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退意
字數:3120 加入書籤
林建嶽這是第一次領教到胡人攻城投石機的威力。
磨盤大的石頭遠距離飛來,砸在城牆上天地似乎都在顫抖,下一刻林建嶽感覺城牆都要塌了。
林建嶽沒能親上城牆,而是被數千持重盾的親衛團團圍在城中央一座堅固的石頭房內,看那周圍士兵嚴肅堅決的架勢,隻要有巨石飛來,估計親衛們會肉身上前阻擋。
林建嶽終於明白劉秉雲為什麽總是反對他親自守城,之前還準備那麽多的巨石、巨木和糯米漿,周圍數十裏範圍內都搜刮光了,原來都是為了這一刻。
林建嶽又被上了一課,劉秉雲顯然是見過的,之所以沒說,主要是林建嶽沒見過根本說服不了。
好在郾城是真正的平原地區,周圍無山無百年以上的樹林,即便有,也被劉秉雲清光了。
石頭很快就被打光了,接下來居然還有毒水毒煙這些東西,給守城的士兵造成了不少傷亡,讓林建嶽心疼不已,這都是他最精銳的近衛軍啊。
堰城不愧是堅城,又有劉秉雲後來日夜不停的加固,即便遭到如此打擊依然巍然不動,有些大的缺口也被立即補上了,接下來就是麵對麵的對決。
看著自己的殺手鐧投石機未能建功,李重山也不得不歎口氣,再從開封周圍收集運來這些東西,起碼得幾個月,現在隻能不顧傷亡強行攻城了。
胡人威發過了,接下來就是郝天峰發威了,近衛軍的弓弩營不說天下無敵,但在堅城之上,他們的床駑神臂弓營就是李重山的步卒無法逾越的大山,胡人最擅長的騎射也不敢過於靠近幫助步卒,隻能在更遠處射箭,對守城的傷害危險大為降低。
許多笨重來不及撤離的投石機被具有強大穿透力的床駑擊毀了,攻城的步卒都不敢采用密集的隊形衝城,傷亡實在太大了,好不容易分散衝到城下,又有滾木雷石這些東西迎麵而來,但也有勇武之士上到城頭,看見的就是隊形嚴密重盔重甲的近衛軍步卒,就那麽大的地方,麵對密集的兵陣,就是個人武力再強也隻有送命的份。
不過四五日,李重山攻城的部隊就傷亡了2萬多人,士氣明顯下降,這樣下去又能進攻多久?李重山不得不把攻城的強度降了下來,可是這樣就很難吸引許州、陳州林建嶽另外兩路大軍出城。
巴圖蘇心中歎息,如果把這些用在陳州方向,說不定就破城了,局麵也打開了,遠比這樣僵持在郾城城下的局麵強得多。
“巴元帥,林建嶽徒有虛名,名不副實。幾十年前,聽說女真人的騎兵也是很強大的,就是在這裏,漢人推崇的趙武穆不過8萬騎兵,三萬步卒,就擊敗了近十五萬騎兵,收複了中原。現在林建嶽的實力比當時的趙武穆強大得多,卻龜縮起來,實在不是英雄行為,朕高看他了。”
巴圖蘇不知怎麽回答,也沒有心情繼續恭維,什麽不是英雄,林建嶽這就是最正確的應對手段,他知道陛下這不過是在發牢騷而已。
“陛下,林建嶽這樣一味防守,臣頗為擔心,以林建嶽的本事,必然還有其它什麽我們不知道的手段反擊,林建嶽的三路主力我們都看住了,可是河東的晉寧軍卻看不住,迭失哈防守有餘進攻不足,但也不能什麽都不做,現在他的大軍再全部待在遼州不合適了,建議陛下令他分出數萬南下隆德府,對晉寧軍采取進攻的態勢,務必拖住晉寧軍,不讓他渡河南下。”
李重山想了想,點了點頭。
“京東路的哈赫應盡快解決蒲進忠,不求徹底殲滅,擊敗打消蒲進忠進攻的企圖就行,也不要再管京東路是否空虛,徐州附近的周慶也不要管他,立即攜帶主力包括步卒極速南下,立即攻擊陳州的無為軍,這樣咱們才有勝算。”
“巴元帥想得很周到,不過那也是一兩個月以後的事了,現在麵前的堰城才是重點,巴元帥可有什麽奇招嗎?”
“林建嶽的近衛軍再強,糧食不可能吃不完,弓箭雷石這些不可能用不完,又得不到補充,咱們既然已經圍住了,那就繼續圍,攻城不能停,不過不用太過強求,可以命令各部輪戰,逐漸恢複士氣後,還是有不小機會的,我就不信許州陳州一直能忍得住,咱們還派出了上萬遊騎掃蕩林建嶽的後方,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可是一日後傳來的消息讓巴圖蘇心驚不已,外出的遊騎不僅什麽東西都沒有搶到,還損失了七八千遊騎騎兵,難道林建嶽對治下的控製程度已到了如此地步?還是另有大股隱藏的兵力是自己不知道的,直到此時,巴圖蘇已有退意,不過這時他不敢對李重山說,李重山也不會同意,除非出現什麽重大變故。
陳州西華縣,這裏是陳州最靠近開封府的城池,孫正義以前在這裏將城防恢複得不錯,無為軍的主力基本都在這裏,李繼勇的近衛騎軍也在。
劉家豪看著堰城的方向十分憂慮,幾十萬大軍在郾城周圍廣大區域團團圍住殿下,他知道胡人在等著他去增援堰城,現在是絕對不能出城的。
“劉大將軍,咱們在這裏無所事事已經這麽多時間了,難道還要繼續幹看下去?就算不去郾城可能被伏擊,去開封總可以吧!以前殿下就是這麽幹的,打掉李重山的輜重線,直接捅他的屁股眼,他李重山不退也得退,說不定就此大敗也是有點可能的。”
這是李繼勇的牢騷聲音,已經在劉家豪耳邊念叨好幾日了,還得到其它各軍許多統領的認同。
劉家豪知道李繼勇的急迫心情,他長期跟在殿下身邊,感情深厚,不理智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劉家豪會不知道怎麽打擊李重山的薄弱環節?但李重山明麵上進攻郾城,盯著的卻是無為軍和龍捷軍,這是殿下再三給他們強調的,勝負手不在這裏,而是在河東,在京東路。
“殿下連發了三道軍令,無殿下的手令,除斥候外私自出城浪戰軍法從事,現在是無法得到手令,不過殿下已經想到了,約定了三道烽煙信息。一道表示比較緊急,但依然不得出城,但要加強警戒;二道是十分緊急,可視情況出擊支援;三道是全軍出擊決戰。現在一道都沒有,如何能出?”
鐵青林自從堰城被圍後,每日天不亮就盔甲穿戴整齊坐在城門樓上望著郾城方向,他要第一時間知道烽煙的信息和斥候的報告,不肯耽擱哪怕一絲的時間,隻要出現兩道烽煙,就是拚命的時候,或者是同歸於盡的時候。