看中了,那有什麽看不中的,”謝覽說,“比我師妹不是強上百套?”
    鮮北說,“哪一個?”
    謝覽說,“個個都是。”
    如果說剛看到他們的時候,鮮北的心涼了半截,這下子,整個心都涼了,拔涼拔涼的小木匠這回可賺大發了!一下子撈了三個小女子,不帶這樣的!
    但是又去看三個女子,洋溢著一身自得的情緒,看上去,要不讓誰跟小木匠,誰就能急的樣子。
    鮮北心裏說罷罷,罷,她們要願意就隨她們去,婚姻自由嘛。反正晾著也是晾著,不如有個男人別著。
    當下,鮮北就吩咐巫奇瑪,倒出一頂帳篷給謝覽他們晚上住。
    巫奇瑪應聲。從這個時候起,巫奇瑪就協助突琪婭掌管起大內總務了。
    隊伍整頓了一下,給謝覽一匹普通的馬,讓他騎著馬,跟在男人駁隊的後邊。高峰新趕回的糧店的車,交由一個年歲大些的名叫毒錄麗的女人駕馭。
    有鬥的車裏邊裝上了麵粉,裏邊的女人就剩下突琪婭、巫奇瑪等四個女人,其他的,都出來坐在了毒錄麗趕的車,隊伍就出發了。
    ??????
    高峰這一下子解決了大問題,這麽一大車麵,三四個月也吃不完。
    鮮北下令,每頓飯以烤餅為主,羊,一天就宰一隻,把羊的心肝肺甚至腸子都洗幹淨了,做成湯,就著烤餅吃。鮮北想,這大約就是羊雜湯的由來。
    以前,這些,還有羊頭都扔掉,這回,連羊頭都不扔了,把羊頭整個地扔進吊甕下邊火裏,把羊頭上邊的毛燒盡,再用生水拔上,然後,用刀把上邊那層焦糊刮下去,和羊肉羊骨一起煮,煮爛,把羊頭肉剔下來,這就是現在的羊臉。
    這個主意是鮮北提供的,穿越前他到飯館裏吃飯,最愛點的一個菜就是“蔥爆羊臉”,不是圖它便宜,而是,這個菜一般飯館裏都有,吃著有脆骨,有嚼頭,羊味十足。
    鮮北問高峰,“能不能搞到蔥?”
    “蔥?什麽叫蔥?”高峰不懂。
    實際上,蔥真原產在我國,但是,它的生長環境是半寒地帶,秦國不出產蔥,那時的新鮮蔬菜也不交流,所以,秦國人就不知道蔥為何物。
    鮮北不知這個原理,還以為蔥像其他一些蔬菜品種,是外引的,現在還沒有引進來,就歎息著說,“用蔥白炒羊臉,那才叫個好吃,還有嚼頭。”
    “炒?”高峰不懂,說,“怎麽叫炒?”
    鮮北呼啦一下想起,秦簡公時期的秦國人,在烹飪上,隻知道蒸煮,還不知道其他烹飪方法。再說,炒,得是鐵鍋普及之後的烹飪方法,用瓦罐,怎麽炒?不得把瓦罐燒漏了?鮮北想,腰刀是鐵器,現在應該有冶鐵技術了,方便的時候,弄來一隻鐵鍋,不就能吃炒菜了?
    吃炒菜很重要,不隻是烹飪方麵的進步,還能使人接觸到鐵元素。
    當天的最後一頓飯,他們吃上了羊雜湯,把羊臉也都切進了羊湯裏,男人們很喜歡,因為羊臉肉有嚼頭。
    毒錄麗拿出了一包赭色的粉末,灑在羊湯裏,頓時一股辛辣、鮮香味奔湧出來,喝著,還追汗,感覺很痛快。鮮北吃了一驚,說,“胡椒!”
    突琪婭那些女人們不知道鮮北說的是什麽,鮮北嘶哈著指著湯裏問毒錄麗,“你放的是什麽?”
    毒錄麗眨動著眼睛說,“斯裏盧啊,咋地啦?”
    啊!鮮北知道了,“胡椒”是我們的譯法“胡人的椒”嘛。實際它的音譯是“斯裏盧”。
    那麽,中國古人管月氏國也叫“胡”嗎?“胡”應該指的是匈奴、鮮卑等遊牧族,月氏國的地理位置,不應該稱之為“胡”啊?
    鮮北頭皮一麻,心裏想難道是指著我們?怎麽可能?我們怎麽可能被稱之為“胡”呢?
    鮮北問毒錄麗,“你手裏有斯裏盧的種子嗎?”
    毒錄麗展展楊楊地說,“國師預言了我們未來的命運,我就帶出了斯裏盧(胡椒),芹裏奇(胡麻),葡萄,哈乎錄(胡蘿卜),蠶豆的種子,這幾樣都是我們月氏國的特有品種。咱們將來在哪裏定居了,我種上,就能長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