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懷念
字數:3621 加入書籤
林建嶽在洛陽與諸公諸將過了一個十分喜慶熱鬧的春節,洛陽回到漢人手裏似乎也煥發了生機,民生快速恢複,各地商隊來往川流不息。
林建嶽一直以為收服地方士紳是個費工夫的事,許州也就罷了,沒想到六朝古都、曾為天下中樞的洛陽也是如此,難道自己真是天命所歸?
林建嶽不信,必有什麽自己想不到的事,李伯玉、劉景燁、王圭等人的名字在腦子裏一一閃現,但似乎又都不像。
重點安排好洛陽與穎昌府的防守事宜後,林建嶽快馬加鞭趕到了武關城。
四道嶺還是那個四道嶺,武關城還是那個武關城,可是裏麵的人早已不同。
天氣寒冷,穆青青還是抱著孩子來到城門口迎接林建嶽。
城門兩邊,城牆之上,士兵排列整整齊齊,目光崇敬,迎接已名動天下的林大節帥,氣氛肅穆。
吳毅當先走上來半跪行了軍中之禮,並牽著林建嶽的大黑馬引向城中,以他的身份,給林建嶽牽馬並不丟份。
吳毅現已升任武關城防禦指揮使,龍捷軍第八軍營指揮使正將,統領武關城3000正兵。
林建嶽很想下馬與吳毅打招呼,像以往一樣噓寒問暖,拍手摟肩。
可是劉秉雲等人早已多次強調,今時不同往日,林建嶽已是統帥超過二十萬大軍的一方諸侯,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高官鎮使大將軍,身份高高在上,在特定的場合必須講究上下尊卑,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矩階級,否則就會對龍捷軍信陽軍以後的發展有巨大障礙,天下人會認為你仍是一個草台班子,是上不得台麵的草莽流寇,自然就會瞧不起你。
來到穆青青麵前,林建嶽伸出了手,將穆青青和孩子一並抱上馬,還沒來得及看孩子的模樣,城上城下已整齊高呼:“龍捷軍威武!龍捷軍萬勝!”
這就是穆青青非要不顧寒冷出城迎接的原因,她要林建嶽在眾人麵前承認她的身份,承認孩子的身份。
林建嶽心裏歎了一口氣,目光越過穆青青,越過眾人,越過武關城,看向西南方向的天空,突然無比懷念穆寨,穆伯大福叔,還有那個刻骨銘心的女人。
站在朱見恒的墳前,林建嶽很不是滋味,感覺複雜,恨是沒有什麽恨意的,即便朱見恒有不軌的想法,實際上最後也沒對林建嶽做什麽,小時候曾經照顧過林建嶽一段時間,不能說對他不好,現在人都已死了,林建嶽心裏隻剩曾經在一起時被照顧嗬護的回憶。
朱見恒不是什麽英雄人物,就是一個有些聰明、有些能力但性格有很大缺陷的人,他的背景關係給了他出人頭地機會,卻又把握不住,能力與野心不匹配,如果他安於現狀,兢兢業業做事,最後也會是一個大福大貴的人。
走到現在,曾經穆寨熟悉的麵孔,就隻剩下了大哥和陪他來看朱見恒的穆青青了。
悲傷突如其來,林建嶽轉身緊緊抱住穆青青,是那麽用力,讓穆青青感覺都有點窒息。
“難道在這荒郊野外他就想要了?周圍都還有這麽多人呢!不過既然他想要,我也不是不行,隻是得做點準備。”
女人就是這樣,一旦有了男人有了孩子,所有的事與男人孩子有關才會在意,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哪怕是自己的父親姐妹,都不會太多想起。
她不能理解林建嶽,即便早已位高權重,前呼後擁,內心深處還是原來的林建嶽,感情豐富,多愁善感。
理想與抱負有了,正在前進的路上。他還想留住曾經所有對他好的人,卻事與願違。
也隻能珍惜眼前人了。
林建安沒能在南鄭陪夫人孩子多久,就又得出發去秦州了。
河西方向的察合汗國大兵壓境,似乎有進攻秦鳳路的意圖。秦鳳路內部土番人蠢蠢欲動,又有反叛自立的心思,看來還沒把他們殺痛,大散關外鳳翔州,關中又增兵了,看來還是不滿於防守。
這些都是胡人的反擊手段,林建安想修生養息幾年都不給他機會。
既然胡人來打他,看這形勢暫時不會打小弟,林建安稍微放了些心,否則就不知如何幫忙了,也抽不開身。
走之前鄧昌勳找他過去說話,現在鄧昌勳還是漢府名義上的主人,朝廷並沒有給林建安任何冊封與名義,你鄧昌勳不說話,朝廷本就忌恨林建安,更不會主動做什麽。
鄧昌勳這幾年老得厲害,早沒有了以前一方大帥的氣質和威嚴。
鄧昌勳不停的咳嗽,眼睛卻細細的看著林建安。
“建安,我一直沒有向朝廷上書,讓你正式接我的位置,名義上讓你受限不少,支持也少很多,你心裏應該很不滿吧?不過沒關係,現在秦鳳路也到手,正好一並辦了。我已正式給建寧去文,要求朝廷冊封你為利州路、秦鳳路兩鎮節度使,鎮武軍都統製,正一品冠軍大將軍,職銜比林建嶽更高,地盤比林建嶽更大,你是他大哥嘛,怎麽能比他還低呢?利州路可不止興元府的地盤,包括蜀中一些地區,不過得你自己想辦法去取了。”
以前林建安還是有些在意的,不過現在已沒什麽感覺了,即便有了這些名義,那些大世家也不一定就會支持自己。
林建安有自己的思路和計劃,他已決定撇開大寧朝廷繼續向西發展,一旦取得河西之地,即自立為王,河西從來就不曾是寧朝的地方,名義是無虧的。
“多謝父帥。不過現在我小弟在中原已起勢,對我的冊封恐怕不能如意。朝廷也不是傻子,怎會讓我和小弟名正言順同時掌握權力,以前也挺好的,沒有真正給小弟造成什麽影響和障礙。”
鄧昌勳聽他一口一個小弟,心裏十分不舒服,卻也說不了什麽了。
現在林建安早已牢牢控製住了漢府,自己的隱藏手段逐步消亡,更做不了什麽,他隻想為自己的孫子做點什麽。
“也不能這麽說,有了名義,才有一統天下的機會,否則隻能偏居一隅,很難向中原進取的。”
林建安大笑道:“現在說這些為時過早,中原現在有小弟在就行了,那些人也比較看好他。我林建安需要什麽東西,自己自會去取,也不需要別人的施舍,不瞞父帥,下一步就是取河西走廊,然後是關中,最後是河套。那時誰又能阻擋我的意誌?”
林建安的話顯得如此自信,豪氣縱橫。
鄧昌勳知道自己活不了多少時候了,決定把話點破。
“如果到時林建嶽也在中原成就了大事,天下不可能一直分裂,你們兄弟如何自處?即便你們兩人不願相爭也不行的。”
這種事還極為遙遠,林建安心裏也下意識回避。
林建安淡淡說道:“父帥想的太多了,現在我們首先得站得住,才能想以後,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多想無宜,隻會造成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